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昨日憋了一日一宿的秋雨如期造訪了,說如詩如畫也行,說如咽如泣也對,細細碎碎的雨,再一次將秋的步子推向縱深。
老5說,他最不喜歡的就是秋天,有悲憫,凄涼,蕭條的感覺,總是讓人很傷感。
我是無這樣界限明了的喜歡,一如既往追逐每個季節靚點芳華所在,不過頂著這樣灰蒙蒙的天,再聽聽外面一聲趕過一聲的嗚咽聲,多少覺得傷春悲秋這樣的感慨,是更深的領悟。
雨天,小恙,沒有了趕班催促的行程,懶懶地煮粥,煮茶,火氣撲鼻的困惑,讓味覺寡寡的,好像吃什么都沒了味覺。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不愛喝白水了,或綠茶或紅茶,再不濟菊花玫瑰扔幾朵進去,覺得或清苦,或耐回甘,或植物本真味的沖擊,讓荒蕪的味覺有了落腳點,而且這樣的節奏層出不窮,并有推波助瀾之效。
也有旁人問起緣由,其實也說不好,對于茶的知識了解的甚少,不懂不精這樣的喝,通常被我說成瞎喝,反正這么多年就這么過了,也就這么執行著,可能在淺意識里,尋味源,找滋味的因素占絕大多數吧。
身體不好的時候,心情連帶著也郁結了許多,強說與天氣有關,也算吧,畢竟自上而下都被罩在里面,悶悶的,沉沉的,那種壓抑感擾得人不得安寧,再就是滴滴答答的雨滴敲打聲,好似將心也要敲碎的節律,讓人更是有了連鎖反應般,再也無法清寧。
偶爾起身,窗外隨著雨勢的增幅,街道,樓宇,人流,車流,暈得一踏糊涂,那些星星點點,那些時而急促時而輕緩的雨勢,讓人有著想拔開重重迷霧,想按下休止鍵的沖動,可無論你如何劍拔弩張,無論內心如何波濤洶涌,一點兒也奈何不了老天爺的節拍,依然自顧自,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想大就大,想小就小…
雨收不往口的檔期,涼意也如影隨形,好像不管那面的窗戶開一點點,覺得涼氣就直往進灌,而且衣服即使是短一點點,露一點點,就會有冷嗖嗖的感覺,就想著趕緊地多一點,加一點,趕快地把自己裹起來。
老人們常講節利,真的是骨灰級智慧的表現,立秋,處暑,馬上就白露了,層層遞進,刻不容緩。
一場秋雨,一場涼,愿添衣,筑巢,溫暖備起來,畢竟愛人與愛已是一生的修行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