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是一對特別愛玩的人,灑脫,自由,我八歲的時候就帶我騎車去中俄邊境線,來回騎了一個月,曬的比當地放羊的內蒙古人還要黑。
在我和男票計劃著去貝加爾湖的時候,他們就計劃著開車去新疆玩兒了。于是當我上午剛從貝加爾湖回來,下午就坐在他們的車上開始了新疆自駕之行了。
白天開車,風大的時候用酒精爐在車里做飯,晚上找地方休息,把后排座椅放倒,鋪床,睡覺。
吉林—內蒙古—河北—陜西—寧夏—甘肅—北疆—南疆—青海
有時候要想象自己是探險家,才能保持一個穩定的心態。住在車里,自己生火做飯,這樣維持一個月的自駕旅行真的很艱苦。在陌生的地方遇到不同的人,不論宗教差異還是品性差異,有的人好有的人壞,有的人愿意讓你停在自家門口,有的人半夜十點多也要出來趕你走。早上四點起床收拾東西出發,洗漱都是一邊走一邊完成。大概真的是秉著一顆“我想體驗這種生活”的決心才能走完吧。
在去豐寧的路上,傾盆暴雨,根本沒法走,不知道前方路怎么樣,干脆在路邊停車區停下來做晚飯睡覺。半夜有轟隆隆的雷聲,以及來來往往的大車的聲音。
在榆林走錯了路,下午時候,不得已,從靖邊G65直接翻上秦嶺。是行程之外的路段,但是感覺也很奇特,想到秦嶺就想到神奇的東西,秦嶺神樹,或者各種秘密研究,感覺秦嶺就像長白山深處一樣充滿神秘。
在車里一開始只是做些比較容易的泡面或者米飯,炒個雞蛋柿子,就著拌飯醬和榨菜吃。后來越來越能想,在寧夏買了豬蹄買了羊肉片,在車里燉著吃。說實話,香噴噴。
這樣的旅行會有太多太多未知的問題出現了。
而旅行最重要的大概就是“身邊的人”吧,寒假時候檢查出來我有抑郁癥和焦慮癥,夏天和男朋友去貝加爾湖是我覺得最開心的旅行,安全感和幸福感都有了。
所以如果要我給想要這樣子長途自駕旅行的人什么建議的話,我真的真的是只想說,無論發生什么都不要吵架,什么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要翻舊賬。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而抱怨不僅解決不了問題,也會大大降低旅行的體驗。
在陜西開了一段這種路,簡直沒法叫做路,就是農民種地時自家拉車走了路。開在這種路上就想起了去年自駕中國北極點時候在呼倫湖邊開的那一段,在茫茫戈壁上橫沖直撞,爆胎,被四五條藏獒狂追。
夜里住宿的話,不建議住在村鎮。
在內蒙古的時候嘗試住在過村鎮,感覺那里人們戒備心有點重,他們大晚上也會出來趕你走。連續被趕走兩次后,我們干脆停去了政府門口。
而且被人指指點點的感覺很不好。(所以其實車頂帳篷反而更沒必要,麻煩,也更尷尬。)我們后來商量了一下,白天在國道上跑,晚上上高速住在服務區。如果來不及上高速的話,照附近有沒有景區,景區門口的停車場也可以停,還有洗手間可以用。
盡量不要睡在野外沒有人的地方。
我們在張掖國家地質公園的時候就停在門口的停車場,順便進去逛了一圈。丹霞地貌,六千萬年前的巖層,高中時候在地理課上學過,來看一看了才覺得好神奇。
車開在這里,想到《神探狄仁杰》的主題曲,那句歌詞“每次見到你,總是大風起,每次想起你,卻又驚雷起,長煙落日山河壯,你在飄渺云里畫里。”
從星星峽開始,進疆。
所有照片手機拍攝。使用軟件snap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