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解剖了滿江的錦鯉
卻找不到你給的玉帛
血水染紅天邊的夕陽
而我凝望著遠方惆悵
以愛的名義
我們總是喜歡有心或無意的去傷害最親近的人
人真是一種非常奇葩的生物(或許又以我自己為出發點了)
總有一段時間會喜歡將自己放入一個無比難受的心情中
想著自己受了無邊的委屈,卻無人理解
有些人僅憑想象就可以讓自己難受無比
但有些人卻需要靠傷害朋友來使自己迅速進入狀態
又或者是在別處受氣之后沖著自己親人、朋友一通發火
然后在大家一片愕然的目光中自己躲到角落里
感覺全世界都拋棄了自己、傷心、絕望
然后在自己告訴自己要堅強
你們管這個叫成長么?
或許是已經過了那種奮不顧身的年齡
現在總覺得為了某些人而去傷害自己、或另一些人的舉動有些可笑
正如《致青春》里陳孝正所說的,
“如果我們不是已經七老八十了,又怎么可能保證永遠呢?”
或許這么說很有種不負責任的感覺,卻很有道理
我噠噠的馬蹄聲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哪個人才是命中的歸人
而哪些人又注定只是過客
但恨千帆,過盡千帆不是歸帆
所以在一片未知的情況下,還是先對自己好一點吧
還是陳孝正的話,雖然一直很不喜歡他
“人首先要會愛自己,才能去愛別人”
隔了好久沒有寫博客,感覺手生了好多,果然又寫的好沒有條理,雖然一直沒有什么條理。
條理這種東西,想來也是極好的,豈是想有就能有的。
最后附上安妮寶貝的愛情觀,就顯得更加亂了吧。不然怎么叫隨筆呢。
在路途上想起愛情來,覺得最好的愛情是兩個人彼此做個伴。不要束縛,不要纏繞,不要占有,不要渴望從對方身上挖掘到意義,那是注定要落空的東西。而應該是我們兩個人并排站在一起,看看這個落寞的人間。有兩個獨立的房間,各自在房間里學習,工作。一起找小餐館吃晚飯 ,散步的時候,能夠有很多話說。擁抱在一起的時候,覺得安全。不干涉對方的任何自由,哪怕她還在和舊日男友聯絡。不對彼此表白,表白是變相的索取。很平淡,很熟悉,好像她的氣味就是你自己身上的氣味。不管何時何地,都要留給彼此距離隨時可以離開想安靜的時候,即使她在身邊,也像是自己一個人。有一致的生活品味,包括衣服,唱片,香水,食物等等不太會想起對方,但累得時候,知道他就是家。我們很容易碰到的,都是自私或愚蠢的人。她們愛別人,只是為了證明別人能夠愛自己。或者抓在手里不肯放,直到手里的東西死去。成熟的感情都需要付出時間去等待它的果實。但是我們一直欠缺耐心,有誰會用十年的時間去等一個遠行的人?有誰會在十年遠行之后,仍然想回頭找到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