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968年,“印第安納波利斯號”艦長麥克維先生又一次打開一封詛咒信時,他苦笑著拿起了自己的左輪手槍,也許,朝自己的腦袋來一槍,也許這才是對了無生趣的生活最大的寬恕。他信念奔潰,槍聲之后,美帝海軍二戰中最大的背鍋事件暫時得以沉寂下去。
? ? ? 1945年8月15日,報紙大幅報道日本投降的新聞,同時,也刊登了一則消息,報道說海軍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沉沒,未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同時,艦長麥克維先生被送上了軍事法庭,他的罪名是在這個國家參戰期間使這艘巡洋艦“承擔風險”。
? ? ?如果將時間撥回7月15日,“印地”接受了一項絕密命令——運送原子彈裝配所需的零組件及核燃料前往天寧島,那里擁有可飛抵日本本州的B29所需的跑道,正是它運送的原子彈,后來在廣島和長崎揚起了人類史上最美的蘑菇云。由于任務特殊性,“印地”于7月15日離開舊金山,19日抵達珍珠港,26日在沒有護航的情況下抵達天寧島。在將那批絕密貨物送到天寧島后,7月28日,“印地”在沒有護航的情況下趕奔萊特灣。7月30日上午,在距離軍艦不遠處,一艘日本伊-58號大型潛艇悄悄伸出了潛望鏡,“印地”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日軍的極好目標。午夜時分,隨著日本艇長橋本以行一聲令下,伊-58前后射出六枚魚雷,其中倆枚魚雷準確命中“印地”,伴隨著兩聲巨響,“印地”劇烈爆炸,火光熊熊。僅僅12分鐘后,“印地”翻覆并沉沒。約300名艦員當場陣亡,近900人落水,由于沒有被及時發現,幸存者不得不在接下來的近5天時間里,和暴曬,海水以及成群嗜血成性的鯊魚搏斗,大片的海水被染成了血紅色……
? ? ? 只到四天后的一架偵察機,偶然發現了他們,三艘美軍驅逐艦和兩艘其他艦只迅速趕來營救。此后美軍動用了所有空中和海面救援隊伍,在附近海域仔細搜尋生還者。到8月8日救援行動結束時,隨著一場大規模的營救行動結束,近1/4船員——317人幸存下來。
? ? ? ?因“印地”是一艘巡洋艦,本身并未裝備聲納或水聽器,艦長麥克維曾向上級要求驅逐艦護航,但指揮部認為沒有必要;“印地”曾發出的至少三條SOS求救信號,被不同的海軍單位接收到,但都沒有引起重視;而且,在相同海域,僅僅幾天前也有一艘驅逐艦被潛艇伏擊,但海軍指揮部并未將風險告知麥克維先生,未安排理所應當的護航船只。可憐的麥克維先生就這樣被送上了軍事法庭,十幾年后,一本暢銷書出版,這本名為《棄船!》的書籍,講所有的黑鍋甩給了艦長麥克維。你能說,這不是上層的意愿嗎?
? ? ?因承擔了絕密的運送原子彈任務,掩人耳目的需要,他孤身一艦從舊金山抵達天寧島,又因自身的8寸火炮,當局又調遣他前往萊特灣,連給其護航的待遇都不曾給。想想他們在海水中的幾天幾夜,可還會再發出抱怨之聲!“匹夫無罪,懷璧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