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不知為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再聽到親戚和老鄉(xiāng)喚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好像有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
? ? ? ? ?昨天在老家出禮,一下車,親戚的一句“二兵”回來了啊,我苦笑著回答了一聲“嗯”。酒桌上,親戚們談笑風(fēng)生,涉及我時總是喊著我的小名。雖然我不樂意,但還是笑陪著大家。
晚上我回到家,與老婆交流了今天出禮的情況,并訴說了自己被稱呼小名的感受。老婆笑著說:“這有什么啊,這表示親近,沒有距離感,沒有當(dāng)外人看的啊!”是啊,我怎么沒想到的啊?怎么曲意理解別人的話語,沒體會他們的真情啊?眼前又浮現(xiàn)出親戚們善良的面孔,親切的問候,淳樸的話語,“二兵回來了啊?來,二兵,喝一杯。”一句句樸素的言語,一聲聲純真的問候,一張張熱情的面孔,多么溫暖,多么幸福的畫面。自己的曲解,破壞了自己半天的心情,多么愚蠢啊!多么悲哀啊!還好,現(xiàn)在及時領(lǐng)悟,回想依舊快樂,依然幸福,呵呵呵O(∩_∩)!
? ? ? ?心情就像坐了一趟過山車,從谷底上升到谷峰。快樂心情,回味無窮著。突然,手機(jī)的響聲打斷了我的甜甜回味。原來是老媽打來的,我接通電話,老媽就說:“二兵,你說走家有事的呢?”對啊,心情不爽,有事都忘了。
老媽電話里的“二兵”,見面時的“二兵”都讓我倍感親切,為何沒出現(xiàn)別人叫小名的那種不適感呢?縱其原因,和別人有了距離,距離元素催化了許多復(fù)雜的情感。
? ? ? ? 別人喊小名,感覺不被尊重。實際要看喊的對象是誰?家人是關(guān)愛,親戚是純真,老鄉(xiāng)是淳樸。其他人可就另當(dāng)別論了。(實際上其他人也不易知道自己的小名)所以,總的來說,喊小名是親近的。
俗話說,要得好,小名喊到老。思想通了,心態(tài)就好了。想想自己平時回老家,老鄉(xiāng)見面時“二兵,回來了啊!”樸實的話語,沒有任何復(fù)雜的成分,只是一種親切的問候,一種久見的問好,又見時淡淡的喜悅。自己卻多想多慮,給自己心靈上制造一個沉重的十字架。好在今天的釋然,完全砸碎了心靈的枷鎖,完全輕松坦然了。
? ? ? ? 回讀上面文字,啞然失笑。所謂的“尊重”,不就是一種“客氣”嗎?客氣有時是一種距離,或者是在營造著一種距離。因為有了距離,所以客氣。老夫老妻不用客氣,要的是關(guān)切,直呼其名,還可以親熱稱呼小名,有啥說啥。對孩子不要客氣,要的是關(guān)懷、理解和溝通,直接喊小名。對老人,外人要客氣,不可沒大沒小。有的客氣是一種尊重,有的客氣是一種揶揄,有的客氣是一種防備。所以我們要的尊重,是喊小名的無防備,是喊小名的無距離,是喊小名的親近感。
? ? ? ? 想想有事過幾天又要回老家了,仿佛眼前又出現(xiàn)了一張張和善的面孔,耳畔邊又響起了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二兵,回來了啊!二兵,回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