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到手有些時間了,剛拿到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看完了,一直想寫下自己的感悟,卻遲遲沒有動筆。文章里面寫的很多問題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和遇到的,可是很多人都因為感情太過豐富或者太過自信又面子薄而讓自己損失慘重。
今天又翻起這本書,其中有一篇“你最大的問題:付出時根本沒想過會輸”。看了這篇文章特別感慨,這個問題在現實社會中很常見。作者舉了三個很近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現在流行一句話叫做“欠錢的是爺爺,借錢的是孫子”也是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因為現在社會的很多觀點,讓我們現在都不會輕易的給不熟悉的人借錢。
但是對于熟人,我們基本還是很慷慨的,這個熟人包括了戀人、親戚、朋友等都有。當我們跟熟人合作的時候,往往礙于面子問題不好意思立合同,寫借條,認為是熟人就不會坑自己。可事實證明,最有可能坑你的,正是熟人。在這里這樣說我不是要將大家帶入溝里,而是我相信很多人的身邊都有這樣的例子。
我們之所以無原則的相信熟人,就是因為對對方特別信任,更重要的是,我們從未想過對方會坑自己,也是就是說,我們從未想過我們的這一次如此信任的付出會輸。反之來說,你非常肯定的相信你只要幫了他,他一定會感恩。談錢傷感情這句話自古被我們國人視為至理名言。所以我們會很虛偽的裝大度,沒什么,小事一樁。
我以前也有很好的朋友,借錢的時候說的特別好,過幾個星期就給你還了。因為是好朋友的關系,我于是說,沒事,不著急,你先用著。可事實上,幾個星期以后他根本沒還,甚至幾個月后他也沒還。直到我有急事要用錢的時候,他依然是各種借口和謊言。直到我催要了很多次,確定這錢還不了了,兩人大吵一架,現在基本上老死不相往來。
看,這就是我們的心態,開始的時候我們總想著幫好朋友一把,打借條是多么傷感情的事啊,一定不能這么做,而最后的結果就是即傷了心,又傷了錢。
這樣的事情經歷過以后我現在也長了腦子了,好朋友再借錢的時候,直接讓對方打借條,問清楚要用多久,時間到了我就會催著對方還錢,雖然我這樣的方式似乎很不友好。但很奇怪的是大家都接受了我這樣的直來直往的方式,反而覺得這是正常的了。
而如果朋友只是臨時有急用,借很少的錢的話,我便不會要求對方打借條了,直接把錢給對方。當然,給的時候我就會想清楚的,這錢就當自己花了,不再去惦記了。如果對方還了,我就當天上掉下來的,偷偷樂一樂,如果對方不還,反正我都不把它當成我自己的了,那還不還的也就無所謂了。如果這個人連續兩三次都是借小錢而不還的話,那么再到下一次我會直接拒絕,不好意思,我現在沒錢,對方基本也就知道我的態度了。
其實,我們誰都不是圣人,付出都想得到回報。但是,借用晚情的話來說,“投資可能會賠本,戀愛可能會分手”。只有認識到這一點,你才會把握好自己的生活,不會去做超出自己實際能力的事,不會將自己的人生寄托在別人身上,這樣彼此都會輕松許多。
所以,當你開始付出的時候,先問一下自己,如果最后失敗了,我輸得起嗎?如果輸不起的話,要么就不要付出,要么就依照法則來。只有提前從最壞的結果考慮,才是最睿智的表現,才能真的讓你不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