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繼續聊聊學習的方法,在學習的方法中,推薦幾本書,個人覺得比較好的是:
-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籍做為學習的最重要來源,可以與圣賢直接對話,學會閱讀,無疑是掌握了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環,這本書讀起來比較難,方法實踐不容易看懂,需要多讀幾次。
- 《深度學習的藝術》,知乎采銅大神的書,這本書的方法,個人覺得標準很高,以一個論文研究者、拆解者、內化者、輸出者的角度來學習。要想掌握,按此方法訓練,對精力、時間、思維能力是巨大的考驗。
- 《學會學習》,日 齋藤孝所著,里面研究了很多杰出人物的學習方法,并提出了一些簡單易懂,比較實用的方法,比較適合普通人閱讀。
下面說一下,《學會學習》中的方法,希望你能從中找到具體的方法:
二、
在《學會學習》中提到,作者齋藤孝提到想掌握學習方法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 明確自己的目的。
- 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特點的方法。
- 掌握“決勝球”。
這里面提到的,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特點的方法,比較新穎,一般我們的學習方法中,都會告訴我們什么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會帶來什么收益等等告訴我們的大腦,這個有用,“應該學”。
但是,很少有人會告訴,這個方法的適用邊界是什么,而這個邊界,不是簡單的技術、方法適用范圍,更多的是人性,性格特點。在MBTI性格分析中,有精力來源的劃分內向、外向,所采取的精力補充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也會影響到學習方式不一樣。
所以有的人喜歡靜靜地寫,來獲取能量,汲取營養。有的人喜歡和人熱烈討論、互動來獲取能量、不斷學習。
正如成甲老師所說,規律包括兩種,有事的規律,有人的規律。學習也包括兩種,學習本身的規律,還有學習者的規律。
書里也有不同的名人所采取的方法所不同的,有些方法是很矛盾的,但在不同的人身上用起來卻會產生同樣的好效果。
掌握“決勝球”,這個怎么理解呢?
決勝球是你的突破點,思維上的突破帶來的方法上的突破點,圍繞這個點,擬定戰術,就能獲得成功。
2000年,楊絳先生與商務印書館達成協議,將錢鐘書先生的全部讀書筆記匯編為《錢鐘書手稿集》,分《容安館札記》、《中文筆記》和《外文筆記》三個部分,前兩部分已于2003年和2011年出版,而《外文筆記》的篇幅相當于前兩部分的總和,是現存讀書筆記中分量最重、內容最豐富、價值最可觀的部分,約計35000頁共211個筆記本,涉及英、法、德、意、拉丁語、希臘語以及西班牙語等七種外文,題材包括哲學、語言學、文學作品、文學批評、文藝理論、心理學、人類學等眾多領域。
錢鐘書先生的書房里放的不是書,而是自己的筆記,但是,書的內容,錢鐘書先生能倒背如流,旁征博引。
“做筆記”就是錢鐘書先生的“決勝球”。錢鐘書先生不斷地強化這項技能,運用自己的方法內化知識。
什么是適合自己的方法?
- 努力回憶一下自己的學習習慣、行動模式以及思維傾向。記錄下來,不斷使用。
- 在什么地方注意力更集中?
- 在什么時候最有干勁?
下面再看看大神們的學習方法。
三、
1、
名人:德魯克
方法:目標管理&命名思考法
適用范圍:獻給有干勁,卻看不到成果的你。
視野狹窄,很難做到顧全大局的人。
德魯克的“行動計劃”:
- 制定目標
- 決定期限
- 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德魯克是給概念命名的名人。比如,知識工作者,目標管理,分權化,民營化。
德魯克有一句名言:“企業的目的是創造更多的顧客。”
2、
名人:本田宗一郎
方法:不請自來學習法
適用范圍:感覺做事沒有激情和熱情的人。
想要擺脫學歷自卑的人。
不喜歡閱讀,更擅長傾聽的人,很適合本田宗一郎的這種“耳學學習法”。
本田宗一郎的人生是在不斷觀察、不斷傾聽、不斷嘗試的過程中前進的。他認為如果遇到不懂的事,與其抽空讀書,還不如用讀書的時間向他人請教。
所以讀書不是學習的唯一途徑,在這個變化的時代,比較快捷的方式還有找高手指導、或者參加培訓。
想想我們現在,在詫異大神們怎么還努力地拜訪各路大神,其實這些方法,前人都在用了,而我們被手機的屏幕隔開了人與人的見面交流,低估了當面交流的價值。
3、
名人:村上春樹
方法:體能強化法
適用范圍:容易忽略身體重要性的人。
正為努力了,卻看不到成效而發愁的人。
村上村樹認為,寫小說就是一種需要面對并處理“人類內心深處毒素”的極其不健康的工作。
所以想要長期堅持小說家的職業生涯,就要先可以對抗體內的毒素,在身體里建立一套免疫系統。
愛寫作的朋友們,珍愛健康,珍惜生活,與毒素對抗,趕緊鍛煉吧。
書中共列出了16個名人的學習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書里的內容。
四、
在名人學習方法論的基礎上,作者又提出了自己認為和實踐了的方法:
- 一氣呵成學習法。試著讀完一個自己知道或自己感興趣的故事,快速建立信心。
- “連體集訓學習法”。簡單來說,就是集中式培訓。
- “集中學習法”。集中精力,規定好一個期限,完成一件事情。項目化管理。
- “白紙活用法”。在紙上寫、畫,降低寫作、畫畫難度,讓人覺得輕松自在。
- “身臨其境學習法”。電視、電影中一邊看一邊思考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 “剪報學習法”。
- “耳學法、聊天術”。
- “王牌參考書反復練習學習法”。
五、
書中的方法,有些細節的地方需要可以詳看書中內容。
那最后一個問題,學習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學會學習》作者齋藤孝認為學習的目的并不是掌握好專業知識,而是利用學到的知識幫助我們建立更好的人際關系,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要想達到作者所說的目的,我認為,學習是為了改變我們的認知,促成我們的行動,最終實現個人的成功和公眾的成功。
客官,點個贊再走吧。
另外,告訴你個秘密,不需掃碼就可以關注我哦,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