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夢四年
這篇文章,滿打滿算醞釀了將近三個月,從這學期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就想著寫點兒什么來紀念一下我的四年大學生活,然后各種瞎激動各種話想寫,到頭來一直拖到現在。
在這三個月里我寫了兩部小說幾篇博客發了幾百條微博,試圖用不同的形式來幫我回憶或者是紀錄這些時間,但是依舊不能給自己一個完整的概念。
究竟什么是大學,什么是這四年的生活,又或者,我通過這四年變成了一個什么樣子。
這估計是一個很恐怖很艱難的問題,因為我遲遲不能動筆,也是因為這一點。在五月即將過去的晚上,我終于在喝了幾杯茶抽了幾支煙后開始重新寫這段日子了。
這是個浩大的工程,就算你做再多的計劃,也不知道你下一秒想寫的是什么。在這四年,我經歷了太多故事。這些故事有的發生在我的身上,有的發生在我朋友的身上,有的存在我的腦子里。
不打算把這個寫成小說,關于大學生活的小說我前前后后寫了將近10部,但是最終完成的卻是寥寥可數。對我而言,小說實在是一個不能觸及的內容,寫著寫著就變得不那么自信。最近也一直在看別人的小說,也發現這個時代的小說實在是缺少點沉穩的味道。這個和我性格中最大的弱點遙相呼應所以我應該是不會再去寫小說了,至少是短期內。在我看來,現在的小說,幾乎不能達到我父母輩水平的三分之一。也許那個時代的小說在現在的人看來不那么貼近社會或者不那么好讀,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個時候的故事,現在看的,還是我曾經看過好幾遍的小說。我時常在想我父母看到現在的小說的時候會是什么樣的感覺,是一笑置之還是憂心忡忡。只可惜這個答案我已經無從知曉,因為那個時候的文藝青年已經變成了文藝老年,我看我媽媽填詞,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
也不打算寫的太有條理性。因為這篇東西存在的大部分理由是為了我自己的。我自己很清楚,在這四年,實在是很難有什么故事稱得上條理。我每次按部就班的上課逃課寫作業不寫作業,然后談戀愛失戀暗戀再談戀愛再失戀直到如今,實在是不能用條理的文字去做點總結。這也許是我這四年留給我的最大的遺憾,于是我決定用非常沒有條理的寫法來紀錄,算是在自己的遺憾上撒把鹽,讓自己難過的更加清醒一點。
正式開始。
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幾乎是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兒。
剛剛到重慶的一瞬間,居然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歸屬感。
我特別興奮的跟我爸說,這地兒和我們家實在是太像了啊,我爸點點頭,然后擦去了額頭上的汗。
我之所以記得這么清楚,是因為我來重大報道的那天,特別熱,熱到我從東門走到一食堂之后就汗濕了身上所有的衣服,我記不清是我爸還是我媽幫我提著行李,也沒注意到周圍的人長著什么模樣。
只是拼命的擦汗,然后火熱的重慶折磨。
報道的時候碰見的第一個學姐姓曹,我們學院日語系的學姐。其實那個時候我對女生的感覺還是停留在高中的階段,也許是文科班的原因,在我的腦子里幾乎所有的女生都是埋著頭念書的模樣,而像曹學姐那么熱情的女生還是第一次見到。
依稀記得重大人對我說的第一句話:
“到啦,辛苦啦!那個誰,老潘,趕緊幫忙。”
曹學姐和我之前認識的所有女生都不一樣,舉手投足之前都顯得格外自信,這種感覺似乎很對我的路子,然后對她也就有了很親切的感覺。
事實上在那一刻我并沒有意識到我已經到了大學了,我已經把我之前的小城生活甩在了身后,那個時候我只是覺得,外院的男生實在是太少太可憐,外院的女生實在是太多太好看。
這點放到我馬上就要畢業的時候,也依舊成立。
接著說。
幫我聯系宿舍領東西的學長是老潘。此人幾乎是整個外院的風云人物。不是說這人有多么的張揚,而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特點。
和我一樣,胖的一塌糊涂。
老潘實在是個太好的人,四年來我從來沒見過像他這么照顧一個僅僅認識了五分鐘的人。老潘和我搬著行李來到宿舍,然后又帶著我滿校園瞎跑辦手續,再然后坐在一食堂長長的樓梯上抽我從家里面帶過來的黃鶴樓。
我還記得我和老潘坐在樓梯上的時候,一食堂還沒變得這么高檔,還是那么樸素的模樣。
我跟老潘說,潘哥大學好混么。
老潘笑笑,你自己讀著讀著就知道了。
這句話實在是太過于經典,因為我之后也用這句話教育了我的學弟學妹,昨天看陳丹青的采訪的時候還想起來這句話,這個世界上,自己的事情還是相信自己的好。
老潘也是日語系的,保送生,畢業之后到了郎酒集團,很少聯系,最近一次想起他是看到他的QQ簽名“和諧兼香新郎酒,你喝了沒”,我花五分鐘想想我在大學里面和他湊在一起的日子,然后有點莫名的傷感。
這是一個特別好的人,好到我對所有的東北人產生了極大的好感,他帶著我走過了重大的第一天。
對,我們說再見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那個時候的重慶的天空有點溫暖。
我大一的時候住在竹園411,樓下是計算機學院,樓上是誰已經想不起來了,作為一個能趴著就絕不坐著的人,對樓上的空白記憶能夠理解。
那天晚上認識了我四年的好兄弟,事實上這真是一個奇妙的循環,當時他蹭了我一根煙抽,剛剛他還是蹭了我一根煙抽。我覺得,等我們真正畢業的時候,他估計還會過來蹭我一根煙,然后我倆坐著看路過的美女,然后興奮地吹起口哨。
收拾完東西之后我走進了對面的宿舍。當時對面的宿舍沒別人,就我這兄弟站在陽臺上玩手機。我過去問哥們兒你哪兒的,然后就開始聊起來。
他那個時候和現在一樣高,穿著一件白色李寧的坎肩,抽著我給的煙,坐立捏著諾基亞N72(后來這個手機到了我的手上),說著他爸媽走了之后一個人掉眼淚的故事。
我估計他和我都沒想到,我們在這四年會成為穿一條褲子的好哥們兒,會在四年畢業之后接著混在重大。
這實在是太過于幸運的一件事情。
我自己宿舍的另外三個哥們兒來自天南海北,一個四川一個山東一個浙江,打起電話來誰也聽不懂。掛了電話都得操著普通話互相開著玩笑。這些人的故事我之前都寫過,這里不再說,回頭看看原來的故事,應該會樂的笑出聲來吧。
第一次上課是在藝術樓,當時虎溪的建設還沒完成,圖書館還沒起來,蘭園也還是一片菜地。我們四個都不知道怎么去藝術樓,然后李翔就帶著我們從竹園出發經過梅園再經過兩湖從圖書館的工地前到達了藝術樓,總共歷時半小時吧。好在那個時候我們年輕也上進,換現在要么遲到要么癱在路上了。
其實現在想想,那個時候的重大沒這么大,我們每天混跡于重大的前半部分,過的有滋有味。
那個時候宿舍沒有空調,沒有地鐵,266擠到人想哭,一食堂難吃到幾近絕望。
那個時候最方便的,就是去商業街拿快遞,去熙街吃火鍋。等我養成網購的習慣的時候,已經被發配到蘭園了。
這是一個多么憂傷的故事。
前面說過,我們宿舍的樓下住著計算機學院,但是聽起來真高端啊,修電腦的!
之所以覺得修電腦很高端,是因為我們宿舍四個人那個時候都沒有電腦,每次想上網都要到熙街的一家叫做四諦的網吧和別人搶位置。(那個時候的四諦貌似是熙街條件最好的一家網吧,位于當時還沒有建起來的熙街二期。現在熙街都建到三期了,四諦也輝煌不再,嗚呼哀哉!)
四年之后再看這幫人,實在是和我們沒什么兩樣,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然后一樣電腦壞了還要去找別人修理。
哼!實在是不爭氣!
計算機學院的幾個人,也和我玩到現在,偶然在微博上打屁,然后感嘆時間真快。呂蔚楠哥盧滔田青瑞起何斌張彬周寧主席還有其他一大幫子人,彌補了我在外院見到的男性稀少的遺憾。
接著寫就要寫到我自己最不想提的事情了。
我應該是外院最早談戀愛的那一撥人,我之后還有老孫和伍怡然,當然也少不了我們宿舍的劉成。只是我和這些人最大的區別在于,我似乎顯得不那么幸運。
這件事情實在是沒有什么值得大寫特寫的地方,現在看來,那個時候完全不懂得怎么去談戀愛,甚至不知道怎么去解決一些最基本的問題。經歷了短暫的戀愛之后我頹了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的故事我也不想寫了,只是覺得,有些人生下來就會談戀愛的本事太牛逼了,對,你們應該知道我說的是誰。
宿舍的劉成和他女朋友都是我們班上的,從大一開始一直到現在,本來誰沒沒覺得這倆有多么驚天動地但是眼看著就要了磕婚的份兒上了,真不得不說是個愛情的好例子。宿舍里還有個叫李英杰的也和他女朋友風風雨雨好幾年,從大一一直到現在還把情話說得那么讓人羨慕,也是一種緣分。我常和失戀的人講,為什么不相信愛情呢,你看我們宿舍就出了兩對兒!
多么好!Let it be!
大一的故事也就是這么多,參加了好些個組織好些個活動,每天瞎忙瞎玩,到我也有學弟學妹的時候,居然發現自己身邊的人都有了學長學姐的范兒,多少會有點失望。
這一年,不算怎么完美,但應該是我最開心的一年。認識了好些人,也還沒開始寫小說。
大二的時候就有些東西難以面對了,比如說學習成績什么的。在高中的時候我也算成績不錯,然后到了大學之后發現自己已經淪落到了掛科的邊緣。
處男掛是在大一下學期,可是也沒這么難過,因為那時候不覺得這是件多么難熬的事情,不就是掛了一科了么,我大二的時候好好學不就完了么。
然后等我好好學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真把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這一年最深的印象是兩個長假,掛科掛的太多了導致兩個長假疲于應付各種補考,家里面兩外老文藝青年對這件事情的態度是決不能容忍,于是熬啊熬感覺永無出頭之日。
其實現在想想,真是覺得自己有些不爭氣。不管自己在選專業的時候有多么腦殘,該做的事情也應該做好。原來總覺得自己學不好德語的原因是沒好好學茲要是我好好學個幾周就一定能學好,到了才明白是這事兒實在是一步錯步步錯。總之奉勸各位,再怎么玩兒怎么瘋怎么搖滾,該做的事兒一定要做好。其實最證明你自己的是什么啊,就是把你不擅長的事情或者周圍的人都擅長的事情做得有那么一個樣子吧。
說點別的。
這一年重大變化挺大的,圖書館建起來了蘭園也茁壯成長。我們從欣欣向榮的竹園被發配到了萬劫不復的蘭園。這意味著我們告別了五分鐘取到快遞的方便,十分鐘吃上熙街火鍋的痛快,還有堅挺了一小會兒的中國移動。
搬到蘭園之前我代表兄弟們到蘭園參觀了一下,確實條件不錯,風景挺好人文宜居。后來住進來了之后才發覺其他的都能忍就信號太差不能忍。每次打個電話都得跟信號搏斗。那個時候我們宿舍四個人的手機都是擺在陽臺上的,因為你要把手機放在室內完全就跟游戲機沒什么分別了。我還記得劉成每次打電話給他女朋友的時候都異常糾結。到后來對他的“喂?喂?艸!”也習以為常。說實在的,現在的學弟學妹們哪兒吃過我們那個時候的苦啊,半小時的路程上課,半小時的路程去快遞,要是天氣不好還得深一腳淺一腳地去保修停水鼓掌,總之各種狀況。等安上空調坐上小車換上金屬水管,我們卻要畢業了。
沒有把電話直接打到施工單位的人,不足以談停水。
大二的時候,班上的人們漸漸有了變化。女生們似乎越來越懂的打扮,男生們也越來越宅。每次上課都能看到姑娘們新買的衣服新做的頭發,而我們則在討論2K9里面姚明是多么的BUG。
那個時候我們宿舍在玩一款叫做WAR3的游戲,李英杰最先上手,接著是李翔,再然后是我,劉成依舊堅持著實況足球不惜去熙街買10塊錢的盜版碟,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夏天的時候我們咒罵著電腦過熱突然死機,冬天的時候把手放到電腦上取暖。談戀愛的買了小桌板直接上床視訊,沒談戀愛的找不到人打球郁悶地拿電視劇撒氣。
時間就這么一分一秒的過去,我記得大二有一次開年級大會,老朱說別看你們才大二這一轉眼就畢業了。
那個時候我嗤之以鼻時間還長著呢,現在一想,一轉眼還真就一轉眼的事情。
這一年,我又談了幾次戀愛,無一善終。
身邊的朋友不多不少,算是走著正常的節奏。
等到大三的時候,更小的學弟學妹們來了,而我們的學長學姐們就要畢業了。
這是我第一次產生對畢業這件事情的感覺。前面提到的曹學姐了、考回了家鄉的研究生,老潘做了郎酒。前面沒提到的鵬哥成了我最羨慕的人,龍哥則一直堅持不懈著。
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自己的方向,而我則依舊給過去的故事買著單。
班上的人開始漸漸準備起以后的事情了。
越來越多的人準備起了德福的考試,也有些人提前開始了工作的生活。
我們開始問你畢業以后要干嘛啊,然后閉嘴不談過去我們熱衷的那些話題。
2K9發展到2K11,實況足球更新的速度超過了劉成的電腦能承載的范圍。
這一年,我應該算是在好好學習吧。通過了專四,雖然是第二次過但我還是挺高興的。
其實我有點記不清楚這一年我在做些什么了。越近的日子反而越顯得生疏。我只記得計算機學院的那幾個人搬到了老校區,虎溪多了太多我不認識的面孔。
然后就在不知不覺間時間慢慢過去,隨著體重的增長,我開始越來越宅,越來越愛看別人的故事。
這一年看了太多的電視劇,寫了太多的小說,讀了太多的劇本,唯獨沒有點值得自己紀念的事情。
縱觀四年看起來,這或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李翔在玩坦克世界的時候不斷強調白板期的重要性,我想大三這一年就算是我大學四年的一個白板期吧。
應該是要清空原來的那些東西,做點什么迎接最后的結果。
看著學長學姐們離校,忽然有些忐忑。
從來沒有過的恐懼出現在我的腦子里面。我畢業之后要做什么,是找工作還是考研還是出國還是無所事事。
忽然間清晰起來,看看大學前面的日子,貌似不是我想要的樣子,我就這么走上社會,有什么資格過我夢想的生活,拿什么去證明我存在的價值。
于是決定考研,關于這件事情,我認為是我大學里做的最正確的一個選擇。通過考研的那些日子,我真正明白了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
寫了那么多小說,都只是自己寫給自己看,總要做點兒什么證明自己這大學沒白上吧。
其實我考研的理由實在是太簡單,就是我上面說的那些話。
我這人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總覺得一件事情沒完的時候它還就真的沒完。
大三暑假的時候我沒回家,借著上考研政治和英語輔導班的理由堂而皇之地住進了田青他們的宿舍。
計算機學院自從搬到老校區之后,住宿條件實在是與日劇下,大門關不緊就算了,廁所門破打洞我也能忍,問題是陽臺怎么能對著人家女生的宿舍呢?
于是有些寂寞的晚上,我會和周寧上陽臺上唱幾首歌,他彈吉他,我瞎嚎,遺憾的是沒有一次能引起對面兒女生們的注意,連喝倒彩的都沒有,我很懷疑的看了看周寧,媽的估計是這小子平時彈唱太多了對面的女生們早已經習慣了這種聲波騷擾。
那個時候田青不在,我睡著他的床,床頭有些不該有的東西,我幫他清理了不少。
那個夏天我在老校區過了我的22歲生日,買了個大西瓜,好些好吃的,被一搶而空。
那個時候是倫敦奧運會,中國男籃各種輸球,郁悶的我去找何斌打球,結果輸得一塌糊涂。
那個時候,沒覺得考研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天天看書做筆記,好像和平時沒什么兩樣。
等到田青回宿舍的時候我就滾回虎溪了,一不小心成了本科虎溪最老的那一群人。開始有姑娘叫我大叔,也開始跟不少這邊打球攻防轉換的節奏。
我開始留胡子,殊不知遠在英國的莊爺也喜歡這個調調,后來還和他小聊了一會兒這個。
這個時候,才是考研這個階段最難熬的時候。
我最好的兄弟保研上了重大的建管學院。
蔣方圓一不留神成了老朱的同事。
田青這逼混進了革命隊伍成了學校“2+3”計劃中的害群之馬。
韓瑤老孫這群人繼續高歌猛進去了北上廣學術研究。
還有我們宿舍的劉成,考過了德福準備出國結果又鬼使神差去了大眾。
然后我還在看書,不知道能不能考得上。
這種心理壓力比以往來的更加猛烈。我原先失戀的時候覺得沒有什么比這個更痛苦了,后來才明白我失戀的時候好歹有個兄弟陪我抽煙喝酒吃飯聊天,這個時候只能你自己去獨自承受。
這個時候和家里面的聯系變得頻繁,變得開始婆婆媽媽。
念英語,把丟了四年的英語找回來。
看專業書,把那些之前從沒聽過的術語記住。
這些都還不是最難熬的,最難熬的就是沉浸在對自己未來的那種不確定感當中。
不過我很慶幸我身邊的人能拉我一把。
鵬哥一直給我減壓,其實有個學長幫你真的很有效。
研友羅有病同學也一直在和我并肩戰斗。
老師允許我上課的時候復習,幫我集中火力。
好兄弟偶爾到活動室蹭我根煙抽,陪我說說話。
其實這些事情都好小,但是在那個時候,真的好重要。
考試的前幾天拿田青的金卡去七天訂了房間,好在訂的早住的高聽不見車水馬龍的聲音。
和段段入住的那天我反而顯得不那么緊張了,晚上和段段在房間里面看政治,也是有說有笑。
晚上倒是睡不著,但也沒那么辛苦。
后來的故事,就顯得沒那么難了。
等到拿到通知書的那天,我跟我爸打了個電話。他說他要喝二兩。
我媽倒是顯得很平靜,估計和我一樣過了勁兒了。
我有一個好偉大好偉大的媽媽。
接下來的日子里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故事。
李翔去了上海滬江做了網站編輯,風生水起。
李英杰去了物流行業,留在了重慶和女朋友繼續甜蜜。
有天晚上劉成問李英杰,馬上要工作了有沒有大干一場的感覺。
我忽然覺得,我們宿舍的幾個人都好牛逼。
一轉眼就走到了畢業的時候。
重慶依舊是那么熱,人依舊是那么多。
身邊的兄弟姐妹們變得很難見到,也認識了好多新的朋友。
每天忙著寫論文寫策劃寫文案,熬夜成為習慣。
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做完,可是就要畢業了。
下次走進這個校園的時候,也就不再是我現在的這種感覺了。
原來看過一個微電影,名字叫一夢四年。
真的就是一夢四年。
四年前我什么都不懂,四年后我好像懂了點兒什么。
四年前覺得世界好他媽大,四年后才明白自己沒那么渺小。
四年前我想我愛的人應該會在這四年內出現,四年后我知道自己要做的就是keep waiting.
四年前,我們都還年輕,四年后,我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你以為這就完了么,其實還沒有。
我身邊的好多人要去天南海北過自己的生活,可是我身邊也還有很多人陪我留在重慶體會著山城的味道。
四年前重大八十周年校慶,我看到別著校徽的白發蒼蒼的老人面色凝重。
四年后該我告訴后面的人重大是個什么模樣。
其實我的重大就在虎溪,住了四年的虎溪,顯得沒那么陌生。
有時候習慣一件事情久了,就很難割舍這種情感。
當畢業季的傷感情緒開始蔓延,我的這點兒矯情似乎也就沒那么難以接受了。
要拍畢業照啦。
要畢業聚餐啦。
要畢業晚會啦。
每件事情都要加畢業這兩個字。
我們離開學校的時候,也變成了畢業生。
沒那么難以接受,可也沒那么難接受。
這個學校,這種城市,有太多我們的記憶。
還好,我還有時間,我幫你們看著重慶的變化。
等我們終于老去的時候,我們就會明白,沒誰能真正忘了這四年。
我所有的朋友們,一路順風,常回來看看。
終于寫完了,四個小時,四年。一夢四年,畢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