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禾
“煩”、“好煩啊”,耳邊總是充斥著這樣頹廢的話語,有時候是自己在說,有時候是同學、朋友。總之好似只有在我們這個年齡,才會有很多令人煩惱的事情。
真的只有我們的生活這么糟糕嗎?
其實不然,校園是一個相對純粹的環境,我們接觸到的人和事情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糟糕。相較而言,我們父母的生活其實比我們更糟糕,他們已然到了中年,這個承擔著很多責任的年紀。什么是人到中年,我的老師曾給了我們一個簡明的答案:上有老下有小,身體還不好。這個答案,其實挺令我感觸的,到了一個快要獨立而仍未獨立的年紀,而父母的身體也漸漸地變差,很多事情令他們開始力不從心,而我卻還沒長大到幫他們承擔一切的年紀,只能無奈地旁觀著他們承擔著家庭、承擔著生活。而他們卻從未向我們抱怨過什么,只是默默地承擔著一切,接納著生活帶來的一切。
看過很多溫馨的親情短片,猶記得一個小女孩的父親總是很體面地去接送小女孩,之后便匆匆的去找工作或是去做體力工作,在小女孩的面前父親總是很體面、高大的,當然結局女孩知道父親的事情更給父親寫了一封表達愛意的信。這就是父母的生活,從不抱怨只是默默地與生活和解,這才是成年人的生活,很殘酷也很無奈,因為抱怨解決不了一切,只會讓自己的生活更糟糕。
曾經的束縛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被解開,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有自己的安排,我們對于這個世界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標準。然而,我們卻不曾被真正的生活磨礪過,也不曾真正的認識這個世界,當一切看似熟悉的事情撲面而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去解決,只能重新開始適應這樣的生活,而這樣的生活是迷茫無措的。很多事情會在不知不覺中匯集到一起,讓我們的生活焦頭爛額,也讓我們的心情一落千丈,甚至于抱怨自己的生活。
抱怨什么,煩惱什么,無非是生活不盡如人意、事情發生的猝不及防打亂了計劃。其實,在我們這個年齡能發生的大事還不是很多,我們能夠承擔的責任也不是很多,更多的時候只是自己的生活受到打擾,令我們不得不改變生活的步調。所以很多的事情并不是那么重要,而我們也不必事事掛心徒增煩惱。想開點,用一種廣闊的心態去看待生活,其實也不是那么糟糕。
我自己以前也是一個很愛抱怨的人,總是埋怨這事不好那事不好,而且每天總是在煩惱著很多事情,煩著一件事情,出現新的事情又開始煩惱,總是揪著很小的事情苦惱很久。現在想來,那時的自己也是真夠幼稚的。沒錯就是幼稚,斤斤計較著這點微不足道的小事浪費時間,不過是因為你不夠成熟,眼界太小罷了。只要你足夠成熟了,有了一定的眼界,就會明白這些都是小事,也便不再將這些事情看在眼里,正如豐子愷先生所說的“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其實你斤斤計較的事情真的不重要,常懷一顆寬容之心,便可與生活和解。
試著放下糾結的事情,靜下心來仔細判斷,這件事情值不值得浪費時間糾結,很多事情真的只是因為越想越煩而變得愈來愈大,其實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