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概述
1.產品名稱:網易云音樂
2.產品入選理由
2013年初,網易云音樂正式面世,此時的音樂市場早已擠滿眾多音樂類產品,而且在經過了數年的打磨和競爭后,老牌產品們都已相當成熟。然而云音樂上線后發展速度極快,僅用一年半的時間達到5500萬用戶,2015年7月宣布用戶數過億,超出了大多數競爭對手的初期增速,是一款極具特色的音樂類黑馬產品。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5年在線音樂行業移動端、PC端用戶規模均超2億人。其中移動端用戶數量已經超越PC端,成為在線音樂行業用戶最主要使用的平臺,且移動端在線音樂市場競爭更激烈,頭部產品并未形成碾壓態勢。用戶粘度方面,大部分移動在線音樂App頻次和使用時長比較接近,如酷我音樂、QQ音樂、百度音樂與咪咕音樂,酷狗音樂則擁有更高的人均月度使用時間與人均月度使用天數,而網易云音樂與天天動聽屬于典型的高頻次低時長的在線音樂App。
本文將根據網易云音樂的迭代路徑,復盤產品的設計和運營思路,了解一款優秀產品的成長軌跡。
3.產品主功能和界面
1) 發現音樂:個性化音樂、歌單推薦,私人FM,音樂排行榜
2) 本地音樂管理
3) 朋友頁:關注人動態,附近的聽友,達人用戶推薦
4) 搜索:根據歌詞、別名、影視劇等搜索,分類搜索
4.產品定位&場景
產品理念:幫用戶找到喜歡的音樂,為用戶提供優良的聽音樂體驗。(發現好音樂)
產品定位:一款搭載多種找音樂和社交功能的音樂工具產品。
產品形態:產品以音樂播放功能為核心,提供發現音樂、音樂社交等功能。
面向需求:找到更多自己喜歡的音樂
用戶定位:主要是有一定音樂欣賞習慣和經驗的18~35歲青年用戶
使用場景:
1) 喜歡的音樂聽了很久,想要尋找類似風格的音樂
2) 當下對具有某種特征的音樂有需要/興趣,想要集中找到此類音樂聽
3) 想與有同好的人就音樂進行交流,表達和了解他人想法
4) 想要用聽的方式直接獲取信息、知識等內容
5) 想聽些不一樣的,但又不會與自己喜好相差太遠的音樂
6) 聽聽熱門的音樂
7) ……
可以看出,現在的云音樂是以音樂播放和管理功能為基礎,以發現新音樂和音樂社交為主要亮點功能。
5.產品邏輯&架構
作為一款偏重內容的工具類產品,在網易云音樂的核心業務中,重點有兩處,一是內容本身的質量,二是內容的組織與分發。內容質量要求網易不斷豐富曲庫的容量、歌曲相關信息完整度、歌曲音質以及鼓勵用戶創作電臺內容;內容的組織與分發方面,如上圖所示,在產品層面中主要是以下幾種途徑:
1. 直接找到目標內容
1) 搜索
2) 個性推薦——歌曲、歌手、電臺
3) 音樂排行榜
4) 歌手新動態提醒(云音樂小秘書私信)
2. 借助UGC內容間接找到音樂內容
1) 歌單推薦與搜索
2) 朋友頁動態獲知
另外,這兩種方式相輔相成,通過歌單和動態接觸歌曲,可以轉化更多的音樂偏好;廣泛試聽歌曲之后,搜索歌單和聽友的方向也更加開闊。
因此,云音樂的主要運營工作也應分為兩部分,一方面不斷提升曲庫的覆蓋面和質量,促進優質電臺內容的產出,另一方面鼓勵用戶分享和生產更多的UGC內容。同時再配合產品播放相關功能的不斷完善,和推薦算法的持續優化,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聽音樂體驗。
6.產品功能結構圖
7.產品發展歷史大事件
2014年3月25日 宣布用戶數超過2000萬,入駐的明星超過 500 位,收錄音樂越 500 萬首,用戶自主創建的歌單 3200 萬個。
2014年12月4日 網易云音樂宣布用戶數超過5500萬,最近三個月用戶總量增加近50%。
2014年9月3日 網易云音樂宣布啟動“網易云音樂全國校園歌手大賽”。同年12月21日晚,網易云音樂校園歌手大賽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行總決賽。
2015年7月14日 網易云音樂宣布其用戶數突破1億,累計產生1.2億條樂評和2億次的音樂分享。
2015年7月15日 網易云音樂啟動2015年度音樂盛典“音樂大戰”活動,中韓藝人將進行現場比拼,呈現一場音樂盛宴。8月11日晚,以O2O形式舉辦的 “音樂大戰”落下帷幕,以78萬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1500萬投票數和超100萬的彈幕發布數,刷新了演唱會直播互動新紀錄。
8.競品簡介
目前音樂領域大致是三足鼎立的形勢:QQ 音樂、阿里音樂、海洋音樂集團,百度、網易云音樂、多米音樂規模遠不及前面三者,不過也都有一定影響力,是在線音樂市場的不確定因素。
在充滿了成熟競品的市場環境中,一款黑馬產品的突圍經歷,通常是極具參考價值的。本文將基于以上產品基本邏輯,著重分析網易云音樂的迭代成長路徑,了解在產品層面,云音樂是通過怎樣的迭代更新,傳達自己的理念并實現自身成長的。
二、產品成長歷程
如前所述,2013年3月,網易云音樂正式上線,2014年下半年,網易云音樂達到5500萬用戶,2015年7月宣布用戶數過億。
1.Appstore歷史排名變化情況圖
2.App store歷史版本評分表
可以看出用戶評分一直比較穩定,偶有大幅下降主要是因為出現了影響正常使用的嚴重BUG。
3.安卓主要第三方市場總下載量&版本發布時間點
從2014年中也即安卓2.0版本開始,網易云音樂的用戶數開始顯著提高,2015年中有一段時間更加快速地增長,此后至今增長速度放緩并與之前的速度持平。
可以猜想在2.0之前,云音樂主要在培養核心用戶的使用習慣,豐富曲庫,鼓勵用戶生產歌單、電臺節目等內容。2.0之后,云音樂借助某些增長點開始穩定提升用戶數,而2.7-2.9版本之間的爆發性增長,由于時間短且不具持續性,應該是由運營活動驅動的增長。
4.產品重要功能更新時間線
可以看出上線至今,云音樂在產品主功能及結構上并沒有重大變化,一直在根據最初的產品定位優化產品。
5.各大版本界面對比
另外,在上面的更新內容以外,針對基礎音樂播放和管理功能,圖中沒有列出,在這里網易云音樂也進行了大量的優化,如均衡器、歌單編輯、換膚、封面下載、等,光更新信息中列出的新增功能就超過了40項,而且團隊對用戶的意見回應很快,這些也是云音樂迭代的重要組成部分。
6.產品成長歷程階段劃分
根據不同時期產品的特點,可以將網易云音樂分為以下階段:
1) 探索期——用MVP探索產品形式的可能性
2) 積累期——完善基本的聽歌和社交功能,留住核心用戶
3) 發展期——穩定促進用戶量增長,重點維護產品內的社交氛圍
4) 一次爆發增長——由運營手段強力驅動的爆發式增長
5) 后爆發期——爆發后至今的階段
接下來將分析一下,圍繞各階段的主旋律,云音樂團隊在產品層面做了哪些事情,出于怎樣的目的又達到了怎樣的效果。
三、產品發展歷程分析
A.v1.1.1—v1.3.2 ?探索期——用MVP探索產品形式的可能性(2013.03 - 2013.07)
這個階段云音樂的目的,主要是為產品探索合理的切入點及產品形態。
1. 具體功能迭代分析
目前網易云音樂的早期版本已不可用,只能看到登錄方式選擇和啟動頁。
早期云音樂使用前必須注冊,在v1.4才增加了游客試用功能,這可能是初期為了提高門檻,篩選種子用戶。早期版本主推大牌音樂人DJ,而且歌單功能在v1.2才得到首頁展示,且直到v1.4才開始被主推。猜想在MVP階段,云音樂功能的重點曾有過重大調整,從PGC轉變為UGC, 即變成以現在著名的歌單功能為主。
2. 部分更新功能截圖
3.Appstore用戶評價
4.階段綜述
網易云音樂最終確定的切入點是用戶間的音樂推薦和音樂社交,采用UGC的形式,讓用戶來生產歌單,引導其他用戶欣賞,并進一步基于音樂社交。
這樣的切入點,切中了大部分用戶有限的聽歌廣度和深度。由于用戶的這一特點,當用戶需要嘗鮮和發掘好音樂時,推薦算法也不能完整滿足這一需求。通過歌單活用人這一要素,對內容進行組織和分發,進而自然激發社交行為,網易云音樂就能對當時用戶聽歌體驗的空白進行很好的補充。
從云音樂的現狀來看,這時的探索是非常成功的。
B.v1.1.1—v1.7.6 積累期——完善基本的聽歌和社交功能,留住核心用戶(2013.03 - 2014.07)
既然確定了UGC的形式,那內容也就成為了重點中的重點。對于社區來說,引入并留住核心用戶,逐步促進內容的生產,是初期最重要的事情,這一階段的目的,便是如此。
1.主要產品功能變化
2.重點功能迭代邏輯分析
這期間針對用戶找歌的行為,有11項功能更新或增加,涵蓋了搜索、相似推薦、各類排行榜、收藏下載等功能,力圖將各種找歌場景下的用戶體驗做到最好。多數更新也確實集中在發現頁面,而且容易想到的是,在這些功能背后,后臺增加了更多的行為數據收集、推薦算法等相關功能,作為用戶聽歌體驗的重要保障。
UGC與社交方面,基礎功能布置和鼓勵核心用戶,是主要的更新方向。重點的用戶榜、朋友頁功能加強、分類查找感興趣的人、音樂達人等,這些功能構成了初期的主要激勵手段,所產生的精神獎勵,是用戶創作歌單和動態的主要動力。另外導入歌單是后誕生的音樂APP常見的引流方法,歌單篩選則強化了歌單的露出。
分享功能早早覆蓋了眾多社交網絡,而在口碑建立階段,320k音質對核心向用戶也有很好的吸引力,與聯通合作的活動瞄準了移動場景下的痛點。另外現在找不到了的演唱會搶票功能,大概是一次試錯性質的嘗試。
3.部分更新功能截圖
在明星用戶展示的功能,和新歌推薦的形式上,云音樂在不斷地進行優化。
4.Appstore用戶評價
這時的用戶主要述求比較集中,主要是類型的豐富和產品細節的優化,而且能看出云音樂在一直努力滿足用戶。
5.主要運營事件和方法
在后臺運營工作方面,猜測云音樂團隊為曲庫擴容時,傳播效果好和用戶黏度高的音樂類型,會被優先考慮,如熱門影視、二次元、常見場景等等。
6.階段綜述
云音樂在2.0之前的階段,迭代重心就是找歌與聽歌功能的基礎體驗。有了大量的找歌和欣賞作為前提,才能發布出優質的歌單和動態,推薦與找歌體驗是后期UGC內容產生的保證。先打造高效的找歌功能,快速響應用戶對內容的需求,以此留住嘗鮮的用戶,云音樂團隊用了1年多的時間做這件事,為歌單等UGC內容產出,也為后期的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C.v2.0.1—v2.6.1發展期——穩定促進用戶量增長,重點維護產品內的社交氛圍(2014.07 - 2015.05)
這個時期的運營開始側重用戶量的增長,開始有了以推廣為目的的大型運營活動。在用戶開始加速進入后,既有社交氛圍必然會遭到一定沖擊,因此這時產品迭代的目的,是通過維持社交氛圍留住老用戶,以及繼續優化推薦功能,提升產品價值。
1.主要功能變化
2.重點功能迭代邏輯分析
前兩個階段的版本數基本相同,而直接找歌功能已不再是重點,降至7個重要更新。
強化了通過歌手找歌下的場景,此時的曲庫容量應是達到了一定標準,可以很好支持這個場景下的用戶體驗了。產品也依然在不斷提升音樂推薦的效果,加入了私人FM和不感興趣等相關功能。MV相關功能的改進,應該是對競品功能的跟進,順便還能作為針對版權限制的一種應對措施,同時也能為后期的活動形式預備更多的選擇,如直播等。
社交及UGC方面的更新占據主要地位,9項主要更新中,3項在鼓勵產生電臺內容,其他都是在增強社交功能和維護社交氛圍。
這個階段的重點是維護既有的社區氛圍,為社區的管理提供幫助,方便用戶更好的表達和交流,評論功能也能很好提升用戶的社交參與感。隨著大量用戶的流入,社交環境也會相應地受到影響,作為UGC內容生成的主要激勵手段,社交環境自然就成為了這個階段的重點。而用戶增加之后,有創作意愿的用戶就更多,加強電臺相關功能,再借助固有的社交功能,可以借此吸引和活躍不同類型的用戶。
歌詞分享功能是個不錯的創意,收到了不少的好評。活動方面,似乎在LBS功能的基礎上,用身邊的活動業務嘗試,不過現在也找不到這個功能了。借助粉絲經濟,云音樂用3元暢聽進行了一次付費業務的探索,根據后面的迭代情況,這次探索應該是有所收獲的。音樂云盤將移動端與PC端的場景連接了起來,對用戶黏度是有幫助,另外面對版權限制,這也能進行一定程度的應對。核心用戶本來就有上網找資源的習慣,用云盤讓核心用戶更好地利用手上的資源,對于UGC內容的產出也很有幫助。積分商城和用戶等級對于核心用戶活躍度的提升會很有益,不過鑒于商城做得不太走心,也可能高層意愿和KPI收益更多些……
3.部分更新功能截圖
4.Appstore用戶評價
看起來編輯對歌單的推薦方向,一直在根據效果調整,從評論情況也能看出,用戶對于社區氛圍是非常在意的。留學生群體對社交的需求相對高一些,解決版權問題對UGC的產出也頗有幫助。
5.主要運營事件和方法
先來看一下這次的大規模運營活動:
速途網3月25日消息,2014網易云音樂校園音樂開放日活動3月25日下午在北京啟動,并同時發布了《2013—2014年度網易云音樂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網易云音樂高級總監王磊在活動上表示,“將堅持初衷,2014年網易云音樂將以明星DJ、唱作人進校園等系列線下頻偏活動展開,積極布局校園市場,為用戶帶去更多的好音樂。”
新浪科技訊 9月3日下午消息,網易云音樂今日宣布正式啟動“網易云音樂全國校園歌手大賽”,同時網易云音樂與音頻技術企業Sennheiser達成合作
網易娛樂12月22日報道 12月21日晚,全國首個專業級校園歌手比賽——網易云音樂校園歌手大賽,在北京清華大學隆重舉行總決賽。經過四個月海選、校級賽、區預賽激烈角逐,從15個城市100所高校選拔出來的全國15強,以及歷經多重考驗從復活通道走來的1名優秀歌手,共16位“中國最會唱歌的大學生”當晚經過激烈的角逐,以歌聲和熱情征服全場,最后由尚雯婕、周傳雄、汪蘇瀧、徐良組成評委團一致選拔出三位最閃亮音樂新生力量。
2014年的校園歌手大賽,覆蓋了2.0版本之后的用戶數增長,是伴隨著這次校園大賽活動同時進行的,再考慮新聞事件前后的相關運營活動時間,增長和大賽的時間重合率非常高,2014年底時網易宣布云音樂用戶數超過5500萬。另外雖然2015年校園歌手大賽照常進行,可以看出2.7版本之前的增長一直有放緩的趨勢。
在校青年用戶更有活力,時間也比較充沛,其中大部分人會有聽音樂的習慣,并且會樂于了解新的音樂和尋找好的音樂。網易云音樂在完成初期的積累之后,選擇借助學生用戶完成第一波增長,獲得了不錯的效果,且增長相關的用戶群體,對社區氛圍的沖擊不會太大,同時還能促進更多UGC內容的產生。此時的產品如前文3.3章節所述,繼續優化產品基礎功能,并著重維護產品內社交環境,用社交催生更多的UGC內容產出,試水付費業務,促活躍。
6.階段綜述
本階段云音樂的迭代重心是,迅速強化社交和UGC相關功能的體驗,并穩定優化播放和直接找歌功能,同時兼顧提升運營效果的功能。隨著基礎功能的逐漸完善,和用戶數的增加,產品的設計也開始向數據維持和提升方向偏移。
D.v2.7.0—v2.9.0一次爆發增長——由運營手段強力驅動的爆發式增長(2015.06 - 2015.08)
可以看出這期間運營團隊找到了很好的增長點,并集中發力了一次,實施大規模的運營活動,為云音樂帶來了一次高速增長。更大規模的用戶涌入后,對產品的考驗也與之前的階段相同,所以產品迭代目的無異于上一階段。
1.主要產品功能變化
2.重點功能迭代邏輯分析
通過影視劇和別名找歌,網易音樂人圖標,都更多地兼顧了音樂中的流行話題因素。從社區管理的持續加強,可以看出此時的運營重點,就是社交本身,這樣既能激勵UGC內容的產出,也能增加用戶的活躍度。在用戶量持續增加的過程中,用戶運營是推動產品成長的有效手段。網易云音樂也以自己獨有的方式,作為工具類產品成功切入了社交領域。
這次的成型音樂付費業務模式,證明前面的探索是有效的。而音樂大戰,則用到了之前布置的MV播放,為云音樂帶來了一波爆發式增長。評論分享則是利用UGC內容積累來繼續促進增長。
3.部分更新功能截圖
4.Appstore用戶評論
付費業務的引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非議,不過由于之前是探過路的,用戶接受程度應該不會太差。
5.主要運營事件和方法
這次的大規模運營活動:
2015年07月15日消息,網易云音樂宣布2015年度音樂盛典“音樂大戰”活動正式啟動。8月11日,徐佳瑩、got7、白舉綱等中韓藝人將進行現場比拼,以激烈的對抗模式呈現一場音樂盛宴。據網易云音樂高級總監王磊介紹,“音樂大戰”作為一場真人秀形式的“明星對抗賽”,目前已邀請到4min、UNIQ、徐佳瑩、got7、白舉綱、snh48等中韓藝人及團體的參加。屆時,這6組藝人將被分為紅白兩隊,在活動現場PK歌喉。比賽全程將在網上進行直播,網友可以通過在線投票決定比賽結果。此外,音樂才女周筆暢和金曲獎歌后戴佩妮將出任“大戰”的嘉賓,見證6組藝人的對抗過程。
速途網8月12日消息,8月11日晚,以熱門的O2O形式舉辦的演唱活動“音樂大戰”落下帷幕,白舉綱、UNIQ、4MINUTE,徐佳瑩、SNH48、GOT7等中韓人氣偶像激烈拼殺,最終GoT7以300萬高票登人氣榜首。這檔在網易云音樂全程在線直播的音樂賽事,以78萬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1500萬投票數和超100萬的彈幕發布數,刷新了演唱會直播互動新紀錄,把近兩年風行的演藝O2O推向新的高潮。
2015年的云音樂用戶數爆發增長,結束時間正好為音樂大戰的具體時間,從之前的新聞宣傳造勢情況來看,推廣時間恰好覆蓋了這次爆發增長全過程。這一次利用“粉絲經濟”的推廣效果相當好,兩個月的時間內,安卓平臺上的下載量翻了一番,2015年7月宣布用戶數過億,之后增長速度恢復了之前的水平。
在校學生的群體容量畢竟有限,繼續增長的時候,選用群體規模更大的粉絲群體,在他們身邊的人當中傳播,效果也會更好。此時的產品迭代更著重于維護社區氛圍,粉絲的入駐很有可能會帶來更多不良社交行為,另外產品也在慢慢引入一些付費業務。
結合運營活動來看,此時云音樂團隊的產品設計重心在于配合運營工作,觀察產品功能更新,暫時還看不出云音樂找到了新的需求。
6.階段綜述
這時的迭代做法與之前區別不大,還是優化找歌體驗,并加強社交和UGC的相關體驗,而且在長期的盈利模式探索后,正式啟用了一些付費業務。
E.v2.9.1—v3.1.3后爆發期——爆發后至今的階段(2015.08 - 2015.)
這個階段中,產品的目的就是消化之前涌入的用戶,繼續維持社區氛圍。
1.主要功能變化
2.重點功能迭代邏輯分析
推薦功能的優化依然瞄準找歌的體驗,首頁將最好的推薦方式單獨提升到產品最前段,自定義文件夾掃描與云盤功能很配,優化了動態和歌單功能,年終活動則進一步培養用戶的版權意識和付費習慣。
3.部分更新功能截圖
4.Appstore用戶評論
除去版權問題一直是老大難,以及付費業務還需要繼續推進,可以說云音樂已經一定程度上趨于成熟。
5.階段綜述
此時云音樂做的事情和上個階段類似,還是優化社交和提升產品價值,同時還繼續在探索產品的盈利模式。所以,這個版本與之前比,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四、總結
1.迭代總結
網易云音樂是一款很有特色的工具類產品,生命周期和迭代思路都是UGC社區式的,增長曲線非常合理、優美。前期細致地優化了用戶的體驗,耐心等待UGC內容的積累,通過恰當的運營執行,之后各階段的增長都找到了合適的增長點,相應的群體也符合當時產品生命周期的需求,是值得借鑒的產品設計和運營思路。
產品前期的積累時間非常長,大約有1年半的時間在進行基礎功能的迭代。網易云音樂這款產品本身的特點,導致了它相對需要以這樣的方式發展,而它前期對于運營資源的大量消耗,和盈利效果不突出的特點,也決定了這樣的產品不適合作為創業項目,更適合作為大公司的長線項目,起到諸如搶占市場、創造流量入口等等戰略布局作用。
相關人士指出,任何一款產品的快速增長,背后都有著強力的運營助推作為支撐。產品的大幅度增長,通常需要在滿足需求和市場的前提下,找到合理的增長點,借助產品和內容等優勢,用強力運營手段驅動。
云音樂在增長的過程中,背后也有著強力的運營支持,除了對內容長期細致的基礎運營工作外,前文提到的兩個重要的運營事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各階段的Appstore評論可以看出,這兩次合理的運營助推,規避了許多快速增長的潛在副作用,且增長效果顯著,是非常值得學習借鑒的。
另外核心用戶們的訴求,還需要云音樂團隊長期關注并采取對應措施。核心樂迷的數量是極少的,而他們卻可以為產品生產更多高質內容,凝聚更多普通用戶,也可以用個人的不滿和離開,引發整體用戶口碑的下降。然而云音樂的核心價值是面對大多數用戶的,這里必然有與核心樂迷的訴求有偏差甚至相悖之處,如果因此而漸漸流失核心用戶,對產品的生存與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比如,核心用戶對過去唱片工業的經典產物——專輯,有著獨有的熱愛與情懷,而在適應了云音樂的歌單功能后,大部分用戶則可能會漸漸忽視專輯的意義,這很不利于專輯文化的傳播。所以在這方面,對核心用戶來說,云音樂的亮點功能反而是要減分的。鑒于核心用戶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對經典音樂文化(如專輯文化等)的體現與傳播,是會很有利于產品的生存與發展的。在這方面可以考慮研究核心用戶的訴求,結合(非APP內的)樂迷圈子愛好特點,強化相應文化內容的積累,定向推送給核心用戶,并及時回應他們的反饋,用對音樂的(而非對KPI的)誠意來維護這部分用戶。
當然,這樣的運營難度基本都在于,一定要走心……
2.更多的可能性
網易云音樂當前的產品迭代方向不是很明確,下一個強力的增長點可能也更需要想象力。總體上,云音樂現在產品形態完善,內容和用戶積累充足,最需要的就是探索更多的增長點和業務(尤其是付費業務)的可能性。
根據產品的成長史分析,現有的社區和粉絲用戶群體,都可以繼續開發作為增長點。
比如重邀明星進入云音樂,在社區中與粉絲近距離互動,聊聊與音樂有關的事兒等等。這樣的做法應該會粉絲群體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從而產生較好的拉新和促活效果。對粉絲群體的利用可以帶來一個好處,就是繼續發掘這里的增長潛力,但同時也有一定的風險,因為現在云音樂內的社區已經在用戶中很有影響力,粉絲大量出現和發聲的情況,可能會導致社區環境惡化,對于產品的健康會有非常不良的影響。開辟新的明星互動區域,并將其與朋友頁合理隔離,單獨運營粉絲群體促進增長,也許這會是一個增長點。
再如使用用戶運營的方式,通過對各音樂分類的受眾用戶群體進行功能和活動設計,促使產品可以在某些分類中擁有較高知名度,從而借此將對應的外部受眾聚集起來,這樣的方式也許能夠作為一個穩定甚至略有亮點的增長點。舉個栗子,微博中會有部分小受眾的博主,在某些細分類的音樂類型上,有極深的欣賞經驗和音樂知識積累。這些博主和粉絲組成的樂迷圈子比較小,相互間的聯系和個人背書能力比較強,結合對音樂文化的支持,如上文所說的專輯文化等,博得他們對云音樂的認同后,由他們創建基于個人口味的歌單并分享,是比較容易為云音樂拉新和提高用戶忠誠度的。受眾更大的博主,也可以找到有相似受眾面的歌單,用亮點去帶來傳播、拉新等效果,這點貌似云音樂團隊已經在做了。當然這種方式不太容易帶來爆發式的增長,更需要運營團隊有耐心地長期運營,并謹慎對待任何可能產生的用戶反應,防止影響產品口碑。
在這個思路的基礎上,后期也許可以引入打賞功能,作為對核心用戶的鼓勵。借此謹慎探索付費業務模式,也會更加合理和流暢。
3.Bonus
筆者覺得,網易云音樂是一款很有深度的產品,個人推薦大家深入發掘一下這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