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冰的書,看的汪洋恣肆,掩卷長嘆,感覺看的是俠客傳,那種一瓶酒一把劍就能浪蕩江湖然后還能路遇各種奇人異事的俠客,我輩凡人也旅行,也流浪,但是總沒有那種瀟灑勁兒,畢竟你還得計算花銷 ,你還得安排工作,一沾上這些,好像怎么看都是俗氣比人的。所以對于大冰的生活方式,只能是羨慕并且嘆息。
然而這兩天剛好看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講的是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的小生活,也有柴米油鹽、也有驚心動魄、也有惡鄰,也有好友,這仿佛才是真是的生活畫卷,在柴米油鹽中也能有大歡喜的人才是真的豁達(dá)的人吧。
三毛原名陳懋平,后來因為不會寫懋字索性把把自己名字改成了陳平,看來她與眾不同的性格在小時候就有了。也經(jīng)歷過幾次感情的挫敗,最后和西班牙人荷西結(jié)婚,并居住在撒哈拉,《撒哈拉的故事》將的就是在撒哈拉這段時間發(fā)生的故事。
撒哈拉物質(zhì)條件匱乏。兩人花大錢租了一座房子,然后利用各種廢材料裝飾房子 。三毛撿來裝棺材的木箱做家具,撿來水瓶做花瓶,于是家越來越漂亮,后來每個人都想來看看這座整個小鎮(zhèn)最好看的房子。我想,讓三毛有這長久熱情的正是對生活的熱愛吧,所以看著自己的家在自己手上越來越豐滿,一定讓她很自豪吧。
有的人能夠苦中作樂,三毛大概不是這樣的人,因為她本來就是把生活當(dāng)做一件樂事。小小的粉絲她說是凍住的春雨和尼龍線,紫菜她說是復(fù)寫紙,僅僅是吃飯這樣的小事她都能得到大大的快樂,不知道為什么我們的生活明明比她們更富足,卻為什么卻要經(jīng)常嘆氣呢。
這本書中除了有趣的日常外,最讓我感動的就是三毛和荷西兩個人的感情了。記得幾年前第一次聽說這本書就是一個女孩子給我講的,我還記得她講到三毛和荷西的愛情眼睛里星星閃耀的樣子。
又一次三毛和荷西開車出去,可是荷西掉進(jìn)了沼澤,索性 荷西攀住了一塊石頭不至于馬上死亡,可是車上沒有繩子,而撒哈拉的晚上凍澈入骨,如果等到天亮,荷西一定已經(jīng)死了。這時候來了一輛車,本來以為得救了,結(jié)果車上的不是什么好人,對三毛有非禮想法,好不容易三毛才甩掉三人。但是可憐的三毛還是得選擇,是看著荷西死去還是去搬救兵尋找一線希望,正在她哭著準(zhǔn)備開走車子時,突然想到了辦法:用做點和輪胎架起一座橋。最終救上了荷西,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峰回路轉(zhuǎn),最后兩個人都累得要死了。荷西說:“下次還來嗎?”三毛:“當(dāng)然。”
三毛和荷西的愛情一開始并不熾烈,只不過三毛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受了愛情的傷恰好荷西愿意提供一個溫暖的懷抱,只是柴米油鹽的小日子不但沒有消磨掉兩人感情的熱度 ,反而讓他們的愛情越來越醇厚。后來荷西死于意外,三毛一生都未能走出悲痛。
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到悲傷和苦寂,如果你對愛情失望了,那就讀讀三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