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標題:
思維導圖閱讀法,讓你快速視一本書
大家好,我是徐帆。
今天我們的課程內容是思維導圖閱讀法,讓你快速透視一本書。
那接下來,請看我的思維導圖,我的思維導圖的中心圖案是一個福爾摩斯,拿著一個放大鏡,在看一本書,他在看什么,在找什么呢?他在找書中的關鍵點。
今天的課程總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什么買書?
第二部分思維導圖閱讀法。
第三部分閱讀的四個層級。
第四個部分快速閱讀助你海量閱讀。
一、為什么買書?
那書是什么呢?書是先人的經驗的總結以書籍的方式進行傳承。
那小伙伴們平時為什么買書呢?有一部分小伙伴是因為網絡打折進行買書,還有一部分小伙伴是因為大咖的推薦才去買書,也有一部分小伙伴是別人說好才去買書,更有一部分小伙伴是單純的外貌主義,因為封面好看購買書。
人的成長,離不開:知識、能力和意識。知識的來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閱讀。古人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而真正的閱人無數是指從過往的經歷當中,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我們說一說能力,知道不等于做到,真正掌握能力的方法是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再加上意識再加上行動,才能獲得相應的能力,那意識是指知識加上能力,久而久之形成習慣。
我們平時學習主要分為學和習兩個步驟,學指學習。習指練習、經常、習慣。
二、思維導圖閱讀法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思維導圖的定義,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工具,他的關鍵點在于是放射性的網狀結構。
我們人類的大腦具有偏側化反應。這是我們天生的能力,那什么是偏側化反應呢?我們人類的大腦有左右兩個半球組成,稱為左腦右腦,那我們的左腦右腦又是有胼胝體進行連接的,左腦右腦的分工不同,卻共同完成相同的任務。這就是大腦的偏側化反應。思維導圖可以將我們的偏側化反應的能力增強,可以讓胼胝體連接信息的速度加快,同時讓我們的思路更加敏捷。閱讀的時候,右腦負責儲存大部分信息,右腦的存儲量大約是1,00萬以上,左腦的功能是負責觀察,他將右腦的信息邏輯處理成了語言和文字,兩個大腦分工不同,最后共用合作完成了一項任務:聽說讀寫。
想要閱讀,必須有4000字以上的識字量。這里再介紹一下識字方法。識字法主要分為三個方法,1.形象法.2.情境法.3.語意法。形象法是將偏旁和文字的字義產生形象的關聯,建立更多的聯結點,形成有效的識別和記憶。比如泡有水才能冒氣泡。情境法是把需要記憶的內容和過往產生的情形產生聯系,讓情景帶動感官有效記憶。比如撓字,有手才能撓。語意法是指根據字義或者字形產生新的意義,和字詞之間產生聯系。比如蜻蜓的蜻字,蜻蜓是蟲子。
第二部分的最后一部分內容,就是閱讀的四個步驟。1.瀏覽.2.計劃3.5分鐘筆記.4.總結。
1.瀏覽。瀏覽又叫預習,指快速隨意的通讀,形成框架生疏比例和難易程度。
2.時間計劃。計劃又叫做學習,是指按照時間的長短,計劃合適的閱讀內容,建議難度和強度稍微提高一點,這樣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3.五分鐘筆記。 5分鐘筆記又叫做復習,主要是指讀懂主題和關鍵知識,他的優點在于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激活視覺思維。
4.總結。總結又叫做回顧,總結是為了明確主題,回顧框架,掌握新的知識,并且和舊的知識產生聯系。
來看一下今天課程的第三部分內容:閱讀的四個層級。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我們為什么讀書?
我們讀書大部分因為兩種原因,一個是了解信息,第二是增加理解能力。
書的類型:主要分為實用性和理論性。實用性的書籍,是用來說明規則和闡述原理。理論性的書籍,主要指的是一些知識,包括些歷史,數學、哲學這些學科,但也有一些理論性書籍,同時包括理論?規則。
閱讀四的層級:1.基礎閱讀.2.檢視閱讀。3.分析閱讀。4.主題閱讀。
1基礎閱讀,要求讀懂字詞句的意思。
2.檢視閱讀,要求提高閱讀速度,形成框架和結構。同是包括粗淺閱讀和系統略讀。粗淺閱讀大致的意思是,拿過來一本書,剛開始看可能有60~70的不理解,在看第二遍,可能只有40~50的不理解,在看第三遍就只有20~30的不理解。系統閱讀,是指系統略讀,只看書名和序言,研究目錄和章節,當然也可能只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部分,他會結合以往的已了解的舊知識,選擇性閱讀。
3.分析閱讀。要求提煉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理解多義詞,也就是讀出言外之意。分析閱讀的四個步驟:按計劃速度,記錄關鍵詞筆記,做思維導圖筆記,閱讀理解。
4.主題閱讀。建立和豐富自己的觀點和意識。如果需要自己設計一個主題,就應該從主題進行輻射。
第四部分,快速閱讀幫你海量閱讀。
從閱讀方式來看,分為傳統閱讀和快速閱讀。
傳統的閱讀又叫慢讀,按照字,詞,句逐個來讀。
快速閱讀,是從文字材料里快速接受有效信息的閱讀法。
傳統閱讀模式,是從眼睛到視覺中樞,到語言中樞,到聽覺中樞,最后理解和記憶??焖匍喿x模式,是從眼睛到視覺中樞到理解記憶,所以經上述比較總結,可以看出圖像的識別運用到文字的閱讀可以讓我們快速海量的閱讀。
今天的課程講解就到這里,感謝大家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