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夏季的第四個節氣。夏至過后,雨水增多,潮濕悶熱。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至開始以后陰氣漸生,因此夏至開始就要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做出改變,記得“1不喝,2不做,3不貪”,為即將到來的“三伏天”打好基礎,家人少生病,安安穩穩的過夏天。
夏至時節的“1不喝”
夏至是一年之中陽氣最盛的一天,這個時候的太陽特別毒辣,按照民間說法“天下萬物,含太陽氣而生者,皆有毒螫”。
夏至是毒蟲開始活躍和細菌大量繁殖的時節,這個時候天氣濕熱人出汗多,很多人需要大量的補水,這個時候就要注意飲用水的安全。
夏至時節喝水不能喝隔夜水、隔夜茶和開封的飲料,因為這些水在常溫下久放,很容易滋生細菌或被蚊蠅滋擾,喝了這樣的水很容易引起身體不適。
夏至時節老人和小孩也要注意不要喝剛從冰箱里取出來的冷飲,這個時候喝點涼白開或溫熱的茶水等,反而有助于及時補水,而且也不會引起腸胃不適。
夏至時節的“2不做”
一,不坐門檻吹“穿堂風”
夏至開始以后陰氣漸生,很多人貪涼喜歡坐在門檻上或者把家里的窗戶全都打開吹“穿堂風”,這樣其實是很容易引起身體不適的。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季里的木頭很容易吸收濕氣而滋生霉菌,而且門檻底下也是藏污納垢的地方,這個時節坐在門檻上吹風是很容易讓身體受到傷害的。
夏至時節天氣已經很熱,但是在休息和睡覺時,一定要記得把門窗關好,防止被“穿堂風”吹到引起身體不適。
二,不在正午的陽光下暴曬
夏至是一年之中陽光最強烈的一天,這天正午時分的陽光紫外線是最強烈的,因此民間素有夏至“躲午”的習俗,也就是在正午時分非必要不出門,不要把皮膚裸露在陽光直射下。
夏至時節可以趁著天氣晴好多曬曬被子,家里的門窗經常打開通風,但是人出門的時候盡量選擇陰涼的地方行走,而且也要做好防曬,防止被陽光灼傷。
夏至時節的“3不貪”
一,不貪睡
夏至時節晝長夜短,這個時節可以晚睡早起,中午的時候記得小憩片刻,但是切記不要熬夜或貪睡不起。
夏至時節的早晚是一天當中最舒服的一段時間,早起鍛煉鍛煉身體,可以有助于提升精氣神,為一天的工作和學習打好基礎,貪睡不起可能會導致人一天都昏沉沉的。
二,不貪吃
夏至開始以后天氣逐漸轉熱,這個時候人的消耗量大,飲食上應該少吃肥甘油膩的食物,多吃點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最好每天多補充點湯湯水水,這樣才能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和微量元素。
夏至時節像燒烤、重口味的食物、過涼的冷飲等,在食用時都要記得淺嘗輒止,吃多了引起腸胃不適或消化不了,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三,不貪涼
夏至時節更不能貪涼,因為夏至離一年之中最熱的“三伏天”還有一段距離,這個時節要保護好身體容易受涼的部位,比如膝蓋、脖頸和腰腹部,防止這些部位因為受涼而引起身體不適。
夏至還是去室外野浴的時候,這個時節就不要急于去江河湖泊中游泳,尤其記得不要用冷水洗頭,防止身體著涼感冒。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夏至過后天氣會越來悶熱潮濕,因此夏至時節做好“1不喝,2不做,3不貪”,調養好身體,平安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