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個劇目時,十八世紀的異域宮廷,富麗堂皇的風情,讓人想到曾火爆國外的#甄寰傳#,同樣的違背倫理綱常,同樣的黨同伐異,生理欲望泛濫,奢侈靡糜無度,霸權凌辱腌臢。
葉卡捷琳娜二世即位前有什么真本事?真看不出有多少天份稟異,一個家庭沒落的,貧窮的德國人,跟隨一個輕浮的媽,初次來到沙俄相親,唯一的亮點就是會俄語,至于美貌,在所有盟國派出的聯姻候選名單里,什么都不是,而伊麗莎白女皇看中的一定是她叔父,普魯士腓特烈國王的背景而無他,時普魯士強大的外盟地位,這是她要的唯一結果。其二,伊麗莎白還是個溫情戀舊的女人,若不是葉二世的舅舅在與伊麗莎白交換結婚戒指前倒地病亡,這家子早就親上加親。
于是,是伊麗莎白看中的葉卡捷琳娜二世,而不是彼得三世相中的妻子,盡管葉二世在這段婚姻前,婚姻后數年里使勁渾身解數來取悅卑怯的他,他從頭到尾都沒沾她一根手指頭,反而與一個跛腳侍女陷入熱戀、庶出子嗣。不是她不好,是他不愛就是不愛。為什么說卑怯?他狂熱崇拜腓特烈國王,排練著一次又一次的軍事演習游戲,卻不下戰場,甚至哭嚎要伊麗莎白不要打他。哈哈,間接明證葉二世愛上的是權欲的名份,而非口口聲聲的愛情,野心般配的從來只有野心。
這種普遍又必要的政治聯姻帶來的錯位,根本就生不出繼承人,怎么辦?在伊麗莎白的默許下,以一見鐘情的名義,葉二世和已有家庭的公爵一拍即合,干柴烈火,生下了保羅,以彼得三世的親生子之名。作為第一個交媾對象,如果還有點愛情的名義,那么之后,葉二世和一個來自英國使館的波蘭人,一個中尉軍銜軍官的耦合,更多地象荷爾蒙分泌失調,偷情謁示命運,各自的新生兒,不可能被帝國承認,前者出生后即夭折,后者一個轉身的生死距離,被秘密送出宮外寄養。
綠帽子滿頭的彼得三世與葉二世更是相互憎恨,你死我活,為此后葉二世政變篡位埋下伏筆。如果說命運編排一個完全不愛她的丈夫是因果關系,那么她與她的婆婆伊麗莎白最大的不同在哪呢?后者相信愛情,以愛回報,遺囑將皇位傳給秘密結婚的身邊人,哪怕對方是歌手出身;后者實力雄厚,沒有殺戮皇位競爭者伊凡六世;前者一直到第二季之始,已經搞了三個情人,分別產子女,我也沒看出她至死不渝地愛上了誰,若說曾以美色營救中尉發乎于情,莫不如說止于政變蓄力;前者明面上答應讓位的歌手不會動彼得三世一根手指頭,卻派人勒死了彼得三世,自己的法定丈夫;前者同樣不能讓伊凡六世見天日,背里讓內獄但有異動,先殺伊凡,但明面上讓外獄跟隨良心,放了伊凡,兩面三刀彰顯心虛膽怯,伊凡最終被殺害。
看劇目到這里,我的內心爆出兩個字:婊子??礆v史風評,葉卡捷琳娜二世建立了豐功偉績,倍受世人推崇,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時勢使然,歷史選擇了欲海沉浮,誰活到了溝壑縱橫的最后,誰就能讓歷史言不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