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的晨讀,為我們分享了《高效演講:斯坦福最受歡迎的溝通課》,演講可大可小,我們每天與別人的溝通交流,也是一場小演講。如何讓演講暢通順利?跟著作者來學學。
001.
開胃菜。
? ? ? ?這道開胃菜不是隨便上桌的,7秒內,抓住食客的胃口,接下來的主菜才能讓食客吃得有滋有味。
? ? ? ?過多的鋪墊不但不能引起聽眾的注意,可能還會未進入正題的時候,就強行分散了對方的注意力。比如這樣的開場白:“跟你說個事情啊,雖然比較唐突,但是還是希望和你聊聊,不會耽誤你太多時間,因為我覺得你在這方面很有經驗,應該能為我提供幫助,其實我也考慮了很久要不要找人聊聊,但是每次想到感覺都睡不好覺了balabala……”如果我聽到這樣的開場白,盡管對方很有禮貌,但是我仍然克制不住心里的OS:“有屁快放。”這樣的陳述方式,真的不討喜啊,放在即時聊天工具上的同款就是:“在嗎?”我“在不在”和“你找我什么事”有很直接的關系。雖然我一般會禮貌得回復 :“請問您有什么事呢?”但心里其實迫不及待想要結束對話了。
? ? ? ?但是如果把話說成:“嘿,專家,我遇到困難了,如果你有空的話,我想和你聊聊。”別人一聽,“喲,我居然成專家了?莫非他在XX方面遇到問題了?”直接說出來需求,并且讓對方有所聯想,自然會讓自己獲得繼續說話的可能。
? ? ? ?這也是我工作中的體會,一個能抓住別人眼球的標題,正如一道口味恰到好處的開胃菜,引起了別人的食欲,產生繼續品嘗的渴望,迫不及待繼續閱讀,這也想小說中的伏筆,恰到好處的吊住讀者的胃口,又不至于讓讀者失去耐心。
002.
主菜。
? ? ? ?有篇關于吃自助餐的貼子,如何能夠在自助餐中吃回本,做到扶墻進扶墻出的最高境界,有人這么說,先吃點沙拉或蔬菜類,因為這類食品的消化時間比較快,大約半個多小時就能得到消化,后吃肉類,因為肉類容易吃飽,特別是米飯這類碳水化合物,很少人會在自助餐開始就沖著米飯去。這篇文章不管是否有根據,但是這有個現象是一樣的:不能一上來就往客人面前端油膩的硬菜,這只會讓客人望而卻步。
? ? ? ?為什么領導發言,常常喜歡在開頭說:“今天我就說兩個點。”然而聽到后面,才發現這兩個點,分別有三個方面,每個方面有兩個細節……但至少他們在發言開始,減輕了聽眾的壓力,沒有嚇跑聽眾(但作為一個老油條,我特別警惕領導發言的“兩個點”)。
? ? ? ?如果我們在演講開始,就先告訴聽眾,我們演講的一個大方向,那么,大家會對演講有一個心理預期,知道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和演講重點大概會出現在哪個地方,增加有效輸入。
? ? ? ?“這次演講大概十分鐘,我會從三個方面談談,在種植多肉上的小技巧:日常養護、繁殖以及神奇多肉在哪里。輕松入門,養出肥肥胖胖的多肉,走上發家致富新道路!”以上為瞎掰,我也是個多肉小白……
003.
甜點。
? ? ? ?甜點作為演講的收尾,相比較而言,如果用問答形式來結束演講,那么應該掌握好問答的節奏,把握回答過程中的主動權;如果用小故事或引發思考的形式結尾,用來調動大家的情感,那么就能給到聽眾給一個回味的過程,讓聽眾記住你的這場演講為他們所創造出來的一個基調。演講無處不在,面對聽眾,擲地有聲的發言,凸顯了你的智慧與涵養,如果聽眾有所獲益,那就更加有意義了。
? ? ? 此處要來個結尾,開胃菜主菜甜點,一道不少,吃嘛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