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穿針心理”——保持一顆平常心
? ? ?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給小小的縫衣針穿線的時候,你越是全神貫注地努力,線越不容易穿進去。這種現象,科學上稱為“目的顫抖”,俗稱“穿針心理”,就是目的性越強就越不容易成功。
? ? ?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并不鮮見。
? ? ? 有一個姓張的雜技演員,腳蹬大缸已有多年,可謂駕輕就熟。因為年齡偏大,定改行。在告別舞臺的那天晚上,他把親戚朋友都請來觀看。然而,正當人們為他精湛的演技喝彩時,他卻“失手”了:因一腳蹬偏,偌大的瓷缸重重地砸在鼻梁上,他當場昏了過去。
? ? ? 事后有人問他:“憑你的技術,怎么會出此意外?”他說:“那天,心里總是想,這是自己雜技生涯的最后一場演出,而且請來這么多親戚朋友捧場,一定要表演得很出色,千萬不能出錯。誰知道一走神,就出事了?!?/p>
? ? ? 這位雜技演員“失手”是偶然的,其實卻有必然性。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他心理過于緊張和焦慮。因此,我們對任何事都懷有一顆平常心,做事反而順手和容易成功。
? ? ?
? ? 保持一顆平常心尤為重要??荚嚂r,越是想考好,卻越是發揮失常;比賽時,越是想拿金牌,卻總是事與愿違。究其原因,是你對這些事情太在乎了,太看中了。當你過分注重你的目標,結果往往是恐懼埋沒了勇敢,失敗吞噬了成功。還是用平常心來對待事情吧,把目光放的遠一些,放松心情,輕裝上陣,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 浮躁的社會,跟風隨大溜,追名逐利漸成時尚,喧囂的街道,燈紅酒綠,高樓林立。游走在這里,心浮氣躁,思緒雜亂無章。倘若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安靜下來,你便會發現另一種享受與自由。
20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