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無論是在工作、學習,還是在家庭生活中,我有時會感到心煩、壓抑甚至因感到不被人理解而生悶氣或發脾氣。聽了蔡蔡老師的課,我覺得許多時侯是自己因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而自尋煩惱或傷害了他人。看來,學會與人溝通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是我們工作、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很重要一部分。每個人都有自由的思想且相互獨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都有對同一件事的不同認知和想法。只有積極主動的去溝通、去了解彼此內心的真實想法,才能讓我們彼此更加了解對方。有時候,面對自己的孩子、長輩、老師或者學生的要求或期許,由于缺乏溝通而致使與自己的想法有沖突,彼此內心互不接受,但有時也不便直接違背,就會造成各自內心的不舒服、委屈、甚至心理上的傷害等等不良影響。
聽了蔡蔡老師的課,我越覺得自己以前在家中扮演的角色很失職。也許是從小被家人太溺愛的緣故,幾乎一切事情都是由父母包辦,并且從來沒有對她(他)們說過“謝謝”;成家后有了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兩極化:要么全權包辦孩子的一切,要么面對孩子的“不滿意”不知道去與孩子溝通,不顧及孩子的感受。
今晚聽著蔡老師的課,腦海中又浮現無數次孩子抱怨我的一件事:孩子5歲時,我的七歲的姪子到家里與他玩耍。他們兩個在他的床上比賽“跳蹦蹦”,看誰跳得高。因床太軟,姪子不少心把床頭燈碰碎了。我沒調查,聽到響聲后就怒氣沖沖地把兒子狠批一頓,盡管他一再解釋是哥哥碰壞了燈。之后幾天,孩子多次問我:“哥哥把燈撞壞了,為什么不批評哥哥?反而批評我?”我誤以為孩子小,過幾天就沒事了,就沒再與他溝通和道謙。其實,我早已發現自己做的很對起兒子,只是礙于面子和缺乏與兒子進行溝通的能力,沒有讓他了解我“認為姪子是客人而不便批評”的錯誤想法。去年春節期間,有次當我說起姪子的工作時,孩子的臉立刻不高興了,反而又提起了那件事,對我表示出相當不滿。我才意識到那件事對孩子心理上造成了陰影,趕緊給孩子道歉,孩子不好意思地笑笑,并且說早已原諒了我,那時在與我開玩笑。看來與孩子的溝通很重要!
我是一個極不合格的家長,但兒子是一個很懂事的心細的孩子,每次過節或出差回來,總給我和她的奶奶帶好吃的點心或保健品、按摩器之類的東西,我很開心,可從未對他說過一次謝謝。聽了蔡蔡老師的課,我趕緊致電謝謝兒子!
剛才課后,我在洗頭,媽媽問和是否需她為我換洗頭水,我說不用,并順口給她說聲“謝謝!”媽媽覺得好吃驚!都是今晚聽課帶來的巨大改變。謝謝蔡老師!
每個學生都是“我的孩子”,是我生活、工作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教育兒子和對待家人方面我有許多不當之處,今后工作中我會更加重視與每個學生溝通,告訴他們“他們想要什么、他們犯錯后他們通過怎樣的努力去彌補和實現自己的愿望”,給學生足夠的“信任、嘗試和補錯”的機會,與學生一起討論并找出一致的解決方案,彼此珍惜當下,共同營造良好學習氛圍,開心相伴,共度美好學校生活。
今后我會讓溝通永駐我心,越來越重視與人溝通,讓自己遠離抱怨、遠離“別人不了解自己”、遠離一切煩惱,更加高效工作,盡力做一名人人滿意的陽光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