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精華摘錄】
那些日后成為杰出人物的孩子,其父母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階段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一旦開拓者們展示了某件事情,可以怎樣做好,其他人便能學習那一技能并跟著做。
【思考行動】
規劃人生大家耳熟能詳,人生可以設計則比較震撼,特別是文中三位女性國際象棋大師的培養實驗,盡管從人道主義角度,個人覺得把生命當實驗有些殘忍,慶幸他們還是成功了。杰出人物的父母在成長和發展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成人也可以設計成功,只不過由于生理等因素,成為杰出人物的幾率會下降,難度會加大。還記得辭職花六年時間學習打高爾夫球的“丹計劃”嗎?70歲晉級黑帶的佩爾嗎?
刻意練習針對每一個有夢想的人,杰出人物是可以設計出來的。
之前我的育兒理念,放養到一片有鋼琴、笛子、大號、小號甚至小提琴的森林里,孩子撿起什么,就決定我們對他的培養方向,也就是“因材施教”。讀罷此章節,我覺得錯過了許多教育培養孩子的機會。
昨日,孩子在準備老師布置的音樂作業,唱一段山西民歌《掛紅燈》,錄音發給音樂老師。民歌調子高亢而且節奏快,練了一會孩子很沮喪:媽媽我沒有音樂細胞。安撫下他的情緒并把音樂一句句拆解練習,我們半小時后提交了作業。
換做以前,雖然嘴上不說我可能也會這樣想,孩子缺少音樂天賦。現在心里淡定許多,沒關系,我們只是還沒找對方法。
好好畫幅路線圖,給自己和孩子們設計一個通向杰出的實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