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雨停了。雨后的山峰,縹緲的云霧正從山頭一點一點升起,掀開它的面紗。因雨的清洗,遠望去,山峰顯得更加的俊朗清新,感覺上猶如八十歲的老翁,經春雨的滋潤,又煥發了青春。
一天不斷的雨,大河小溪漲起了水,豐滿而光潤的樣子。只是現在是秋天,不過像是上了年紀而扮嫩的女人,失去了它的鮮活罷了。有些稻田還沒有收割,泛黃一片鋪在田野中。季節的變化是不由人的。國慶前后,正是收割稻谷的好時候。如果不趁天好收割,延捱到重陽,就不再是現在的氣爽天高,不是雨就是雪了。盡管目下還盡是些蔥綠的景象,而絲絲的秋風,正在添加著它的寒意。加上秋雨的助勢,秋,愈顯得厚重而威嚴了。
家鄉的天空,總是難見它的一碧藍天。常常是灰云滿布,亂云疊錯,一副憂郁愁眉難展的樣子。
與其說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不如說秋是一個過渡。金九銀十的后面,不就是朔風白雪了么。人們在這個時候收獲,不也正是為了迎接寒冬,做著準備么。
過渡,看似不重要,輕描淡寫,倏忽而過。實則,過渡好比一艘船,沒有它,你過不去對岸。有了它,在風浪里或平靜中,更要珍惜。
尤其是人到中年的人,對于秋天,更有深切的感慨吧。生命正如四季。迎來了春,走過了夏。正處當下的秋,而背后即是朔風吹白雪飄的冬天了。特別能感到人生倏忽,美好的轉瞬即逝。
這讓我想起張愛玲說的一句話:“對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好像是指顧之間的事??墒菍τ谀贻p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p>
又一想,像這樣的感慨多了,也是一件累人的,無聊的事。時間總是不息的,感慨也無非是感慨。
我一邊眼見黃澄澄的稻谷而感到收獲的喜悅,一邊又感到這種心情的氣虛。這不,一場秋雨后,秋天就露出它的蕭瑟之意。
風還不甚急,也還顯得輕緩,然而那一份冷寂與凄涼,是想藏也藏不住。
雨下起來,四處都是水淋淋的。雨水挾裹著塵土,順著街沿,流到溝洼。這個縣城,像是沒有下水基建一樣。屋檐滴水,深深淺淺的,早已將鞋襪打濕。路邊的野草,借著燈光映著它哭泣的臉。除了路燈,遠遠的人家星星燈火外,夜陷入一片深且濃的黑暗之中。疲軟的腳步,不知道是要走向那一個所在。
一場秋雨一場涼,是名副其實,是真實不虛的了。那艷陽的和暖,仿佛還是昨日。雨后的天,清晨也見到滿天朵朵排列的白云,也寫著秋的天的高遠。
空氣像是濃縮被收緊了,感到一絲絲的僵硬,這時,人的肌膚上也起了點點的雞皮疙瘩。皮膚收縮,失去彈力。手變得冰涼,抓東西也抓不牢似的。在人們都忙著添衣的時候,只覺得秋來得匆忙。正是應著,年怕中秋月怕半,轉眼,又是一年。
而對于一天來說,也似乎變得急慌起來。平常的傍晚,至少還有夕陽。而現在到六點鐘的樣子,白晝就匆匆趕著腳步,轉身隱入了夜晚,天就黑了。
常常是,在街頭閑走,不想回家。走著走著,街燈就亮了。大街上盡是回家人的腳步。我不得不的,也跟著往家趕的時候問自己:為什么天黑了,要回到那個“家”去呢?如果露宿街頭的話就不必回“家”。答案是,那個“家”不過是個睡覺休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