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王曉明《不讀書的中國人》有感
不能停止讀書
以月以星期為單位
讀書使我們看見世界本質
書中藏著世界
薩特《詞語》中說道
我們的生活是從書開始的
我從書中的鳥巢里掏到了真正的小鳥
動物園里的猴子不是真正的猴子
盧森堡公園里的人也不是真正的人
在書中才能與世界相遇
書中藏著眼睛
魯迅的書屋顧城的童話和海子的大海
用文字看阿Q的眼睛
生活中會遇到祥林嫂
可我看不到她背后的故事甚至本質
只有書可以藝術的達到
每天可以看到去買饅頭的父母
殊不知是要用血去泡藥救自己的孩子
與魯迅相比
張愛玲缺了悲憫之心
她無法到達魯迅的深刻
圖書館里魯迅永遠在,蘇格拉底也在
一切典籍,不過都是在對這個世界做判斷
而判斷力,是人之核心的能力
論語乃判斷力的訓練
興觀群怨的孔子
如何消除邪念,堅守仁義禮智信原則
學好數理化并不能走遍天下
餓死凍死是小,作死是大
人文教育就是你不能做什么
專業教育是你能做什么
讀書不是為了增長知識而是獲得良知
我的情感世界發育是通過小說完成的
那使我接觸到另一個世界
超越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良知在很多時候
就是同感,就是不麻木
有了心靈才有痛苦的能力
當我們衣食無憂時,我們還有沒有憂呢?
讀文學,切身衣食飽暖不憂愁時
為這個世界感到憂傷
惻隱之心
讓人性更加完美
一點一點,抖落塵埃
更好的在讀書中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