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羽
最近上演的電影《我們的愛情一言難盡》(Newness),描述了現代男女的愛情和交友App 的關系。最大交友App Tinder 的創辦人Sean Rad,靠著替紅男綠女們跨出尷尬的第一步,成功的打造出超過1 億下載數,總值30 億美元的公司。讓我們來看看Sean Rad 是如何辦到的。
創新點:不擔任領袖,反而能夠學會如何才能成為真正的領袖。
1. 就算沒有經驗,也阻擋不了Sean Red 解決問題的決心
1970年代Sean Rad的父母由伊朗移民到美國加州,經營家庭電器相關的生意。而Sean就在富裕的比佛利山區域中的波斯社區內長大。Sean的家族非常龐大及富有,因此,從小Sean就在一群擁有強大自信的親戚當中成長。這讓Sean從小就知道,唯有闖出一番不凡的事業,他才能這群事業都很成功的長輩面前炫耀。
高中畢業后,Sean 進入了南加州大學(USC) 攻讀商業相關科系。在大一時,Sean 發現為了要和他在不同階段認識的朋友保持聯系,他需要在不同的Email 和通訊軟件帳號中切來切去。他那時只是Email 的帳號就分別有中學時的帳號、大學的帳號、以及他個人的Gmail 帳號。除此之外,在那個通訊軟件蓬勃發展的年度,Sean 更需要管理數不清的帳號。
因此,他開發了一個名為Orgoo的軟件,將所有的帳號整合到里面,能夠統一的透過Orgoo管理及和朋友溝通。雖然Sean沒有任何技術背景,也沒有軟件開放的經驗,但是,他沒有退縮。他看到了一個他認為需要被解決的問題,因此他就全力以赴的去做。Sean的這個性格也讓他能夠持續的保持對創業的熱誠。
2004 年,Sean 正式的推出了Orgoo,而在短短的3 個月內,Orgoo 成功的累積了1 百萬名用戶。而Sean 在兩年后(2006 年)更是為了要專心創業而決定要輟學。但是,后來Orgoo 面對了一些侵權問題,因此,默默的在2007 年結束了營業。
但是,Sean 沒有被這次的失敗擊倒,他很快的就展開了第二次的創業,在2009 年推出了電子銷售廣告公司Adly。Adly 主要的客戶是不同的品牌廠商,而它提供的服務則是為這些廠商提供工具,讓它們可以在網絡上舉辦不同的銷售活動,并即時知道活動的效益。
2011 年,Sean 將Adly 賣出,再開始了他另一次的創業計劃。
2. 不在沒有客戶回饋下繼續前進,因此用等待的時間開發了Tinder
在離開Adly 后,Sean 在2012 年加入了由媒體及網絡公司IAC (InterActiveCorp) 創辦的孵化器Hatch Lab 當總經理。當Sean 加入Hatch Lab 的時候,他心里有兩件想開發的產品,一是客戶忠誠計劃的點數累積App,另外一個則是交友App。當時,Hatch Lab 的團隊都認為客戶忠誠計劃App 比較有吸引力,因此他們決定先從它開始。
Sean 將這個客戶忠誠計劃App 命名為Cardify,而它的功能是讓使用者在App 上注冊他們的信用卡。當客戶采用注冊的信用卡付款時,Cardify 就會根據使用者消費金額,為他累積點數。之后,這些點數將能夠用來兌換禮品或優惠。
Cardify 的進度非常順利,Sean 和團隊花了2~3 個月開發,就決定讓它正式上線。但是,由于Cardify 需要使用者在App 中輸入信用卡信息,而這件事在當時又還不普遍,因此,Apple 要先嚴格的審查Cardify 后,才讓它在Apple Store 中上架。
在等候Apple審查的3周里,Sean決定先不要在沒有客戶回饋下,繼續進行Cardify的銷售工作。因此,他想起了交友App,就決定將這3周的等候時間,投入這個系統的開發。Sean于是請Cardify的一些成員先將重心放到這個原本名為Matchbox ,后來改成Tinder的交友App。
3. 行銷方法一:將銷售訊息發給手機通訊錄內的全部人,請朋友們下載Tinder
Tinder 這個想法,源自于一天Sean 坐在咖啡廳內和朋友聊天。當時,有一位女生在他們面前經過,Sean 就望向了那位女生。當時,那位女生也正好望向Sean 的方向,個性害羞的Sean 忽然有偷窺被發現的感覺,感到非常尷尬。
于是,Sean認為如果有一個方法,能夠在男女見面前,就先確保彼此都有好感,那就可以免除很多尷尬情況。甚至很多因為害怕尷尬而沒有機會發展的連結,也能夠透過這個方法,順利發展。于是,Tinder的想法就在那間咖啡廳中誕生了。
在完成了Tinder的原型后,Sean指派他在中學時期就認識的好朋友、一起就讀USC的Tinder的聯合創辦人Justin Mateen負責銷售工作。于是,Justin決定去搜刮Tinder每一位成員的手機,然后將Tinder的銷售信息,發給成員們手機通訊錄里的每一個人。
雖然Sean 當時不認為這樣做能夠得到任何效果,但是,與其坐困愁城,不如就試一試。因此,他沒有阻止Justin,而Justin 最后發出了大約500 通訊息。出乎意料的,大約80% 收到訊息的人馬上就下載了Tinder,到了第二天,下載數更成長了50%!
Sean對這個結果感到非常驚訝,因此,他還重新確認了好幾次,以確保數據是正確的。當他開始聽到他的朋友們開始透過Tinder,讓原本的泛泛之交有了更深的連結,Sean立即意識到Tinder將會受到歡迎。因此,Sean下了個很大膽的決定;他決定違背一般「分散投資」的常識,放棄正在等待審查的Cardify,將所有的資源都賭在Tinder上面。
4. 行銷方法二:故意在公眾場合大聲討論Tinder,提升它的知名度
Tinder 在2012 年9 月正式上線,在它成長的初期,每一個下載都是很重要的。因此,Sean 都會不顧顏面,竭盡所能的讓更多的人知道Tinder。
「這個Tinder 真的很有趣!是誰將那么有趣的Tinder 介紹給你的?」
Sean 會在咖啡廳中故意和同事大聲的這樣討論,期望能夠引起咖啡廳里其他客戶的注意力,讓他們對Tinder 產生好奇,進而下載Tinder。
除此之外,Sean 知道交友App 最大的潛在用戶和批評者,都是大學生。因此,他決定要先贏取大學生的支持。Sean 相信只要大學生愿意使用Tinder,那要讓其他族群使用,相對就會簡單多了。所以,Sean 決定從他的母校USC 開始,讓Tinder 攻占大學校園。
5. 行銷方法三:在大學內辦派對,強制參加者進門前要先下載Tinder
當時,正好Justin 的弟弟要為一位女性好朋友在Justin 父母的家辦生日派對。因此,Justin 的弟弟租下了一輛游覽車,打算將要來參加派對的500 名USC 學生,分批由宿舍載到派對會場。負責Tinder 行銷的Justin 靈機一動,就建議Tinder 可以支付游覽車的費用,然后將派對變成「Tinder 派對」。
在他們取得了那位女士的同意后,決定將派對搞得更大。他們支付了游覽車以及其他的費用,還請了幾位保全站在大門口。要進來參加派對的人,一定要先下載Tinder到他們的手機,讓保全確認后才能進來。雖然在下載的當下,學生們根本不知道這是什么App,但是在派對后,Sean發現學生們開始使用Tinder交友,而這也在USC掀起了一股熱潮。
USC 事件讓Sean 確認進入校園宣傳Tinder 的策略可行,因此,每天下午,他都會帶領整個團隊開車到附近的大學,然后到學生宿舍宣傳Tinder。每次的宣傳行程都會為他們帶來大約100 的下載數。而他們也慢慢的從洛杉磯、到圣地牙哥、到橘郡以及每一間他們能夠到達的大學宣傳。
當時,Tinder的使用者主要都是在美國西岸,因為這是Tinder團隊最主要的宣傳地區。Tinder上線4個月后,在2013年1月初,它累積了大約20,000名使用者。但是一個月后,Tinder的使用者數卻有了爆發性的成長,來到了500,000 。這是由于在西岸求學的學生,都趁著寒假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而他們在家鄉和朋友分享使用Tinder的經驗,讓Tinder的使用者數迅速的攀升,并且從西岸,漸漸的蔓延到整個美國。
6. 被開除后反而找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5 個月后Sean 再次擔任Tinder 執行長
在Tinder 快速擴張的情況下,Sean 和團隊們每天不分日夜的工作。但是,在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的時候,Tinder 內部爆發出了性騷擾和歧視丑聞。2014 年,聯合創辦人Whitney Wolfe 控告Justin 對她性騷擾,而且,當她向Tinder 的管理層投訴時,管理層卻因為Whitney 是女性而沒有正面的處理這個問題。
圖說:Justin和Sean
禍不單行,2015 年3 月,Tinder 董事會認為Sean 的年紀太輕,他們希望能夠找一位比較資深的專業經理人來擔任Tinder 的執行長。董事會給了Sean 兩個選擇,第一,他可以選擇離開,IAC 將協助他創辦新的公司。第二,他可以選擇留下,但是會被降職到一個較低的位置。
對自尊心極強的Sean來說,第二個選項真的讓他太尷尬,他將不知道如何面對之前的團隊。因此,Sean考慮他是否應該頭也不回的離去。但是,Justin這時問了Sean一個問題:「如果明天你發現你完全無法工作,那你會有什么感覺?」。
Sean仔細的想了一下,發現他最享受的并不是「執行長」這個虛名,而是感覺到自己在團隊中能夠有所貢獻,能夠為更高層次的理想、比自己還大的使命盡一分力。因此,Sean決定要留在Tinder,和他共事多年的團隊一起繼續努力。
卸下了執行長的職務后,Sean也忽然發現到,原來他并不需要什么都懂。由于他一向來都擔任領導的角色,所以他一直都認為他要為所有的問題提供答案,就算他對該問題沒有很了解。不是執行長后,Sean發現自己可以對有問題的伙伴從容的說:「這個問題我也沒有答案,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吧!」
而不需要當領導者,也給了Sean學習如何當一位真正的領導者的機會。在他被降職的5個月后,Tinder董事會看到了Sean的成長,并覺得他才是最適合長期領導Tinder的人選。因此,他們再次邀請Sean當Tinder的執行長。
7. 創業不是為了自由和為自己工作,而是找到想要解決的問題
Sean 再次擔任執行長后,持續不斷的為Tinder 推出新的功能,讓Tinder 能夠持續的保存交友App 龍頭的位置。而Sean 的目標,是將Tinder 發展成一個不但只是提供男女交友的平臺。
他認為Tinder 有著和Facebook、Instagram 不一樣的特性,Tinder 不但能讓使用者分享很快過時的事件或照片,它最大的強處是為每個使用者找到喜歡該使用者特性的人,并為他們建立關系。因此,他相信Tinder 有一天會超越其他平臺,成為最大的社交網絡。
而對那些也想要效法他,投身創業的年輕人,Sean認為永遠將自己當成初學者是創業家必備的條件,這也是Sean在Tinder中要求每位員工的。因為,認為自己知道了所有事情,就很容易陷入盲點,而無法從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年輕人能夠輕易的顛覆他們完全不了解的產業,因為他們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另外,Sean也勸想要創業的人要為對的理由創業。這是因為創業是非常艱辛的,如果創業者只是為了想要自由或不想為他人工作,那都不是對的理由。就算有很好的想法,創業依然是一條荊棘滿途的道路。如果創意者無法堅信他的產品能夠改變世界,他一定沒有辦法堅持到最后。唯有堅定想要解決問題的創業家,才會有成功的機會。
2016年,Sean再次回到母校USC,這次不是為了宣傳Tinder,而是為該年度畢業生致詞。Sean除了用自己被開除的經歷勉勵畢業生,也告訴他們沒有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人能夠獨自成功。他指出Steve Jobs搭配了Wozniak才造就了Apple的成功、約翰藍儂一個人也沒有辦法組成披頭四。
人們常說一個人能夠改變世界,但是,歷史證明,能夠改變世界的,都是一群擁有特殊連結的人。Sean給畢業生的這段話,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也是值得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