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總覺得文字應(yīng)該是有感而發(fā)的才好。或許它不夠華麗,略顯粗糙,但足夠真實(shí)。這篇文字是我2015年12月31日在火車上寫的,一時興起之作。愿與有緣人分享當(dāng)時的心情。
出發(fā)的前一天,她才在網(wǎng)上訂了車票。目的地是寶雞。k8157次,13點(diǎn)43分。那個距離西安只有不到兩個小時的車程。火車站二樓第四候車室,她用手機(jī)上網(wǎng)搜索著這樣的字眼“寶雞旅游攻略”,似乎這次跨年的出行有些盲目。她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住在哪里,一切都是模糊的樣子。
候車的那一個小時,她一直低著頭,手指在屏幕上來回滑動。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跳躍在眼前,頭有些暈暈的。她忽然覺察到前面隊(duì)伍的些許躁動,這才緩緩抬起了頭,自覺朝檢票口的方向望去。她把那黑色的雙肩包甩在了背上,動作熟練。
沒有幾分鐘挪到了檢票口,面無表情的檢票員,手里的鉗子用力一合,她以為原本完好的車票會有了小小的缺口。重新拿到手里,她發(fā)現(xiàn)只是在底下多了大概一厘米的裂痕,周邊也多了皺皺的紋路。她的心也隱隱跟著撕裂了一次。
穿過甬道的時候,? 她把臉轉(zhuǎn)向右邊,透過玻璃墻體看到下面的重疊交錯鐵軌。就是這樣的一條鐵軌,她抵達(dá)過期待的遠(yuǎn)方。
走下水磨石鋪就的樓梯臺階,徑直向右,一眼看到了紅色的車廂號6。她小心翼翼地尋找著,心里默念著自己的座位號,終于在車廂的最后,她看到了那個數(shù)字,117號。那是整個車廂的最后一個號碼。當(dāng)她意識到的時候,她嘴角微微上揚(yáng),會心一笑。
這是北方的冬日。? 透過車窗的玻璃,陽光溫柔地灑進(jìn)車廂,一束光不偏不倚落在她的身上,她的臉頰泛起了微紅,然后蕩漾開來。她靜靜地沐浴著那束光,細(xì)小的灰塵顆粒毫無規(guī)律地四處游走,她捕捉到了這一幕。她總是對被人忽視的事物產(chǎn)生興趣。比如那搖曳在枝頭的枯葉,綻放在田野里的野菊……
沒過幾分鐘,火車就緩緩動了起來。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她還沒有想好怎樣打發(fā)。
她微微向右側(cè)臉,隔著過道靠窗的位置,一個男生插著耳機(jī),眼睛一直盯著窗外,眼神堅(jiān)定而迷離。她覺得那樣的沉靜氣質(zhì)是令人著迷的。他大概想些什么呢。她無從知曉。
整個車廂,她聽不到任何的嘈雜。在她的記憶中,車廂常常是躁動的,充斥著混雜的各種聲響,鮮有安靜的時光。火車和鐵軌不斷接觸摩擦,咚~咚~咚,如同人的心跳,有著鮮明的節(jié)奏。她的心跟著起起伏伏,漸漸走遠(yuǎn)……
15點(diǎn)53分,一聲長長的鳴笛,代表一曲音樂的休止,火車停了下來。她雙手插在上衣的口袋,夾雜在陌生的人群中,大步朝著出口邁去。
站口不遠(yuǎn),一個中年便警坐著,似乎有些百無聊賴。她向他打聽汽車西站。他熱心說明乘車的路徑。沿著環(huán)形的臺階下去,繞過眼前的圓形建筑,走到那條主干道上,朝右不遠(yuǎn)處有一個公交站牌。那里有7路車途經(jīng)汽車西站。
初來乍到,她感受到這個城市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