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它忘掉吧,像忘掉一朵花。
像忘掉歌唱過黃金的火苖,
把它永遠永遠忘掉,時間是
仁慈的朋友,會使我們變老。
如果有人問起,就說已忘掉,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時光,
像花,像火,像無聲的足跡,
被遺忘已久的冰雪埋葬。
早課抄了美國抒情女詩人莎拉· 蒂斯代爾的詩歌《把它忘掉吧》。我不知道詩人要忘掉的是什么,也許不同的人對此有不同的理解吧。五十歲的人生也經歷了一些風霜雨雪,雖然算不上波瀾壯闊,但總有些事情是不能忘記的。一些人一些事,成全著或敗壞著,真的要能忘記,那倒是一個奇跡,只不過是不愿意把那傷痕上的痂揭開罷了。
周日上課,上周四的課,還是為了高考竄的課。清早起來時,外面好像在下雨,上班時看到路面濕漉漉的,空氣里也彌漫著清新的氣息。街路上一如昨日,依舊是空曠曠的,除了二中的師生外,絕大多數人都休息,也沒有這么早在外面閑蹓的人。本以為上周四的課就應該是周四的早課晨讀,雖然早早地到了學校,可是早課還是被占掉了,依然是打掃衛生。整個教學樓里亂烘烘的,孩子們清掃也沒有個頭緒,東一下西一下的,半小時很快過去了,也看到太明顯的效果。形式的東西永遠大于內容的東西,做出來是給別人看的。體制之內上面的喜歡這些而且很享受,下面的也樂此不疲,已經形成一種很特色的東西并以此為業績。
今天是6月4日,是一個很敏感的日子,至少對于我來說是這樣的。快三十年了,幾乎每年的6月4日都會感慨一番的,特別是四十歲之后,幾乎每年的這一天都會寫點什么的。我沒別的什么意思,而且自認為是一個很愚鈍的人,日子過得很茍且,但偶爾也會有一顆向往詩、遠方和田野的心。很多東西的破滅往往是致命的,信仰、價值觀的淪喪或變異也就在那一念之間。我很看重儀式感,哪怕僅僅是在心里或者在文字里流露一二,借此表明并沒有忘卻。有些東西還是無法表述的,有些文字還是不能寫出來的,至少在現在是無法表述無法書寫的,但我相信總會有一天會表述出來書寫出來的。
周日晚的第一自習是“在星空下閱讀”集中活動時間,上周因放端午假空了一天。今天白天雖然正常上課,但晚自習的活動還是要堅持開展下去的。奧威爾的《一九八四》已經讀完了,孩子們也都發表了各自的心得和觀感。我很欣慰,對于這樣的閱讀孩子們的熱情很高;我很震驚,對于這樣的閱讀孩子們的理解和感悟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我讀過了”,我很喜歡這樣一句話,也許并沒有讀懂什么,但重要的是讀了,一顆種子或許已經種在了頭腦之中,這就足夠了。孩子講的說的我都認認真真地記下來了,是對我的一種啟示,也是對我的一種鼓勵。我并沒有感覺到這種項活動開展得遲了,重要的是現在我們正在進行著!理性地認識世界、認識他人、認識自己,感性地面對人生、面對生活。這或許就是“在星空下閱讀”的目的所在吧。
晚課剛剛抄了《詩經·小雅·小旻》:旻天減威,敷于下土。謀猶回遹,何日斯沮?謀臧不從,不臧覆用。我視謀猶,亦孔之邛。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我視謀猶,伊于胡抵。我龜既厭,不我告猶。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如匪行邁謀,是用不得于道。哀哉為猶,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如彼筑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國雖靡止,或圣或否。民雖靡朊,或哲或謀,或肅或艾。如彼泉流,無淪胥以敗。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抄了《論語·泰伯第八8·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抄了《易·旅卦》:旅,艮下離上。旅,小亨。旅貞吉。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是以小亨旅貞吉也。旅之時義大矣哉!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留獄。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象曰:旅瑣瑣,志窮災也。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仆,貞。象曰:得童仆貞,終無尤也。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仆,貞厲。象曰:旅焚其次,亦以傷矣。以旅與下,其義喪也。九四,旅于外,得其資斧,我心不快。象曰:旅于外,未得位也。得其資斧,心未快也。六五,射雉,一矢亡,終譽命。象曰:終以譽命,上逮也。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后號咷。喪牛于易,兇。象曰:以旅在上,其義焚也。喪牛于易,終莫之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