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名字的時候猜測會是一部小清新風的文藝純愛電影。
事實上也是一部純愛電影,但是新海誠加入了“平行世界”的科幻題材以及虛構日本南北分裂與聯邦國戰爭的元素。
這些元素顯得電影更多元化,也能感受到新海誠大開的腦洞。
但也是這些背景的鋪墊下,相當多的留白引發的不是思考,而是讓我看完一臉懵逼。
“整個故事大概說的是兩位對‘巨塔’一直抱有未知的憧憬和敬畏的少年,一心想要飛到巨塔那方。
后來少女左由理加入,三個人的約定。
隨著左由理突然的消失,兩位都喜歡左由理的少年失去了繼續制造飛機的干勁,放棄了夢想。
隨著三個人的分離,三年后男主人公浩紀無意中得知佐由理從約定的那年開始就一直在醫院里陷入沉睡。
沉睡的原因便是那座巨塔,左由理一直活在空無一人的夢境里,但只要靠近巨塔便可以醒過來,同時會打開一個平行世界。
簡單的說佐由理醒來就必須打開平行世界,但平行世界不可以存在。
同時日本的局勢呈現惡化,南北開戰的危機迫在眉睫。
浩紀和拓也最終陷入了“拯救佐由理還是拯救世界”的矛盾之中。
最后兩位少年再次合作完成中學時期沒有實現的約定。”
故事簡單來說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設定,導演用倒序的方法來講述電影,也依然覺得很有趣。
尤其男主人公浩紀在東京一個人生活的那段孤獨的時光非常能引發共鳴。
“不能很好消磨時間的話,我就走去附近的車站,裝作在等什么人的樣子消磨時間,這樣不行的話,就盡量在回家的路上慢慢的走。高中里雖然有朋友,在穿著制服之外的時候,怎么也不想在一起。住著三千萬人以上的人的城市里,仔細想想,想要見的人,想要說話的人,對我來說一個也沒有。”
新海誠的電影似乎對孤獨這個話題情有獨鐘,也正是孤獨這個點戳中了每個人的心。
這一個點也是我覺得整部電影最精華的地方,如果要給電影打分,我給6分,全在這個點和每一幀都唯美的不可思議的畫面上。
這部電影在豆瓣上評分是7.8,算是比較不錯的分數了。
但在我看來,電影留白過多,很多的地方如果不看劇透和評價根本不能看懂是什么意思。
比如:
左由理看到夢境中巨塔爆炸是如何與現實的她聯系在一起的?如何導致左由理發生掉落湖泊的那一幕?
這一幕的留白倒是很有意思,浩紀明白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了,所以事情是什么?拯救左由理與拯救世界?他明白的點在哪里?
岡本大叔的這一幕尤其無厘頭,他們曾經發生過一樣的事情嗎?
最后的鏡頭什么時候說明左由理會失去記憶了?從頭到尾只有“消失了”三個字的解釋,觀眾不會提前知道劇情,只會看的一頭霧水。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對于我來說無厘頭的地方太多,如果只看一遍,很多地方根本就看不明白,留白太多,直接導致思考斷層,非常不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