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后一次司法考試(以后是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已經結束,早在2016年剛通過司法考試的時候就想寫一篇文章,是關于在職、非法本、特別是計算機專業的我在一次通過司法考試中的經歷和心得。當時一直被僥幸和欣喜的狀態所影響,事過一年,趁著國慶假期,有時間將這些經歷寫成文字。于我, 是感恩經歷,告誡別忘記;于大家,或有幫助,僅做參考。
分數及個人情況
總分370(卷一 103,卷二 86,卷三 76,卷四 105),可以說是低分飄過。對于一個在職非法本能夠第一次就考過,本人已經非常滿意了。在準備考試之前,給自己定的目標是400分+,所有的考試準備計劃都是奔著這個目標去的。但是在復習后期,由于時間不足,這個目標也僅僅只是目標。不過實踐證明,復習之初,盡量將預期定高,努力為之,就算達不到,也不會太差。從分數來看,卷一和卷四對整個成績拉分不少,這得益于后期我將精力側重于案例分析、作文寫作,這在后面的”幾點心得“中會提到。卷二比我預期的分數要少,刑法是我的參加考試的興趣所在,也是花費時間最多的。卷三在意料之中,因為后期我簡直要放棄鐘秀勇老師的500多頁的講義了!
再說說我的個人情況。本人正經計算機專業畢業,早在高中就獲取過國家級計算機比賽三等獎,大學期間通過軟件工程師中級資質,是一個懂C#、Java等各種編程語言的偽程序猿(此處應有掌聲)。后經(yin)過(cha)努(yang)力(cuo)考入法院系統,在基層法院非業務部門工作了四年。這期間也有過考司法考試的想法,但都是一閃再閃而過,那本《刑法xx講》連續三年每年都是翻到前50頁就放棄了。第四年,感覺專業發展遇到了瓶頸。怎么描述這種感覺呢?就像在醫院不懂醫術、在博物館不懂歷史、在高校不懂教學……
準備經歷
2016年9月份考試,前一年11月份開始準備,購買了一份厚大學習包。在過年前把刑法、民法基礎先修課程學完。過完年調(fang)整(qi)了一段時間。到5月份才正正經經開始學習各門課程的系統精講課,都是利用工作碎片時間和晚上休息時間。根據我們單位當時的政策,每個沒證的干警都有且僅有一次脫產去培訓班40多天的機會。在7月份去之前,完成了刑法、行政、部分民法的系統精講課。7月到8月中旬這段在培訓班的時間,應該是我的大塊連續的核心學習時間,那些天除了睡覺吃飯和踢球,基本都放到復習上來了。所以,整個準備時間大概是600——800小時。
臨考前,刑法過了3遍,行政法3遍,其他2遍。
幾點心得
一、”迷信“一家培訓機構、一個專業老師。
司法考試已有10多年的歷史,考試培訓機構、專業輔導老師、教材等整個培訓體系已經很成熟。培訓機構之間包括老師各有優劣,各有特色,但是大同小異。關鍵是選定一家機構或者選定一名專業老師后就別朝三暮四,再四處找不同的老師、音頻、視頻、講義。花費時間不說,關鍵是亂我心志,對知識點糾結,吹毛求疵是考試一大禁忌。我的整個期間,購買的教程就是厚大的學習包,外加一本官方司考大綱。如果能有足夠的時間跟上機構的學習計劃,我覺得大部分人都可以過。我后面去脫產上培訓班的時候,是另外一家機構的老師和教程,我除了跟上培訓班的節奏,主要還是以網上視頻的節奏在進行。特別是刑法,各類學說有的是爭鋒現對,我堅決按鳳科大帝的思路,貫徹始終。后面刑法學久了,我都能從往年(主要是2014年后)的選擇題里預測卷四案例分析題(所以刑法我真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80多分簡直是對不起自己)。
二、程序猿的架構圖、流程圖學習方法。
作為一名偽程序員,偶爾還能用C#、數據庫構架幾個小應用程序,自認為邏輯能力還算不錯。而法律,也最講邏輯。這點是計算機科學與法律的共性。如今,法律更多地融合了計算機科學,法律智能化已不是幻想。智慧法院、智能法律助手已面世,各種黑科技、大數據的逐漸應用在法律行業上。以往街頭隨處可見的“代寫文書”被互聯網搜索引擎所替代,現在不斷在提倡庭審筆錄自動記載、文書自動生成、案例自動檢索,計算機科學、互聯網將會持續影響整個法律行業。
扯遠了,手動拉回,有機會我再到這個領域好好掰扯掰扯~~~
現在說的是學習方法。總結就是構架體系、分析流程、加強理解、逐個突破。
我的土方子:購買A3紙(注意尺寸比辦公A4紙大一倍),鉛筆,其他各種顏色圓珠筆(一定要買好看好用的)。看第一遍視頻(書)的時候就開始架構體系,這里用鉛筆,主要是好修正。看第二遍的時候,用黑色圓珠筆在之前的基礎上模臨再加強一遍,用其他顏色筆標注相同(或不同)、重點部分。總之,這門課就以這幾張A3紙為主,所有的教材都是為這些圖服務。到后期,所有的題目、書、視頻、講義都只是工具,圖里不懂的才去翻書。第一遍的時候要基本清楚這門課都有些什么內容、哪些是重點,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就是加強理解和記憶、重點逐個擊破。
以上是一部分圖,我算了下A3紙圖滿了大概有20多張。程序法是最好畫流程圖的,其他的比如刑法、民商法等,我基本也是根據教材(視頻、講義),再以自己的思路構建了流程圖。真相如下圖,但后來人別迷信我的圖,重要的是思路,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路。
三、撐下去你才可能贏,其他的交給運氣。
構架體系、分析流程、加強理解、逐個突破。道理說的很簡單,但是過程真的很磨人:40多天在一間頂樓小閣間里,耐著夏季的炎熱,每晚看書到凌晨,還有晚了就趕不到的早餐(囧)。除了肉體的“折磨”,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對心理的碾壓。到后期,往往是在看這門功課,心里還在想其他功課怎么還有這么多還沒底。走在路上,或吃個飯,想不起來的知識點要翻翻速記本。簡直是走火入魔。但是越到這個時候,心里越是提醒自己:撐下去,明年千萬別來了。壓力特大的時候,我就看鳳科大帝的講課視頻,當作是單口相聲,腦補翠花和三娃的故事。
這個時候別什么說勞逸結合,如果跟不上計劃,這個時候就恨八月怎么特么就不是七月,每天24個小時怎么特么就不能48個小時。我剛去培訓班的時候整了個足球隊,每天下完課就招呼大家去踢球,到后面兩個星期他們去了,我沒去。現在我都在想,是不是我給他們挖了“坑”。
考試那兩天就更加明顯了。一個考場比方是30個人,第一場可能兩個人缺考,到第二、三場又少幾個人,到第四場基本是以排為單位缺考。我頂著壓力考完第一天,到第二天的時候真想放棄,“撐下去,別慫”。考完那晚我大睡了一場,考完之后就當作什么都沒發生了,要不然再看到司考書,我能吐出來。
查分那天,我特意選了個好時辰,心里默念祖宗八代保佑,可能是這個原因,沒枉費了那段艱辛。
以上,有藝術效果夸張成分賣弄之嫌,如果能給經歷過的人一點感同身受,給正在經歷的人打個補丁,給還沒經歷的人一針預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