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時隔十年之后,再次閱讀滄浪之水。第一次是紙質版,當時在南陰陽營小區,剛出校門,對社會的理解可以是說是書本的前半四分之一的部分。雖然主角池大為的家庭背景和自己有差異,但是有些價值觀在當時引起了自己的共鳴,當時給自己的時間是十年后再看自己的初心。如今再看此書,前面的部分和之前的自己思想比較像,曾經的糾結和徘徊,但是有部分又不一樣,畢竟時代背景不完全一樣,自己的進單位的身份也不一樣,單位的性質也不一樣。當時屬于新千年之前,當時社會的氛圍是屬于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一心一意抓經濟,但是現在的氛圍已經不同了,特別是自己進入單位之后的這段時間;當初主角是作為天之驕子,作為人才引進的,但是自己進單位時候根本不是,那一批都是一樣的學歷,所以不會有特別的重視的感覺,一不小心就泯然眾生了;主角主要是監管類的系統,自己單位的業務類系統,身份也不一樣。雖然有以上的不同,但是體制和半體制的性質決定了 很多事情是共通之處的。
這十年是重要的十年,回頭看自己的走過的路,有正確的,也有值得商榷反思的地方。作為技術業務人員,遵守本心,踏踏實實做事,也是取得了微不足道的成果。但是兩年之前岳父的意外,讓自己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路,所謂何求。前年的一個冬天,自己偶然在鄉下看到了機場輝煌明亮的燈光,有點豁然開朗的感覺。人生真的是過程,赤條條的來,赤條條的走,什么都帶不來,也帶不走,所以人生的意義在哪?如果有意義的話,那么這個過程就是人生的意義,而這個過程就是不斷地做事,做事需要結果,要不斷成事,這樣人生才有意義。因此機場的燈光是某人的人生過程,是成事的結果,也指引了處于黑暗中的那個我。當前的這個階段也是一種體驗吧。滄浪之中的感悟和轉變也是從家庭的筒子樓開始的,也是從孩子的幼兒園教育的開始的。人生的意義,不僅僅是精神的,有時候物質的不滿足可能讓精神傾向虛無。但是當下的時代,更多是物質的豐富讓人心靈走向虛無,所以上次讀書會的時候,大家關注了鄉土中國。正如滄浪的結尾中:主角手撐土地,仰望星空,感受夜風,體驗心流。所有的人都根植在這片土地上,無論走多遠,都會面臨自己從何處來的問題,所以鄉土中國才更加值得閱讀和反思。星空一直以來都是人來探索的,古有欽天監,近有NASA以及中國航天,現在的馬斯克殖民火星都是不僅僅是仰望了,對宇宙的探索從來沒有止步,要到哪里去?這是永恒的話題。正如三體里面講的黑暗森林,其實每個進入社會的人,都進入了社會之后,在資源總體有限的情況下,一定零和游戲,所以每個人都感受到來自周圍的夜風。保護自己,生存第一,防止被風吹進暗黑無邊的深淵。人生都會走向死亡,這是亙古不變的話題,結局是一樣,所以最后交卷之后,那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支撐走過漫長一生的過程,需要心力,需要不斷滋養的心靈。需要不斷給自己的路上增加養分。看過劉強東的一個采訪,他說他自己兩個劉強東,一個是堅守價值觀的自己,這個自己一直不會變;另一個是管理的自己,需要不斷做事,磨煉自己心智,不斷成長,與時俱進,為社會創造價值。
當下有結構性的矛盾,但是再讀滄浪對于上一個階段的事情有一些反思和復盤,對于后面的部分需要自己不斷調整心態。參考劉強東的采訪,也許我自己也應該兩個自己,一個需要在鄉土中國中尋找需要堅守的價值觀,另一個是需要不斷精進,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創造價值,留下意義。這也許是自己再讀滄浪之水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