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茜
在2016年6月15日的“崎峻軍史周刊”第3期推文中,刊載了日本海軍大和級戰列艦“武藏”號于2015年3月在錫布延海被發現的全過程及殘骸解析。此文之后,有許多讀者表示非常有興趣了解錫布延海戰的過程,現推出這篇文章以饗讀者。
1?兵力失衡
為了擊退突破“絕對國防圈”并逼近日本本土的美軍艦隊,日本海軍于1944年10月12日至16日發動了臺灣??諔穑哲娡度氲陌痘娇毡墒芰司薮蟮膿p失。不過,日軍夸大戰果,稱其擊沉了美軍19艘艦只,實際美軍只有2艘重巡受損。
不久之后,美軍發起了攻打萊特島的“國王二號”行動,日軍認為這是“受傷的美軍艦隊殘余”發動的進攻,決定以“捷一號”反擊作戰迎擊美軍。此次作戰的計劃要點,簡單來說就是以水面戰艦部隊為主力攻打美軍進攻艦隊,然后再投入陸軍上陸,殲滅海上補給線被切斷的美軍登陸部隊。
在“捷一號”作戰中扮演主力的,是擁有大型新銳戰列艦“武藏”與“大和”號的栗田健男中將率領的栗田艦隊。而小澤治三郎中將率領的小澤艦隊擔負起佯動任務,以牽制美方的攻擊,幫助栗田艦隊達成最終目標。日軍如此安排實屬不得已,作為航空機動部隊的小澤艦隊本應是海戰的主角,但是日本海軍的艦載機和有經驗的飛行員此時已經幾乎損失殆盡,再沒有多余的航母作為栗田艦隊的航空護衛。另外,日軍判斷相對水面戰艦部隊,美軍會優先攻擊航母機動部隊,所以為了達成最終目的,日軍就將航母機動部隊投入到了佯動任務,而擔任主攻的栗田艦隊將沒有哪怕是一架飛機進行護航。
10月22日8時,在旗艦“愛宕”號重巡洋艦的帶領下,栗田艦隊從文萊拔錨。上至栗田下至水兵,均換上了全白的防暑軍服,白色的戰斗帽、白色的短袖襯衫、白色的長褲以及白色的帆布鞋。出港后,栗田將艦隊分成第一部隊與第二部隊,兩者間隔約6000米,航速均為18節,并以對潛警戒的之字運動前行。到了太平洋戰爭后期,所有的一切都對日本不利,由于美軍潛艇的橫行,一旦出海,日本艦隊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若是到達可能會遭到伏擊的海域,尤為需要提高警惕。此次栗田艦隊的驅逐艦并不多,在即將駛入航路第一關口的婆羅洲灣口時,“提高反潛警戒”的命令便多次在隊內傳達。
22日下午,“能代”號輕巡洋艦與“高雄”號重巡洋艦相繼發來“發現美軍潛望鏡”的報告。但都是誤報,所謂的“美軍潛望鏡”不過是漂流物。17時過后,日本本土的大和田海軍通信隊給栗田艦隊發來電報,稱他們截獲一通電報,美軍潛艇正從巴拉望島西方海面出發。又過了1小時,先行于艦隊之前負責對潛警戒的第901海軍航空隊的九六式陸攻報告發現美軍潛艇。晚21時,“矢矧”號輕巡洋艦的水測員探聽到像是魚雷行駛的聲音,立即發射了告急的紅色信號彈。于是,栗田艦隊按照事先的約定,一齊向左轉向實施緊急回避運動,結果這又是一次誤報。
可見日本海軍對于美軍潛艇已經到了神經質的地步。23時,栗田判斷美軍潛艇在多云且沒有月光的暗夜難以進行雷擊,又出于節省燃油以及即將接近巴拉望海峽的理由,命令艦隊的航速降到16節,也停止了之字運動。
2?伺機而動的美國海狼
正所謂越怕什么越來什么。23日0時,栗田艦隊從南口進入這次出擊的第二關口——巴拉望海峽。巴拉望海峽東面是巴拉望島,西面是新南群島(現在的南沙群島),這一帶暗礁遍布,可安全航行水面為一條全長約550千米、寬46~55千米的狹窄海峽,一旦有緊急情況,也難以實施之字運動。對于栗田艦隊來說,巴拉望海峽成了他們的第一個煉獄。
于10月3日從比亞克島附近的密奧斯溫地島(Mios Woendi)出動以來,美軍的“海鯽”號(USS Darter SS-227)與“鰷魚”號(USS Dace SS-247)潛艇一直從事破交任務,這會剛好在巴拉望海峽執行警戒任務。指揮官是“海鯽”號的艇長戴維·麥克林托克中校(David H. McClintock)。
23日1時,“海鯽”號和“鰷魚”號浮出海面,麥克林托克中校通過TBS(一種短距離無線電話)與“鰷魚”號艇長布萊登·克拉格特中校(Bladen D. Claggett)通話,商議今后的行動計劃。這時,“海鯽”號的雷達兵大叫了起來:“雷達捕獲!范圍標定!云狀光點!”麥克林托克中校放下TBS立即跑向雷達控制臺,站在雷達兵的的身后探頭看雷達熒光屏。只見熒光屏最大探測距離的12海里線上,每次掃描都會出現像云狀的無數閃光點。沒錯,這表示那有很多艦船。
“艇長,如果是運輸船隊的話速度過快。會不會是敵人的戰艦部隊?”雷達兵一面嚼著提神的口香糖一面詢問。“嗯,看來是這樣?!丙溈肆滞锌酥行;卮鸷笈郎现笓]塔,搶過值班長手中的擴音器大聲叫喚同樣爬上指揮塔的克拉格特。當時是1時17分。
“喂,布雷登,我這的雷達搜到了日本的大艦隊!現在我帶你去探個究竟?!丙溈肆滞锌酥行Uf。“真的嗎?我這的雷達還沒有修好。拜托了!”克拉格特在另一個指揮塔回應。當時“鰷魚”號的SJ雷達正好在修理中。在直到修好的30分鐘期間,“鰷魚”號一面接收“海鯽”號發來的報告一面隨行。
隱密性關乎潛艇的生命。美軍潛艇部隊非常重視無線靜默,即使發現敵人通常也是繼續監視,在得到證實之前不會輕易報告。麥克林托克中校也嚴格遵守這一規定,在經過證實后,向其上級的第71特混艦隊司令拉爾夫·克里斯汀少將發送緊急電報:“在巴拉旺海峽發現日本大艦隊。根據其路線推斷,該艦隊是前往萊特島方向”。
“愛宕”號截獲了這封電報。不過,栗田艦隊除了加強反潛警戒以外并沒有采取其他特別的行動。
自從咬上栗田艦隊以來,麥克林托克通過TBS頻繁的與克拉格特做行動上的調整?!拔覀円?9節的航速搶在日本艦隊之前占據射擊點,黎明時就發射。我想你那邊也用雷達確認了,日本艦隊為兩列縱隊,我襲擊左列,你襲擊右列。”
為避免被日軍發現,“鰷魚”號等兩艘潛艇轉入潛航繼續跟蹤,當時是6時17分,仍然黑暗的光線勉強能夠從潛望鏡看到栗田艦隊。
3?兩死一傷
就在兩艘美軍潛艇做好魚雷發射準備即將發起攻擊的時候,幸運女神向這兩艘潛艇露出了微笑。栗田在比平常要早的5時30分下令增速至18節并進行之字運動,由于方向的改變,栗田艦隊那防備薄弱的側面船腹剛好暴露在兩艇美軍潛艇的面前。麥克林托克沒有錯過這個絕佳的機會,6時32分下令攻擊。
麥克林托克有些著急,本來應該瞄準后方更大的獵物——日本戰列艦,卻先攻擊了前導艦。但是,歪打正著,這艘前導艦正是栗田的旗艦“愛宕”號。前部魚雷發射管呈扇形發射了6枚魚雷的“海鯽”號在確認戰果之前向左急調頭。調整好位置后,又用后部的魚雷發射管向跟在前導艦后面的第二艘軍艦發射了4枚魚雷。
“愛宕”號隨即被“海鯽”號射出的4枚魚雷擊中,分別是第一主炮塔下部、艦橋前部下部、中部魚雷發射管艙下部以及第五主炮塔下部的右舷側。“右滿舵!”在第一枚魚雷命中的瞬間,伴隨著巨大的爆炸聲中,艦長荒木傳大佐大聲叫喚。然后在轉舵之時,又相繼命中了3枚魚雷,僅僅避過了2枚?!皭坼础碧栂蛴蚁蟽A斜8度后就停了下來,不過,此艦和栗田是幸運的。通常來說,即便是重巡洋艦級的軍艦,一次被4枚魚雷擊中的命運就是立即爆沉。“愛宕”號雖然第一和第五主炮塔下部中雷,但是沒有引爆彈藥庫。中雷后,“愛宕”號的乘員立即給艦上排水,同時向左舷注水,但是傾斜角度非但沒有恢復,反而從18度一下劇增至23度。由于不能在該艦上繼續指揮艦隊,栗田下令更換旗艦。
但是,“愛宕”號的傾斜過快,前來接艦隊司令部轉乘的驅逐艦“岸波”號無法靠近。這時“愛宕”號的傾斜角度已達30度,艦載舟艇也無法使用。無奈之下,栗田等艦隊司令部成員只能下到漂浮著從“愛宕”號泄漏的重油的海面游到“岸波”號。不久,“愛宕”號沉沒,離命中魚雷僅20分鐘,360名乘員戰死。
看到“愛宕”號中雷,后方的“高雄”號艦長小野田捨次郎大佐立即下令右滿舵。不久,即看到2條白色航跡擦著艦首的前端劃過。本以為躲了一劫,沒想到右舷的中部魚雷發射艙下部與后甲板下部連續中雷。巨大的爆炸聲再次回蕩在天剛亮的海上?!案咝邸碧栐凇皭坼础碧栔欣?分鐘后也被魚雷擊中,隨即向右舷傾斜10度,但經全體乘員全力排水與左舷注水,船體成功復元。盡管33人戰死,31人負傷,2根螺旋槳內軸斷裂以及所有的舵損壞,不過“高雄”號暫時躲過了沉沒的命運。
不過,日本艦隊的厄運還未結束。6時54分,通過潛望鏡確認了“海鯽”號戰果的“鰷魚”號通過前部發射管發射了6枚魚雷,射向一艘艦種不明,但艦影類似戰列艦的日本軍艦。其實“鰷魚”號攻擊的這個目標并不是其以為的戰列艦,而是重巡洋艦“摩耶”號。數十秒后,“摩耶”號的艦首錨鎖倉庫、第一主炮塔下部、七號鍋爐艙以及后部輪機艙的左舷側就各中一雷。中雷沒多久,“摩耶”號就向左舷發生大傾斜,8分鐘后其身影就從海上徹底消失了。
“摩耶”號被魚雷擊中前,全體人員正在執行更換戰斗服的命令,因此平時不開放的多扇防水門被打開,這直接導致了在中雷后海水侵入的速度過快而無法將防水門關上。再加上第一主炮塔下部被直接命中,與“愛宕”號不同的是,“摩耶”號的主炮彈藥庫被引爆發生了大爆炸,從而進一步加速了沉沒的速度。盡管在中雷后不久,“摩耶”號艦長大江覽治大佐就從船體傾斜度判斷沉沒無可避免,在第一時間下令全員棄艦,所以雖然最終該艦包括艦長在內有336人戰死,但由于艦長及時下令棄艦,還是使得769名艦員逃脫了隨艦同沉的命運。而在戰死的乘員中,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的孫子東鄉良一少尉也在其中。
就這樣,栗田艦隊還未與美軍主力艦隊正式會面,就一舉損失了3艘(2沉1傷)寶貴的高雄級重巡洋艦。負傷的“高雄”號在緊急修理后,由“長波”號、“朝霜”號驅逐艦和“鵯”號魚雷艇護衛于10月25日折返婆羅洲。
10月23日16時23分,臨時轉移到“岸波”號驅逐艦的栗田艦隊司令部又再次轉移到宇垣纏中將乘坐的第一戰隊旗艦“大和”號,在艦上升起了將旗。在作戰開始之前,栗田艦隊的參謀長小柳富次少將曾提出將旗艦改為通信能力良好以及防御能力強的大和級戰列艦(尤指“武藏”號),但聯合艦隊以理由不充分未予通過。而在“愛宕”號被擊沉后才實現了小柳少將的愿望。
雖然擊沉了“摩耶”和“愛宕”號,但“海鯽”和“鰷魚”號潛艇仍不想放過受傷的“高雄”號,繼續跟蹤,伺機再次發起攻擊。不過這次幸運女神似乎不太給面子了。24日,跟蹤“高雄”號的“海鯽”號由于迷航在巴拉望海峽孟買淺灘擱淺,經過多次嘗試后均無法離礁,艇長只能下令將所有機密文件燒毀,并將重要兵器破壞,然后全員轉移至“鰷魚”號上,再將“海鯽”號引爆。第一次引爆之后,“海鯽”號沒能完全破壞,于是“鰷魚”號又向“海鯽”號發射了魚雷并加以炮擊,但是最終也未能將其充分破壞,只能匆匆離去。不久后,日軍發現了殘破的“海鯽”號,并對其進行了實地調查。
4?布 網
10月23日6時20分,美國海軍第3艦隊旗艦“新澤西”號戰列艦的旗艦描跡室接到克里斯汀少將發來發現栗田艦隊的緊急電報。之后,美軍稱栗田艦隊為“中央部隊”,稱之后出現的小澤艦隊為“北方部隊”,西村艦隊與志摩艦隊統稱為“南方部隊”。
第3艦隊司令是威廉·哈爾西上將,因作風勇猛獲綽號“蠻?!薄_@一日他和往常一樣,經過2個小時左右的短暫休息后在5時起床,然后沐浴更衣,接著吃早餐,今天他的菲律賓仆人給他準備了十分簡單的早餐,只有炒蛋和咖啡。每有與日軍艦隊作戰的時候,他通常希望給他的旗艦是比航母更能抵御敵機攻擊的戰列艦,結果,他獲得了最新式的艾奧瓦級戰列艦“新澤西”號,正巧他又出生于艾奧瓦州的新澤西,因而此艦深得其心。
當時旗艦描跡室爆發流行性感冒,多數軍官患病,那些剛患上的和剛治好的人眼底泛著紅血絲,不停的咳嗽,還流著鼻涕。雖然情況很糟,這些軍們仍在哈爾西帶領下開始分析克里斯汀發來的緊急電報。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國開始了征兵和動員工作,在海軍方面,大量的預備見習軍官分配到各部門。最初,許多從印第安納波利斯海軍軍官學校出來的海軍上層軍官輕視這些預備士官,認為他們是“外行人”,但沒多久,他們就知道這個看法大錯特錯。特別是那些受到美國最高教育如常春藤盟校等一流大學教育的見習軍官們,在分析力、推理能力以及關聯知識范圍廣等方面,有不少人已經超越了視野狹窄而且思想頑固的印第安納波利斯人。因此,哈爾西也本著人材第一的原則挑選了許多預備見習軍官加入到他的參謀團隊中。
克里斯汀發來的電報中表示日本艦隊有11艘各種艦只,其中包含3艘戰列艦,但沒有提及航母。也就是說這支艦隊不是航空機動部隊,這究竟意味著什么呢?
10時過后,第7艦隊司令托馬斯·金凱德中將從位于萊特灣的旗艦——兩棲登陸作戰指揮艦“瓦沙奇”號給西南太平洋方面盟軍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海軍作戰部部長歐內斯特·金上將、太平洋方面盟軍最高司令官切斯特·尼米茲上將以及哈爾西送去了分析結果。
這個結果認為,此日本艦隊是一支補給運輸部隊,相當于之前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時日本海軍利用驅逐艦部隊進行運輸作戰的“東京快車”的菲律賓版,不過規模更大而已。孤立的菲律賓比瓜島需要更多的補給品,與此相應的,艦隊規模變得更大一點也不奇怪。
然而,參謀們對此有不同的見解。威廉·萊利少將認為:“日本艦隊的目的在于襲擊在萊特灣卸下物資的運輸船隊,一旦補給跟不上,我們的登陸部隊很快就會失去戰斗力。”實際上,這正是日軍的目的。
另外,參謀長羅伯特·卡尼少將的意見從大局來看也接近日軍真正的目的。他認為:“日本海軍很可能用其手中最后的兵力進行一次大賭搏,就是投入所有的艦只與我們挑起決戰。”
當然,也有支持菲律賓版“東京快車”說法的人,帶頭的正是哈爾西本人。哈爾西認為,在如今的局勢下,再也沒有哪個人會蠢到在沒有航空保護下將如此大規模的水上戰斗艦部隊給推上戰場。不過,如果目的是運輸補給的話,沒有派出航母倒是合情合理。即使如此,由航母機動部隊間接掩護也并非不可能,如果是這樣,那么日軍的航母在哪呢?
正是有著如此推測的哈爾西在之后上了日軍佯動部隊的當。不過在此之前,他相信他手下的航母部隊會順利的收拾日本艦隊。
由于長時間的連續激戰,美軍飛行員已出現明顯的疲態,為此,哈爾西令屬下的4個航母特混大隊中的2個退到烏利西環礁進行補給和休整,但之后僅讓喬治·麥凱恩少將的第38.1航母特混大隊前往烏利西環礁,而留下拉爾夫·戴維森少將的第38.4航母特混大隊。
接著,哈爾西將在北面呂宋島東方的弗雷德里克·謝爾曼少將的第38.3航母特混大隊、中部圣貝納迪諾海峽東部的杰拉德·波根少將的第38.2航母特混大隊以及最南端蘇里高海峽附近的第38.4航母特混大隊縱向并列配置在菲律賓群島東岸沿海,警備從北方或西方出現的日軍艦隊。另外,金凱德的第7艦隊也在萊特島以東至薩馬島以東的海面擺下戰陣。
5?攻擊!重復一次,攻擊!
10月24日凌晨,哈爾西的偵察機出動。美軍技術先進,偵察機與艦隊的聯絡已經實現語音通話,各偵察機的報告通過擴音器直接播放。哈爾西和他的參謀團就擠在旗艦描跡室收聽偵察員的報告。
“宿務島上空一帶多云,視界受限看不到任何物體。是否需要下降到云下繼續偵察?”這時,一架F6F“地獄貓”的飛行員傳回報告與詢問。
“雷達仍沒有反應。繼續搜索。”一架備有機上雷達的SB2C“地獄俯沖者”艦載轟炸機進行報告。
8時20分,擴音器傳來一個因緊張而幾乎變樣的聲音:“我發現了!發現了!”這個聲音來自駕駛一架第29艦載戰斗機中隊的“地獄貓”,隸屬第38.2航母特混大隊輕型航母“卡伯特”號。
“敵艦隊正在民都洛島海域東進!全是大獵物!”這架“地獄貓”的飛行員繼續尖聲報告。
這個報告令旗艦描跡室的在座各位瞬間停止了呼吸。不知道誰輕聲說了一句:“全是大獵物???”
2分鐘后,第38.2航母特混大隊的旗艦“勇猛”號航母(USS Intrepid)上出動的第18艦載轟炸機中隊(VB-18)的一架“地獄俯沖者”也出聲了。該機上的小馬克·埃斯利克少校(Lieutenant Commander Mark Eslick, Jr.)以清晰明了且冷靜的聲音進行報告:“敵人為大艦隊,正在民都洛島南海域向東航行。有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8艘以及13艘驅逐艦?!?/p>
聽后,參謀團開始議論起來?!笆裁矗坑?艘戰列艦?共計25艘?如此大規模的‘東京快車’可是聞所未聞!”
比較之前潛艇的報告,這次發現的艦隊數量竟多出了14艘(栗田艦隊在此時有28艘大小艦只,含5艘戰列艦)而且沒有航母。日軍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非常好。在以往的海戰史中,沒有一次偵察報告能像今日如此正確、詳細,而且還如此的迅速。真得好好感謝偵察機的飛行員們如此完美的完成了工作?!笨釁⒅\長向在座的參謀團如是說。
在聽取報告后,哈爾西一秒鐘也沒耽擱,立即抓過TBS下達命令,時為8時37分。“攻擊!重復一次,攻擊!祝你們好運!”
各航母特混大隊隸屬以航母“列克星敦”號為旗艦、馬克·米切爾中將為司令的第38特混艦隊。按正規流程,哈爾西需要先將命令傳達給米切爾中將,然后再由米切爾中將向各航母特混大隊下命令。但這次為了節約時間,哈爾西直接下達了命令。如果拘泥于面子或制度中轉命令,只會浪費時間或者錯過最佳戰機,這些都是在以往獲得的教訓。
8時46分,哈爾西又把前往烏利西環礁休整的第38.1特混大隊給叫了回來。
6?錫布延海上飛舞的海雕
10時27分,隸屬“勇猛”號航母第18航母艦載機大隊(CVG-18)的11架F6F“地獄貓”戰斗機、12架SB2C-3“地獄俯沖者”俯沖轟炸機以及8架TBM-1C“復仇者”魚雷機組成的第一攻擊波第一批編隊飛到了栗田艦隊上空。埃斯利克少校首先看到了兩個前后相離約12千米的環形陣。隸屬第一戰隊的巨型戰列艦都在前方的環形陣中,“武藏”號在“大和”號右后方約2000米的位置。
在此次出擊之前,只有“武藏”號在新加坡以南的林加延錨地用新加坡工廠寄來的油漆重新刷了一遍船體。這次涂刷的顏色為銀白色,據說是為了吸引美軍注意力而故意為之。從結果來說,其目的達到了。
埃利斯克少校先確認了栗田艦隊的全貌,特別仔細觀察了前方環形陣:兩艘像是日本海軍的新型巨型戰列艦拖著白色的尾跡以23節航速行駛。其中一艘位于環形陣中央,難以發動進攻,而另一艘則在內環后方行駛,比較容易攻擊,而且,似乎沒有護航飛機。
根據上述情況,埃利斯克少校迅速構思了攻擊計劃,隨即向編隊各機下令:“主要攻擊目標為環形陣右外側的大型艦,為了避開敵人的防空火炮,給我全方位同時進攻!由于敵人沒有護航飛機,首先由戰斗機中隊進行機槍掃射,轟炸機中隊同時進行俯沖轟炸,在第二輪機槍掃射時,魚雷機中隊實施雷擊?!?/p>
埃利斯克的命令下達后,VB-18中隊長喬治·蓋斯奎爾少校(George D. Ghesquiere)向其手下的各機招呼了一聲:“各位,干吧!”
栗田艦隊的防空火炮已經打響,艦隊的上空織起了彈幕網。但美機極少中彈,有實戰經驗的美機飛行員毫無畏懼的向目標沖去。首先,飛行速度極快的“地獄貓”們降至超低空開始了機槍掃射,6挺12.7毫米口徑機槍噴射彈雨密集的席卷“武藏”號表面。機槍彈對于皮糙肉厚的“武藏”號同搔癢一般,但對甲板上的高射機槍和高射炮手來說卻比轟炸和雷擊更可怕,許多炮手紛紛中彈倒下,直接招致防空火力的下降。
與此同時,“俯沖地獄者”的飛行員們一面用余光看著“地獄貓”的機槍掃射,一面輪番進入俯沖,相續投下1000磅炸彈。彈種有穿甲彈、半穿甲彈和高爆彈,三者混合使用。穿甲彈主要破壞主裝甲和主炮塔,半穿甲彈主要破壞副炮與高射炮、上部構造物與艦橋等輕裝甲物,高爆彈的目的與機槍掃射一樣,為殺傷有生力量。
在第一輪機槍掃射與俯沖轟炸壓制了敵艦防空火炮的威力后,由于飛行速度緩慢而極易成為防空武器靶子的“復仇者”魚雷機也編好了隊形,在勞埃德·范·安特衛普少校(Lloyd W. Van Antwerp,VT-18中隊長)的帶領下從低空進入,開始實施雷擊。
在“勇猛”號艦載機率先發起的第一波攻勢接近尾聲的10時50分,“卡伯特”號航母所載第29輕型航母艦載機大隊(CVLG-29)的8架“地獄貓”和5架“復仇者”也飛到了,它們在歐文·麥克弗森少校(Irvin H. McPherson,VT-29中隊長)的指揮下組成了第一攻擊波第二批編隊,與第一批編隊共同攻擊敵艦。
在第一攻擊波中,有4枚航空炸彈在“武藏”號戰列艦的兩舷形成近失,1枚炸彈擊中了其1號主炮塔的頂部,但被裝甲板彈飛到海里。另外有1枚魚雷命中了“武藏”號的右舷中部,致使其向右舷傾斜5.5度,但是經過注水復元之后,恢復到右傾1度。
第一攻擊波結束之后不到一個小時,12時07分,“勇猛”號航母出動的10架“地獄貓”、12架“地獄俯沖者”及9架“復仇者”組成的第二攻擊波又到來了。此時埃利斯克少校仍留在栗田艦隊的上空,負責第二攻擊波的編隊指揮。之前“武藏”號由于主炮方位盤發生故障,其460毫米主炮未能以三式彈對美軍的第一攻擊波進行反擊,而在美軍第二攻擊波來襲時,其各主炮分別發射了1發三式彈,共計9發,擊落了3架“地獄俯沖者”和1架“復仇者”,另有3架“地獄俯沖者”中彈受傷。在這一波攻擊中,“武藏”又被2枚航空炸彈分別直接命中艦艏和煙囪附近,左舷中了3枚魚雷,右舷則中了1枚魚雷。另外還有5枚航空炸彈在1號主炮塔的兩舷形成近失,其中1枚近失彈的彈片打進了1號主炮塔中,引爆了已經裝填好的炮彈,從而將整座炮塔炸毀。同時在這次攻擊中,“武藏”號的一具推進器還受損,而由于左舷被命中3枚魚雷,大量的海水涌入使得它從原來的向右舷傾斜變成向左舷傾斜,再次經過注水復元,左傾度復元至只有1度,但進水過多使得艦艏下沉了近2米。
此時,“武藏”號的航速被迫降低到了22節,漸漸落后于艦隊,栗田中將于是下令各艦也將航速降至22節,保證“武藏”號能夠跟上。
又過了一小時,13時25分,由“列克星敦”號航母所載第19航母艦載機大隊(CVG-19)派出的8架“地獄貓”、10架“地獄俯沖者”及16架“復仇者”組成的第三攻擊波飛抵。這時美軍已經確認日本艦隊沒有任何飛機護航,“地獄貓”如入無人之境更加瘋狂的進行機槍掃射。還有部分“復仇者”取下魚雷換裝4枚500磅高爆彈進行小角度俯沖,壓制日艦的防空火器。為抵御美機攻擊,“武藏”號在這一波用主炮發射了28發三式彈,但被無奈沒有友機的掩護,仍有多處命中炸彈和魚雷,艦艏進一步下沉近2米,速度也降至20節,不得不脫離環形陣。
14時20分,由第38.3航母特混大隊旗艦“埃塞克斯”號航母所載第15航母艦載機大隊(CVG-15)的8架“地獄貓”、10架“地獄俯沖者”以及16架“復仇者”組成的第四攻擊攻擊波飛到了栗田艦隊上空。這次“武藏”號比較幸運,因為落伍于大艦隊之后,所以沒有遭受這一波攻擊。美機集中攻擊了“長門”和“大和”號,同時驚奇地發現“武藏”號還浮在水面上,并且還在航行著。
不過,“武藏”號命中注定要死在今天,就在“埃塞克斯”號艦載機對日軍大艦隊編隊的攻擊結束之前,來自第38.4航母特混大隊“企業”號航母和第38.4航母特混大隊“富蘭克林”號航母的8架“地獄貓”、12架“地獄俯沖者”和8架“復仇者”組成的第五攻擊波殺到,集中攻擊落伍的“武藏”號。再接著,美軍的第六攻擊波編隊也趕到了。此編隊為多艘航母的艦載機混合編隊。首先,15時15分,第38.4航母特混大隊“企業”號航母派出的16架“地獄貓”、9架“地獄俯沖者”和8架“復仇者”臨空。10分鐘后,第38.4航母特混大隊“富蘭克林”號航母派出的12架“地獄貓”、12架“地獄俯沖者”及10架“復仇者”飛到。又過了5分鐘,“勇猛”號的第三輪編隊——15架“地獄貓”、12架“地獄俯沖者”及3架“復仇者”也來了,一同飛來的還有“卡伯特”號的第二輪編隊——8架“地獄貓”和3架“復仇者”。由此,美軍的第六攻擊波編隊飛機總數高達108架,其中約有半數是集中攻擊落伍的“武藏”號。
早已滿身創痍的“武藏”號于15時30分蒙受了更大的損害。美軍俯沖轟炸機投下的1枚炸彈直接命中第一艦橋與作戰室,結果,艦長豬口敏平少將身負重傷,航海長假屋實大佐、高射長廣瀨榮助少佐等近80名艦橋要員戰死或負傷,令“武藏”號暫時失去了防空與操艦的指揮能力。
7?“武藏”沉沒
由于受到美軍艦載機約270架次達六波之多的連續攻擊,讓沒有友機護航的栗田健男中將害怕,他甚至想到欺騙美軍,決定暫時命令艦隊折返,向西避退。
監視栗田艦隊行動的美軍偵察機將這一情況報告給波根少將,波根少將立即通過TBS告知哈爾西:“我這的偵察員看到中央部隊向西折返了?!?/p>
當波根少將的聲音從坦諾依擴音器傳出的時候,旗艦描跡室一陣沸騰。“太好了!我們將他們打跑了!”打了勝仗再加上得知其他日本艦隊(小澤艦隊與西村艦隊)的出沒,哈爾西與他的參謀團被栗田簡單的“詭計”給騙住了。他沒想到的是,栗田艦隊不久又折回來,前往萊特島。
滿身是傷的“武藏”號未能追隨向西折返的栗田艦隊,被留了下來。根據統計,“武藏”號從上午到下午一共被17發炸彈和20枚魚雷(其中2枚沒有爆炸)直接命中,另承受了近失彈18發(關于這個數量有多種說法),創下了世界戰列艦史上中彈中雷最多的記錄。現在的它經全體乘員全力搶救,只是勉強漂浮在錫布延海上,沉沒也只是個時間問題了。最終,身負重傷的豬口艦長下達了全員離艦的命令。夜里19時35分,日本海軍引以為傲的大和級戰列艦二號艦“武藏”號向左舷傾覆,沒入海中。全體艦員2399人中有1023人隨艦同沉,含豬口艦長在內。
錫布延海戰是一場典型的軍艦對抗飛機的戰斗,日本海軍艦隊完全沒有飛機的掩護,而美軍從始至終也只派出了飛機,并未出動戰列艦級別的軍艦與日軍軍艦對射。而在美軍如此猛烈的空襲之下,日軍最終也只損失了“武藏”號一艘軍艦,其他軍艦中,“妙高”重巡、“清霜”和“藤波”號驅逐艦中度受創;戰列艦“大和”與“長門”號、重巡洋艦“利根”號、輕巡洋艦“矢矧”號、驅逐艦“濱風”號不過為輕傷。
從萊特灣海戰的全局來說,錫布延海戰中栗田艦隊的死斗不過是一個揭幕戰,日美兩軍環繞萊特島的激戰還將繼續……
喜歡請關注哦,會有更多精彩文章奉獻給大家,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