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大娘、杜甫與張旭(其五)

聊完了李白,我們該說說盛唐時代另一位大詩人——王維。

王維最難解讀,一來因為他的才氣,可以說這個人太有才了,不下李杜。二來是因為他的性格,他仕隱兩得,可偏偏個性中又帶著一絲怯懦,不夠決絕,所以造就了他或譽或毀,毀譽參半。顧隨先生說“欲了解唐詩、盛唐詩,當參考王維、老杜二人。幾時參出二人異同,則于中國之舊詩懂過半矣”。

王維在他那個時代被尊為“天下文宗”,“獨步于當時,染翰之后,人皆諷誦”,“凡諸王駙馬豪右貴勢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寧王、薛王待之如師友”,可見其地位之高。一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是成為“陽關三迭”。

王維被后人稱為“詩佛”,這與他的個人經歷有很大關系,他曾經兩度隱居,尤其是后來在輞川隱居時,寫下了不少被后人認為有“禪味”的詩有很大關系。但王維的詩或者說他的大多數詩是不是有“禪味”,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們會在后面論述。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很多詩是對風景自然的描述,蘇東坡曾說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而他的畫則是“畫中有詩”。

王維的才氣決定了他的詩文絕對可以和李杜比肩,然而正是因為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也成為了他的詩文的缺點。

試想一下,一個畫家,如果作畫,他必定是首先站在客觀、第三者的角度來看待事物,這樣才能捕捉到細微之處。但正是由于站在以詩寫畫、以畫入詩的角度來構思詩文,那么必不能注入自己的無限的情感。寫出來的詩多數是讓人覺得清淡。所以有人說,王維的詩適合以茶品之。

同時由于他在歸隱的生活中,心中尚有從仕的追求,所以參禪悟道也并未多么深刻。他不同于陶淵明,陶是真的從隱了,所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王維不同,他在隱居的生活中還時常惦記著從仕,他在輞川隱居期間,后復官,你看他心里那個得瑟勁,別提有多開心了:

不到東山向一年,歸來才及種春田。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燃。優婁比丘經論學,傴僂丈人鄉里賢。披衣倒屣且相見,相歡語笑衡門前。

你瞅瞅,這高興的樣子,看著草啊,花的別提多可愛了,“綠堪染,紅欲燃”簡直是脫口而出,可見其塵心未了,根本不可能參禪得道啊!

正是由于他的這種矛盾的個性,使得他的詩詞既有才堪比肩李杜的一面,也有不倫不類,虛情假意的一面。

我們先看看他最有禪味的兩首詩,這兩首可謂渾然天成: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鳴澗)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辛夷塢)


這兩首詩為何我覺得最有禪意呢?你且看,這詩中,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皆宜,有一種活潑、淡然的美。

說起禪味,就不由得我想起很多往事。我于高中時初識《六祖壇經》,后上大學時,讀《太平廣記》、《易經》,閑著無聊之時,翻遍《菜根譚》、《幽夢影》、《圍爐夜話》、《小窗幽記》。對儒釋道三法略有了解。自釋迦摩尼傳法大迦葉始,就是“以心傳心”,正所謂“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至菩提達摩二十八代,于梁武帝普通七年,進入我國,直至六祖惠能,“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云門宗、法眼宗,成為禪門五宗,世稱“五家禪”。我們都知道六祖之所以得到五祖弘忍衣缽,皆因那四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比神秀那四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要見性得多。后惠能忍隱十五年方出來傳道,自此禪宗有“南頓北漸”之分別。而南派逐漸占據上風,成為禪宗主流。南派頓悟講的是“當頭棒喝、直指人心”,不必整天打坐參禪,正所謂“平常心是道”。《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都說明禪是活生生的,不是枯坐,也不是每天抄經禮佛就能參透的。禪必定是以一種活潑、有生氣的姿態來修行,枯坐參禪只能是陷于執念,因為有了執念,必定不能領會佛法宏旨。就如同懷讓禪師點化馬祖道一“磨磚不能成鏡,坐禪豈能成佛”。話說到這里,不由得想起當今世界,和尚們都不好好念經了,一眾大師都出來講課出書,好像是在普度眾生,實際上是賺的盆滿缽滿,眼中除了名利二字根本就棄佛法于不顧。即便是這樣,依然眾多信徒,追之捧之。實在是令人覺得俗鄙的很啊!

如果還有我認為的在禪宗、靈修領域值得稱頌的人物,那就非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莫屬了。克氏是我認為在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蕭伯納曾經如此評價克氏——他是我所見過的最美的人類。克氏的很多譯著現今已在國內出版,對于想提升自己內心世界的人來說,讀克氏的書比讀那些心靈雞湯要好得多得多的多。

王維這兩首詩之所以寫得好,雖然也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來描繪風景,但讀起來讓人覺得渾然一體,用語簡單直接,但又能透露出生命的靈動。任繼愈先生所著《國學讀本》只選了王維一首詩就是這首“辛夷塢”。這兩首詩可以用自然、平淡、親切、質樸來形容。這兩首詩只能用“真好”來形容了。怎么個好法,讀者自己慢慢去領悟體會,幾時能參出個中三味,距離禪境就不遠了。

王維寫了很多詩,但如果細分一下,有些詩是上上品,整首詩都讓人覺得意味無窮,有些詩則是只有“佳句”,另外有些詩則是有濫句了。

我們再看看另外幾首可稱得上是上上品的詩作: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相思)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一首《相思》,勾起我多少青春年少的回憶。那個一襲紅裙的羞澀少女,那個贈我紅豆的兩小無猜,雖然彼此心照不宣,但終究是只落得“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據說此詩是為李龜年所作,天寶之亂后,李龜年流落江南,經常為人演唱《相思》,聽者無不慘然,此后這首詩在梨園弟子中廣為傳唱。因“此物最相思”才“愿君多采擷”,君采擷的越多,才越能感受到我最深情的相思之情。這種相思之情,只有在你看到掌中紅豆之時,才能體會到我綿綿無期的思念。“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此恨綿綿無絕期”。王維這首詩,語近情遙,婉曲動人。“二十字移情固至此哉!”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詩中第一等的名篇。此詩為當時梨園樂工廣為傳唱,納入樂府三疊而成為陽關曲,被后人譽為唐詩的“壓卷之作”。詩意我們自不必說,且看后人如何評價吧:宋劉辰翁評“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明李東陽評“王摩詰陽關無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辭一出,一時傳誦不足,更為三疊歌之。后之詠別者,千言萬語,殆不能出其意之外。”;明胡應麟評“盛唐絕,渭城朝雨為冠”;明敖英評“唐人別詩,此為絕唱”。這首詩為何能獲得如此盛贊,皆因此詩由真性情寫出,一個真字,足以動人。這是王維詩篇中為數不多的帶入自己真感情的詩,以王維的才氣,動了真性情,麻煩就大了,整個詩壇都要感受到他的性情才算罷休啊!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為絕妙之詩,作于王維十七歲。十七歲啊!怎樣的年紀,就寫下了如此千古傳誦的名篇。此詩意不必解。詩發自真情,不用雕琢,乃是至情的流露。俞陛云評“此詩尤萬口流傳,詩到真切動人處,一字不可移易也。”尤其是以“不說我想他,卻說他想我”之構思,則使人加倍凄涼。和韋莊“想君思我錦衾寒”有異曲同工之妙,也頗與李義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有共同的意境。

以上幾首詩是我個人認為王維詩集里可稱得上是上上品的詩作。至于其他詩,如我所言——有佳句,但通篇未見得多好,尤其是他的五言律詩,結尾一聯似乎總是感覺不給力,或者說是寫的有些俗氣。只有一兩首五言律詩可稱得上是上品之作: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山居秋暝)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觀獵)


這兩首詩,第一首詩明快、流暢、清新。第二首詩用字準確老練,頗顯王維煉字的才氣。尤其是最后一聯“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給人意猶未盡之感。

至于其他的詩,說有佳句,尤其是很多詩讓人覺得有“禪味”,但仔細想想,雖有禪味,但畢竟是以客觀的角度來煉字造句,尚未得禪宗真諦。我們只能說是對景物的描寫相當的具有畫面的美感。現摘錄數句如下:

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漢江臨泛)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終南別業)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秋夜獨坐)


王維和陶淵明一樣,也寫山水田園,但和陶淵明相比,似乎就差了一截。差在哪里?差就差在他的內心還有著從仕的想法,所謂塵緣未了,六根不凈。他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改為詩,被后人評為寫桃源詩者第一人,“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去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但他的其他詩篇,寫山水之詩,卻不能和陶詩相比。例如他寫:

澗花輕粉色,山月少燈光。積翠紗窗暗,飛泉繡戶涼。(從岐王夜宴衛家山池應教)

隔窗云霧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鏡中。林下水聲喧笑語,巖間樹色隱房櫳。(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

田父草際歸,村童雨中牧。(宿鄭州)

窗臨汴河水,門渡楚人船。雞犬散墟落,桑榆蔭遠田。(千塔主人)

這幾句總覺得寫是寫了,但還“不夠味兒”。但也偶有好詩:

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欒家瀨)

這首詩寫的頗有閑情逸志,幾近于禪味。

王維這個人很有意思,他凡是帶入感情的詩都是好詩,至少都是上品佳作。可他一旦想置身事外,以畫眼來作詩,就未見得好。他的其他幾首具有感情色彩的詩,雖未如我們前面所說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和《送元二使安西》那般萬人傳誦,但也確實是感人至深: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少年行四首其一)

悲急管,思繁弦,靈之駕兮儼欲旋。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送神曲)

輕輕楊柳陌,陌上別離人。……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鄰。……揮淚逐前侶,含凄動征輪……(觀別者)

畫君年少時,如今君已老。今時新識人,知君舊時好。(崔興宗寫真)

這幾首詩寫的情真意切,讀之無不動容也!

更有甚者,王維憑借一首《息夫人》(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暗中相勸寧王,竟使寧王改邪歸正,將搶掠而來的餅師夫人歸還給餅師,成為佳話。尤其憑借“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四句竟免去偽職之罪,可見王維真是福大命大。


縱觀王維詩篇,其才氣可堪比李杜。名篇佳作甚多,唯獨其所謂的山水田園詩不能及于陶潛。至于其所謂的禪詩,卻并未能得其個中三味。因為他心中始終還想著那個“仕”字。蘇東坡也犯了他這個毛病,偏偏也要寫一些禪詩來顯示自己的趣味,例如東坡詩云“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蘇東坡以此詩解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后至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悟道后依舊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禪意,可惜的是東坡自己也是一心未能參透禪宗,著一個“執念”,雖寫出“一蓑煙雨任平生”,緊接著來一句“也無風雨也無晴”,便落入俗套了。

王維是盛唐最全面的詩人,無論是他的古體詩還是律體詩,都有出類拔萃的作品,雖然有不盡人意之處,但我們仍然可以把他排在李杜之后,其他人無可比肩。

?????J1???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63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9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7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65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90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19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13評論 3 44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88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18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38評論 3 36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6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49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45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52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90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84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35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盛唐中的另一位大詩人孟浩然,我們也不得不說一說。雖然我們對他不像李杜、王維那么熟悉,但他對我們讀書人如何做人的影響...
    雁渡寒潭_一片冰心閱讀 481評論 1 1
  • 唐詩三百首詳解(一 行宮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譯...
    漢唐雄風閱讀 6,032評論 4 29
  • 因為工作 今日你出差外地 因為工作 走時你說 今晚可能回不來 傍晚 你發信息說 今晚不回明天回 剛剛 你打電話說 ...
    YQ筑夢閱讀 193評論 0 2
  • 柳比歇夫 根據他的時間統計法,兩天時間用了220分鐘純時間通讀全書并思考。 拿到這本書時看到封面是這么寫的: 本書...
    蘇小碧閱讀 323評論 0 2
  • 風輕輕吹過,撩起我的發髻。 你看那群白鴿,想你我之間的約定一般。 還記得我們當時來到許愿池?許下我們一輩子的諾言?...
    一路簡安閱讀 276評論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