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與人談判溝通,將要辦理的事情表達清楚、與人相互探討對事物各自的看法、以自己的觀點說服別人、甚至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等等都好比一場演講。現如今演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人們都想從演講者的表達中獲得對自己有用和提高的信息。那么如何將生活中的演講完美的、高質量的呈現給別人,讓人們欣喜震驚之余對演講產生濃厚的興趣?答案盡在《高效演講:斯坦福最受歡迎的溝通課》一書中。書中三部分精彩內容分別是:吸引聽眾的注意力、簡明說清主要觀點、結尾精彩引起共鳴。用“剽悍晨讀”欄目小編給出的最好記的關鍵詞那就是
開胃菜 主菜 甜點
1.開胃菜
開胃菜的作用是勾起食客對菜品的欲望,用它來形容演講的開頭是再好不過了。一個演講的開頭就是要吸引住聽眾的注意力。
注意力>時間>財富,凡是來聽演講的觀眾,己經將最寶貴的注意力注資到演講者身上,因此,演講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好比報紙摘要上的醒目標題、每天新聞聯播的主要內容,一本好書的書名等等,它好比讓觀眾或聽眾在沙漠中饑渴時突然發現的一瓶可樂。人們不在乎這瓶可樂的原料、材質、是否中獎再來一瓶,人們只關注的是它能止渴。那么如何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呢?
首先,盡量以“你/你們”開頭,大家最關心的是這次演講到底和自己有什么關系,如果你不是鹿晗這樣的人氣明星,大家對你今天干了什么一點興趣都沒有。其次,你可以用提問或者讓大家一起想想某個場景的方式開頭,這樣做的好處在于營造一種參與感。當然,你也可以上來就爆最精彩的料,講有趣的故事。
2.主菜(也叫硬菜)
主菜,有點像我們經常說的硬菜,就是能讓人吃飽的。這里要注意的是你不要一開始就弄太多菜,讓客人們都吃撐了。
言簡意賅,感同身受,逐步深入是“主菜”的特點。不能一味的考慮自身能傳遞多少多少內容,讓聽眾們應接不暇,顧不過來,直至注意力消失殆盡。應該設身處地的為聽眾考慮,了解聽眾到底能接受多少內容,聽眾愿意聽什么樣的內容,對哪些內容感興趣。那么如何做到兩者統一協調又各取所需呢?請看羅斯福簡短清晰的演講,那會兒正是經濟大蕭條時期,全美國的民眾都很著急,在找出路。羅斯福是這么講的:
“朋友們,我想花幾分鐘時間同美國人民談談銀行的情況。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了解銀行的運行機制,而絕大多數人把銀行當做存款和取款的地方。我要告訴大家,過去這些天我們都做了些什么,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情,以及我們下一步的計劃。”
對人們對銀行的認識分兩方面,對所做的事情分三步驟。這樣即打消了人們的猜測與顧慮,又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行動,讓人們知道了接下來還要做什么事情才能避免經濟蕭條,使人們焦急的心得以平靜。你看這就是演講的魅力,只要用心用情用力,通過演講就會化解困難與風險,就會得到人們的尊敬與愛戴。
3.甜點
甜點是用來對應演講的收尾部分。一份好的甜點,能讓食客心滿意足地完成這次用餐,同樣,對演講來說,一個好的結尾能讓聽眾感覺這時間花得值。
2008年11月4日,奧巴馬在總統競選中蕕勝,隨即發表了題為“美國的變革已經到來”的蕕勝演講。連續六次以“yes,we can”這樣的短句收尾,有力的表達了奧巴馬的想法和理由,給人的感覺是充滿力量,聆聽之下沒有人能不受到感染,所以臺下幾萬名觀眾同時高呼“yes,we can”。
好的演講收尾,即使聽眾忘記了你前面講的什么,也會依然記得最后帶給他們深刻的記憶。
《高效演講:斯坦福最受歡迎的溝通課》一書雖然我沒看過,但是通過“剽悍晨讀”欄目小編們的解讀,使我產生了對演講的濃厚興趣,接下來我要買一本好好研讀,更加系統掌握書中的精要,活學活用到日常生活中,突破自我,創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