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群里遇到一個大四的小老弟,問我做文案工作好不好。雖然素不相識,我還是對他說了很多心里話。之后又覺得自己的回答有些潦草。畢竟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的意見可能會影響到他對第一份職業的選擇,確實應該認真一點。所以想寫寫這個題目。也許不甚完備,希望能給有意從事文案的小老弟、老妹們一點幫助。
本人女,在一家中等規模的教育信息化私營單位做文案主管。工作八年了。英文專業出身,沒有讀過中文科班,做文案也是半路出家。基于自己有限的經驗,給大家說說文案那點事。
做文案最忌諱的是文筆一般般。每個人對自己的文字水平都有個衡量,但不一定是特別客觀的。我的部門曾有一位法律專業畢業的大哥,寫東西思路還不錯。但是咬文嚼字起來,總是有點不通順。工作繁忙的時候,領導又要速度又要質量。他的東西就成了問題。當時我們三四個人,一天上午要趕出五十篇軟文。我作為負責人要給他一句一句地改語病,真的很崩潰。領導和我溝通工作,這種情況我也只能如實說。結果沒過多久他就離職了。
寫文案和寫簡書有很大不同。在文字風格上,簡書是很自由的,也很尊重作者的個性。有人喜歡平實,以內容取勝;有人唯美抒情,以情懷感人;還有人文筆一般,以獨特的視角和經歷吸引讀者。不論你是那種類型的作者,都有展現自我的舞臺。但是商業文案不是那么輕松的。我曾經有一位甲方,是人力資源行業的,他要求我的文章客觀、嚴謹、官方、正式,不能有個人色彩,不能用硬廣的方式透露寫作目的,要裝作是個公正的社會評論家,不露聲色地達到宣傳公司產品的目的。這樣的文章,我深入地寫了一段時間。緊接著,另一位甲方,是搞高端滋補品的。她要求文章華美、抒情,有誘惑力,吸引女性,同時要做直截了當的硬廣。文風上截然不同的要求,迫使我放棄自己本來的想法,揣摩甲方的訴求,最大程度寫出他們想要文字。要知道一種文風就是一種思路,也是一種精神狀態。當時的感覺,簡直是要我把“人力資源風格”的腦袋砍下來,換成另一個。寫不好會被辭退的哦~ 我也不是科班出身,當時心里壓力其實挺大的。
說了說工作中不容易的地方。有人要問,那你干嘛還做文案?答案也很簡單,因為我適合。首先理工科我不行,搞人脈又太內向。想發揮點特長,做值錢點的工作,所以選擇了文案。我在北京做文案主管的薪水是稅前13k。很辛苦,但是于我是不錯的了。有朋友做金融,剛畢業就是13k,福利還比我好得多,沒法比。如果為了掙錢,我的想法是能做金融還是不要做文案。為了理想,也不要輕易選擇文案。因為文案不是文學。每一篇稿子背后都是很現實的商業目的,有時會感覺自己在說大話,說假話,這也很難避免。
大家常說的一句話,干什么都不容易。總結來說,我覺得文案工作適合那種特別擅長寫作,有忍耐力,頭腦靈活,但是個性不要太鮮明、太張揚的童鞋。文案工作的優點是,它可以錘煉一個人的文筆,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但前提是從業者能承受千錘百煉,以文字能力的提高為職業樂趣。這樣,辛苦就會變成甘甜,變成安身立命的資本,同時也有了一份令人羨慕成就。
希望本文對你有一點點益處。歡迎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