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本書后,感覺丁元英太厲害了,堪比諸葛亮了,一切都在計劃中,運籌帷幄,笑看人生風云,看淡云卷云舒。非常理性的一個人,但又高深莫測,既想讓人靠近,卻又沒法走近。
而芮小丹呢,應該是個敢愛敢恨的爽朗的女子。在被丁元英的音響徹底震撼后,對這個男人產生了興趣,越了解,越發(fā)現不能自已,自己從頭到尾地被吸引了,喜歡,愛上了這個老男人。
丁元英是個藝術角色,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真有這么理智的人嘛?
但芮小丹,卻是個很接地氣的女人,家境優(yōu)越,任我行,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張,有自己的愛情追求……
同時,這種人,很難被別人震撼到,因為她本身足以豐富,經歷的豐富,視野的開闊,她足夠高,高的讓一般人仰視;直到遇到丁元英,原有的一切即將被顛覆,視野重新被開闊,認知急需提升,說的嚴重點,就是她的靈魂已被丁元英牽走,她已深深地迷上了他。
當然,如果這部小說只是談情說愛的話,就流俗了,高度不夠高,不能被翻印多達25次。那么是什么原因能讓小說歷久彌新,持久不衰呢?
透過愛情的表象,穿過生意場的繁華,揭示的是人性!或崇高或低微,或真實或猥瑣,或急功近利或深謀遠慮,像是生生不息的小溪,由遠及近,緩緩流淌而來,映入眼簾,就那么真實地站在我們眼前,那么立體,那么生動。
特定時代的人,有屬于那個時代的標志和思考,但不管怎樣,人,是薪火相傳的,拷問的是人的本質、人性的弱點和優(yōu)點。
小說,終究要探討、關注的是人,或是農民的局限性,只知眼前,不謀長遠;或是樂圣當家人的狂妄自大,最終導致自我的毀滅。小說描寫了萬事萬物,但都是圍繞著人而進行的,因而有了各式各樣的人,或丑陋,或高大,繼而通過各色人等描寫了社會的眾生相,表達了社會的真實,直搗人的靈魂深處。
芮小丹的死,讓人扼腕嘆息;丁元英對芮小丹的死的坦然,讓人感覺過于理智到有些冷漠。
遙遠的救世主,果真有嗎?如果有的話,也只是在遙遠的地方,遠水解不了近渴,救世主,有且只有自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