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一講讓我們了解了睡眠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而這一講主要是讓我們知道孩子的睡眠標準,對于三四個月大的嬰兒,他們的睡眠模式幾乎和大腦的發(fā)育程度是一致的,睡眠時間也和他的睡眠需求一致,因為嬰兒的睡眠時間長短,主要是受到生理因素的影響,而撫養(yǎng)人在這個階段也都很重視孩子的睡眠,哪怕是一個沒有什么文化的老奶奶,她也會懂得去保護嬰兒的睡眠,睡得好就能長得好,這樣的觀點在孩子嬰兒時期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和遵守。
? ? ? 可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開始逐漸的融入了成人的生活,隨著撫養(yǎng)人生活節(jié)奏的不同,睡眠規(guī)律也開始出現變化。孩子學齡前后的這個年齡段,家長們給孩子安排的事兒越來越多,上床的時間開始延后,睡眠時間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少,由于缺乏系統(tǒng)的理論和測量工具的支持,有很多家長都是憑借自己的感覺去判斷孩子睡得好與不好,可是在這里我也很抱歉的告訴你,你的感覺很多時候,并不準確,因為對于學齡前后的孩子來說,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幼兒園和學校度過,白天我們能夠觀察孩子行為的機會,其實真的并不多,可到了晚上,因為白天沒有見著家長,孩子晚上很希望和爸爸媽媽一起玩耍,再加上很多家庭也沒有建立嚴格的到點睡覺的規(guī)則,所以那些睡覺時間不規(guī)律的孩子,一到了晚上就顯得特別的亢奮,以至于很多家長看到了一個假象,我的孩子精神那么好,他不需要那么多的睡眠。
? ? ? ? 其實,關于不同年齡段孩子睡眠需求的問題,在全世界范圍內,已經有很多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的實驗和對大數據的研究,總結出了睡眠標準,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發(fā)布的最新睡眠時間建議,0到3個月的新生兒,他的睡眠總量應該是14到17個小時,4到11個月大的嬰兒,他的睡眠時間應該要達到12到15個小時,1到2歲的幼兒,他應該要保證11到14個小時的睡眠,有很多家長關注的,學齡前后的兒童也有不同的時間要求,3到5歲學齡前兒童,也就是我們的幼兒園階段,他們要達到10到13個小時的睡眠,那6到13歲的學齡兒童,在小學階段也要保障9到11個小時的睡眠。9到11個小時,他是一個區(qū)間制,我們國家對于小學生的睡眠考查標準也是十個小時,這里的九小時呢,還是一個最低標準,也就是我們講的及格線,大家不要以最低標準來設定孩子的睡眠時間,取中間值,是一個更合理的參考標準。可現在的小學生家庭,只有不到20%的孩子,能夠達到十個小時的標準睡眠。那么小學生的這十個小時標準睡眠是否包含了午休時間呢?理論上來說,睡眠時間是包含了所有睡眠的總時長,應該是包含午休時間,可實際上你會發(fā)現,絕大部分小學生在上學期間中午并沒有睡眠條件,午休時間也就成了孩子們打鬧時間。即便學校,他有固定的模式,場所和時間,家長們也應該在了解孩子真實情況之后,再對這件事件進行判斷,哪怕是在幼兒園,雖然學校都有固定的午睡環(huán)境,但其實很多孩子也只是躺在床上而已,并沒有睡著。
? ? ? ? 我記得在我自己讀幼兒園的時候,最怕的事情就是睡午覺,每次一到睡午覺我就到處躲,經常被保育阿姨抓住,還挨批評,后來長大成人和父母回憶童年時,聊起這部分,他們都還很驚訝的說,從來不知道我在幼兒園不睡午覺,現在我想起來,就是因為父母在我幼年的時候沒有引起重視,所以不好的睡眠習慣一直伴隨我長大,直到成人,還會因為不易睡覺的這樣的問題而十分苦惱。
? ? ? ? 如果想對孩子睡眠現狀做出改進,我們需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對于嬰幼兒上床的時間,并不一定完全是固定的。比如說幼兒午后很興奮,午休又沒有睡著,那么晚上睡覺時間就應該提前,晚上入睡的最佳時間是剛開始犯困,可是又沒有到過度疲倦那個點之前,在這個時間,扶養(yǎng)人要觀察孩子,做好孩子睡眠記錄,隨著孩子白天少睡的次數和時間的減少,身體活動的增加,孩子晚上的睡眠時間就要逐漸延長,不過孩子偶爾白天沒有睡,你也不用過于緊張,但是幼兒養(yǎng)成了白天不做小睡的習慣,孩子缺覺就會越來越多。到了晚上,會出現因為過度疲倦而導致的不易入睡,這個時候你調整起來就會更加困難,所以對于嬰幼兒家長,我建議,為撫養(yǎng)人準備一張睡眠記錄表,你可以把它貼在家里顯眼的位置,或者是孩子房間,把白天小睡的時間和晚上睡覺的時間都填寫在表中,讓其他人了解孩子的睡眠狀況,并對接下來的睡眠時間做出調整。那對于學齡后孩子家長,如果說白天沒有固定的午睡條件,那晚上從上床到起床之間的時間,最好是保證十個小時,這樣就算除去入睡前的時間,也能夠滿足九小時的及格線。?
? ? ? ? 這一講我們了解了孩子的睡眠標準,在下一講里將告訴我們如何去培養(yǎng)孩子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