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進入冬季,草木凋零萬物蟄伏,人也變得格外慵懶。每天課后,坐在窗戶前,看明亮的陽光鋪展在偌大的操場,塑膠跑道在陽光下延伸,一時覺得天地安靜恬淡,有被人遺忘的美好。也想換上球鞋去運動減重,無奈自己極度缺乏的意志力,總有很多貌似頗為合理的借口講給自己。終于,還是離不開身邊的暖氣,掌中的手機,眼前的電腦。于是,日子一天天走過,體重一天天增加,煩惱也接踵而至。自以為心淡如水的自己,還遠遠沒有修煉到百毒不侵的境界,常常被一些瑣事攪擾得心煩意亂寢食難安。缺少運動,氣血不暢,心氣不順,情緒郁結,種種的負面影響常常會共同作用到人的身體,出入醫院也就成了家常便飯。
? ? ? 任何事情,用力過多便適得其反,在乎太多才容易心痛。所以儒家主張待人接物要不偏不倚,調和折中,過猶不及。這種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更多指的是一種生存智慧,所謂“天人合一,中庸之道”。我不是一個聰明的人,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不懂中庸,所以生活中,總是將自己搞得疲憊不堪甚至傷痕累累。過分的敏感,骨子里的不安全感和低到塵埃里的自卑讓我將真實的自己重重包裹起來。喜歡懷舊,總是將真正的自己棄擲在某個記憶里,喜歡某一個舊的物件,或許只是喜歡一場消失的記憶。其實,人都是喜歡回望的,仿佛過去的一切晶瑩,明朗,云水禪心般超越了浮華人世的雜亂無序。事實上,那些遠遠走過的曾經,哪一天也不是咬著牙熬過來的?只是到后來,我們學會了遺忘,學會了篩選,學會了自己欺人,說所有過去了的,都是美好的回憶。若干年以后,當我們憶起遠遠走過的今天,或許也會留戀于當下的年華,經歷,和那些已經成為了故事的往事。其實,懷舊也是一種情懷,一張老照片,一首老歌曲,一段舊事,一個舊人,從中感受到的,是時光發酵的味道。可是,對于像我這樣性情的人,可能更需要學會一種安忍的方式,因為人生有的時候,必須先要學會茍且,才會有詩和遠方,不是嗎?
? ? ? ? 透過古木凌亂的干枝,半彎淡月藏在中間,乍遠還近。說好不熬夜的,可是我怎么也的抵制不了黑夜對我的誘惑,習慣了在老公孩子的鼾聲中盤點自己的人生。此刻我在想,冬日冷雪,朔風寒雨后,這些已經走向衰老的殘枝敗葉,還會有力氣做春天的夢嗎?
? ? ? ? ? ? ? ? ? ?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