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一位求職朋友向我咨詢,近一年時間沒有上班,接下準備找工作,面試時怎么回答面試官這方面的提問。
我回答說,直接實話實說,他說不行,這一年的事情不愿意透露,即使說了,也會影響求職的效果。
暫時先不回答這個問題,既然問題出來了,我們就要弄懂它的來龍去脈,深層次的去了解下這個問題背后折射著面試官什么心思。再去找答案就容易多了。
無論我們之前的工作經驗多么豐富,一旦因為企業或者個人原因辭職,勢必都會遇到職業空白期,少則半個月,多則一年的都有,而再去面試的時候,面試官都會對這段“職業空白期”進行詢問,似乎很在意,稍有回答不慎,就可能嚴重影響面試效果。
近年來,經濟下行或企業業績不及預期,許多知名公司都拋出了裁員的計劃,那回歸到求職者身上,突然失業,可能是沒有準備的,這種情況下,很難短時間找到合適的工作,即使能找到,也差不多要三至六個月的時間,被裁的人,只要下家公司知道你是被裁的,錄用你的可能性很小。
不管職業空白期的產生,是因為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我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要分別對待。
1、職業空白期在三個月之內
正常情況下,跳槽或其他情況期間,有不超過三個月的職業空白期,是很常見的,HR和用人部門負責人很能理解,不會過多去了解這三個月你在干什么,基本上可以放心。簡歷上寫至今仍然在職或者一個確切的時間,沒有太多人會在意。當然有的朋友會問,萬一面試官去問,我該怎么回答呢?可以回答說,工作的交接需要一些時間,加上剛好辭職了,這段時間想去放松休息一下,加上近期的面試,基本上這樣就花了差不多三個月時間了。
2、職業空白期在四個月到十二個月之間
其實從招聘網站的官方數據顯示,有這個時間段職業空白期的朋友最難取得面試官的信任,而且面試官會比較忌諱。
從HR角度來講,招聘的候選者最好是剛離職或者是在職跳槽的,中間沒有斷檔,甚至幫用人部門挖來了競爭對手的人,這種情況下,候選人能快速上手,技能有保障。如果你的職業空白期有這么長,HR會擔心你是個跳槽老手,不夠穩定,在這段時間可能已經換了好幾家公司,一不如意就要跳槽,即使你能力還可以,招你過來沒干兩天又走了,那會接著再招,會很麻煩。
從用人部門負責人的角度,擔心你的職業空白期對你的業務能力造成影響,即使沒影響,也需要很長時間去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同時,也擔心這么長時間的空白期,可能對職業產生了倦怠心理,是否還有激情,是否還能勝任這份工作。
綜合來講,HR和用人部門都不太喜歡這樣休息了這么長時間的人,對職場如此隨意,以后對工作也可能比較隨意。那到底該怎么回答呢?有什么事情可以讓你放棄半年左右的工作時間去做的呢?根據多年的經驗,我總結以下三條,大家可以在這個思路的基礎上適當優化。
①我回老家處理一下私事,現在事情已經完成,我心也安定了,所以回來重新找工作,回歸職場。如果面試官還想問大概是什么事情,可以回答說,房子拆遷,父母需要照顧等等。
②我前面工作了好多年,也沒換個幾次工作,休息的時間很少,這次辭職剛好陪陪家人,一起出去旅游了一下,現在回來了,要重新進入新的職場生活。這種適合工作年限比較長的人
③我父母在老家縣城開了一家小店,今年準備關了,一些后續的事情父母不是太忙的過來,我就回去幫他們做了下,現在店也關了,所以我回來繼續找工作了。
3、職業空白期超過一年
這種情況下,HR會非常在意,能力再強的人,一年沒有工作,現在來找工作上班,實力和視野肯定會大大折扣。嚴重的都有可能被當成職場新人看待,很多寶媽或全職太太沒有職業意識,在家帶孩子,后來孩子大了,自己四五年沒有工作,現在回到職場,還如實去回答,真的只能被當成應屆生看待。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該怎樣去彌補呢?
如果在這一年真的換了好多份工作,最好是找一家親戚朋友的公司掛靠,只要能給你提供一份書面證明,證明你在這段期間內都處于工作狀態,當然崗位要和原來的工作或者求職意向對應好,而且最好寫成異地的,如果你在合肥找工作,你可以寫成安慶的公司,這樣就容易解決問題了。
如果沒有上面的公司資源,當然在你自己不忌諱的情況下,可以說自己年初自己不小心受傷了,比如骨折、其他等等問題,需要住院休息,現在好了,需要重新回到職場。
無論是誰,都有可能遇到職業空白期,HR會認為不清不楚的職業空白期極有可能是你未來職場不穩定的關鍵因素,所以我們要根據上述的三種思路去好好思考和準備下,打消HR和用人的部門的疑慮,才能更好的獲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