文/煅煜
“因為你沒體會過那種讀完書覺得整個世界都變大了的感覺。”——《拼了命,盡了興》
翻看這本書才發現這本書的作者是88年生人,而且還是一位北大的畢業生,一位在讀大學的時候就賺到十幾萬元的能人,一位年方二十多歲就創業擁有四五家沙拉店的女性。
我覺得在一個人的學生時代的就開始努力的人才能考上如此好的大學,而我發現在作者的文章中所透露的,正是這種精進力,而且力道很猛烈,在書中所總結的東西也都很貼近時代,而且都是很有見地的生活感悟,充滿一針見血,這是比較難以遇到的書籍。
有很多時候人都會想當然的認為一些事情,包括一本書,在我的印象當中,一個年輕的人,很難總結出精湛的思想的內容,因為閱歷和經歷的問題,但是想象和現實總是有差距,這本書就是一本年輕人所寫,但是卻總結出很多讓我有所感悟的話語,也似乎看到了一絲思想家的影子,稻圣和夫在剛剛創業的時候,就被人稱之為思想家了,我意外的發現這本書的作者也提到了稻圣和夫先生,這個世界實在是太小了。我也看到作者提出了很多我以往沒有看到過的世界,也許這也是讀書的意義所在吧!
“因為你沒體會過那種讀完書覺得整個世界都變大了的感覺。”
作者開始督促自己每天晚上不管再累也睡前看書,哪怕是一頁書,我之前也有這樣的經歷過,那個時間也是讀書很多很有收獲的時候,讀書的確能像是作者所說的那樣掃除陰霾,調整心情,“讓世界變大。”
這本書的安排的條理性很強,每一個篇章都講一個主題,說明一個道理,而且大部分的道理都在標題當中,條理分明。尤其那個“守好你的孤獨”的篇章,那位備受爭議,被大家認為是有心理疾病的心理學老師所說的話,我覺才是真正健康的心理。
一個人被孤立,不應該一味的讓自己委屈的去“合群”,我覺得那樣心理不出毛病才怪,別人如果真排擠你,那么去迎合別人只能會讓自己更加痛苦才是,說不定因此還真的出了心理上的毛病。那個相信佛法的心理老師說:
“如果你感覺自己沒錯,為何要合群?(正是孤獨讓你變得出眾,而不是合群。)但凡那些才華橫溢、有所作為的人,都是會享受和利用孤獨的人,他們在孤獨的時候積蓄能量,才能在不孤獨的時候爆發和綻放。你想淹沒還是爆發?”
不自由主的抓起筆把這一段畫下來。
可能作者也是有幸運的認識這個老師而堅持自己,進而引發那么多同學和社會上的人士的認可和羨慕。
最不合群的人,會是夜空最亮的星星。——小令君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