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最近偷懶了一下,剛算了一下,距離上次更文已經過去一個月了 :(
接上文
07 那些年的臺干們 (3)
關于感情
上節講了員工素質,薪水,交流等,這節講講感情方面。其實我之前也大概描述了一下,在我畢業那幾年,兩岸工資對比還是臺灣占優的,比方說就拿我畢業的那一年做對比,我記得我畢業那年上海市平均本科畢業生工資大概在2500塊左右,而據我了解,當時臺灣本科畢業生的工資大概在5000人民幣左右,兩者相差一倍。而且在我當時的臺資企業來講,本科畢業是從工程師,管理師起,如果是大專或者中專畢業的,那還拿不到2000塊,我記得我們部門的助理,跟我一樣大,是中專畢業的,比我早三年進公司,當時的工資大概是1500左右,而且部門助理的工作比較輕松,沒有加班費。不像我們還有加班費,靠年輕還能拼加班,一個月算上加班費稅后大概在3200左右。
我現在回憶這一段的時候,自己都感覺不可思議,都不知道自己當年每個月靠3000多塊錢是怎么活下來的,但是現在能回憶的都是當年窮開心的片段。
說完薪資對比,你就能想像當年大陸員工在臺資的狀況,老實說,當年在臺資的大陸員工基本對臺干們都是比較跪舔的,因為所有的管理層都是臺灣人,我當時認真數了一下各部門的經理級別的員工,在我所在的研發和工程部整層樓,大陸這邊沒有一個經理級的員工,哪怕整棟樓,或者整個業務線我所知道的經理級別的大陸員工只有一個,那個還是元老級員工,從在上海設廠就招進來了。當然,這兩年多了,至少我當年的那些老大們現在還留在公司的有些已經屬于經理級別了,不過還是非常少。
還有一個現象可以側面反映當時的狀態,我后來從臺資跳槽以后,進了一家法資,我的同事們某天鄭重其事地跟我說,你能不能講話別帶臺灣腔啦!我其實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但在臺資那兩年多里,講話的口音居然都被同化了,不過確實是,好像那兩年我們很多大陸這邊的同事講話都帶上了臺灣腔。不過現在已經被糾正過來啦!
前面講了薪資對比,現在八卦一下感情方面。其實大陸這邊的美女還是挺多的,而且感覺臺灣公司特別喜歡招美女,而且美女在臺資的優勢還很明顯。看看各個部門的助理就知道了,一般各部門的助理都長的挺好看的,而且也時常聽說某部門的助理因為和某部門的老板有曖昧關系就把人家從產線上升上來,畢竟部門助理的工作較產線上三班倒的工作輕松多了,但據我所知,類似這種好像很少有結婚的,更不用說去臺灣了。而且那個時候,我們這邊盛傳嫁去臺灣的大陸新娘都下場凄慘,好像過去幾年內都不能工作什么的,因為不能工作,所以也受到臺灣公婆的白眼。
由于我們那個區有很多臺資公司,所以臺灣人非常多,像我們那片幾個小區就有很多臺商包養的大陸情人,說的比較露骨,不過也是事實。我媽甚至還認識其中一個阿姨,她女兒就是被包養的,住在這邊的一個別墅里,包養的臺灣人已經很老了,50多了,她女兒我沒有見過,不過據她媽說長的很漂亮,而且令我媽感到驚訝的是,她媽媽居然覺得挺好的,因為那個臺商把他們一家老小都接到上海了,而且還給她小兒子介紹工作,然后她媽媽覺得生活一下子變的很好,整天在我們小區跳廣場舞。那個臺灣人對她女兒還算不錯,給她女兒買了一套房子,她媽媽跟我媽說,他們家在外地很窮的地方,能夠在上海立足,而且兒子還有工作,生活真的已經很好了,如果單靠他們家,可能一輩子都不能實現。說完,我媽的三觀都毀了!
不過這種case其實非常少,還有就是正常結婚的。像我們那層樓就有兩例這樣的,男女生都是大學本科畢業,在臺資的職稱也差不多,已經結婚了,都是大陸女+臺灣男的標配,兩對女生后來都跟隨男生去了臺灣,其中一對我不知道近況,另外一對后來女方隨男方搬去了硅谷,男生是技術的大牛,不知道現在拿到綠卡沒。還有一對是臺灣的男生然后和我們客戶公司的一個上海女生,男生現在定居上海。我所知道的就只有這三對結婚的,總的來說,大陸女生嫁到臺灣還是比較謹慎的。
未完待續
相關鏈接
畢業于金融系,混跡于IT圈,偶爾寫理財,偶爾寫職場,我是Elyse,很高興遇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