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是明清兩代舉行國家重大典禮的地方,是紫禁城中級別最高的殿,也是宮殿中角獸最多的宮殿,太和殿共有十個角獸,他們身上寄托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愿望。
騎鳳仙人:
在角獸最前面,有一個騎鳳仙人:大家也叫他真人,據說是齊閔王的化身,作戰失敗,走投無路,被飛來的鳳凰所救,他安坐于屋脊,會帶來絕處逢生的好運。
這些角獸從清朝時就站在屋頂上,身上的釉彩已經斑駁。
1、龍:是天下動物的領袖,能在水里游,云中飛,路上走;
2、鳳:是百鳥之王,帶來天下太平;
3、獅子:是萬獸之王,威武的護法神;
4、天馬:日行千里,追風逐日;
5、海馬:忠勇智慧,通天入海;
6、押魚:魚獸混合吉祥物,能祈雨,滅火防災;
7、獬豸:是忠誠、正義的化身;外觀似羊,頭頂正中長獨角,
8、狻猊:驍勇善戰;形如獅,喜煙而好坐,一般會在香爐上出現,隨之吞云吐霧。
9、斗牛:擅長吞云吐霧,能逢兇化吉;
10、行什:他只在太和殿出現,是舉世無雙的第十支角獸,大家不知道給他起什么名字,看他排行第十,就叫他行什;清代人說他是猴子,其實他有翅膀,手拿金剛杵會降魔,他是傳說中雷陣子的化身。中國木構建筑最怕遭遇雷擊,它是人們防雷的希望。
嘲鳳:在行什后面像龍一樣的獸是龍的第三個兒子嘲風,它喜歡遠眺、喜歡冒險,所以放在屋脊上放風。
太和殿有8條垂脊,8位仙人,80只角獸。
他們也有建筑功能,屋脊的坡度,會是幾瓦下滑,橋梁上需要鐵釘固定。為了保護鐵釘免受雨雪輕食。教授就用來當做鐵釘的帽子并起到裝飾作用。垂獸槍、戧獸、套獸也都是一樣的作用。
螭吻:
宮殿正脊兩端是螭吻,它是龍的第九個兒子。
圖上畫了紅圈的就是螭吻
古代帝王面對雷火無可奈何,所以將保佑宮殿的希望寄托在傳說中的神獸身上,這種神獸就是螭吻,在故宮眾殿的正脊兩端都能看到,相傳螭吻喜歡吞火,所以它多安在屋脊兩頭,寄托人們消災滅火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