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講述了一個故事男主人公因為謀生殘忍的殺害了李璨琛的同事和叔叔。從而激起李心中怨念復仇從此開始。
電影是香港著名導演鄭保瑞指導拍攝的。電影主題沉悶,手法老練。為我們講述了兩個不同又雷同的人怎么走向彼此的極端。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
每個人生來就有不同就像我們兩位主人公。一個吃垃圾長大的殺手,一個因為精神寄托消失而迷失在熊熊火焰中。我們都看見過狗打架?沒錯就是那種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場面。不過隨著生活的提高這種場面不再多見。文明逐漸替代了野蠻從而讓人們更加理智的對待生活。然而這就意味著野蠻離我們而去了嗎?這或許就是是電影留給我們的問題。
野蠻離我們有多遠? 其實沒有遠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出現,也可能一次就讓我們萬劫不復。試想一下很多人生活中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雖然很多事情總能克服,但總有些事是人力所不及得。那我們怎么辦?
就像電影里面鵬 從小過著幾乎絕望的生活只能靠殺人過著微薄的生活。不會說話,沒有希望,沒有人關愛,他的生活除了殺戮就是吃。隨著劇情發展他的春天也到來了,因為救了一個智障女兩人從此相依為命。智障女的出現似乎也影響著鵬的生活,他不再依靠殺人來維持生活,學會了種地,和妻子分享勞動果實。從之前野獸一般的殺手慢慢向一個丈夫和父親轉化。另一個就是偉 他的生活充滿著陽光,從小看著父親作為一個警察為民除害伸張正義心中充滿著敬畏和驕傲。直到有一天他當上了警察親眼看見自己父親原來也是販毒分子知法犯法。一個偉大光榮形象從此崩塌,從此一蹶不振,直到遇上了鵬。兩人恩怨直到死在彼此手上才算有個了解。如果是普通警匪電影話我想到此結束了,可是電影結束了以后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去正確對待我們生活?又如何不讓自己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那個樣子?
直到過幾天回過頭來想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發現其實就像之前說的那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那團火給我們帶來似乎愛,生命,動力。不一樣的是每個人掌控火焰能力不同。原因有很多自己,他人,生活,環境。我們不必去指責別人什么問題,也不必為不了控因素去考慮太多。既然很多東西都無法自己掌控就做好最好的自己,如果自己都無法做好基本上的東西我想這和狗沒什么區別。
電影說了狗咬狗,可能就是在預示某一天我們自己或許會變成那條狗。“它”可以讓我們變成很多不光是狗。或許是兔子,也可能是老鼠,又或許是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