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號——我虧欠它良多

假若有一天,你們恰好路經查令十字街84號,能否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它良多。——海蓮·漢芙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這大概是我讀過的時間相隔最甚的書信集了,橫跨二十載,直到最后弗蘭克去世,海蓮漢芙也沒有去到倫敦與情同一家人的他們見上一面。

? ? 我知道許多人因為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知曉了這本作為背景之一的書,看完電影以及原書,我也常常思忖這個問題,雖然沒有去過倫敦,沒有見到這家古老的書局,沒有在查令十字街游蕩游蕩,但或許世界真的就存在這么一個地方,傳遞著回復,傳遞著身旁尚未成功出現的朋友或是愛人的消息。

? ? 整本書里大多是海蓮和弗蘭克的書信往來,卻也不乏與其家人朋友的,雙方在信箋的橋梁下成為愿意遠渡重洋去看望的親人,在整本書中,最令我動容的是,以書為載體的心靈交流,和以信為形式的豐富情感,早已超越那隨便說出口的愛情。

? ? 我們現在的交流多用手機,電腦,現代的信息發達使書信這種廉價卻費時費力的工作緩慢工作甚至暫停。前不久與遠在千里之外的朋友通話,詢問她的地址,告訴她我要寄去一封信給她,她滿心說,你要是想寫,寫好帶回來給我看不就行了。我說那不一樣,沒有郵戳和郵票,即使有,也不是翻山越嶺去到你手里的那封了。

? ? 我很珍視信箋,郵票這一類的東西,幸運的是,我還保留著所有高中至今的信件來往,遺憾的是,我已有兩年沒有為自己的信貼上郵票遞送出去了。我很怕有一天中國郵局的存在會消失,那我們從前的交流也可以算作不復存在。

? ? 許多話,許多事,我不愿意隔著屏幕打字給你說,不甘心對著冰冷的話筒講出來,這么好的書信交流方式,尚未有人愿意與我一起承受這需要時間需要靜下來俯首寫字的絕妙感受。

? ? 話也扯遠了,書信集中國并非缺乏,王小波與李銀河,朱生豪與宋清如,甚至嚴肅的魯迅先生與夫人也有趣味橫生的信件往來,你要說因為他們沒有更好更迅速快捷的交流方式我是不反對的,我只是懷念那個時代,那個人才輩出的年代,有這樣好的或許是“迫不得已”的機會。

? ? 認同所有夸書籍對人的重要性的話,即使沒有成為文藝工作者的想法,讀書,本該是一生的事業。海蓮因為想看更多想看的書而與弗蘭克結緣,我做夢夢到一個情節,二十年后,他們在倫敦某個白鴿遍布的廣場相遇,像多年的老友,永遠的親人。

? ? 若我有幸能去倫敦,我一定會去查令十字街84號,去那個不知是否仍然存在的書店,或是已成為了別的,獻上一個讀者的真摯,“我曾虧欠它良多”,其實我們,對自己,對這個世界,何嘗不是虧欠良多。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