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云音樂APP分析報告

體驗人:Mars Chan


體驗產品:網易云音樂(2.5.4版本)


手機型號:Nexus 5


手機系統:Android 5.0.1


體驗時間:2015年3月28日


體驗邏輯:概覽、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總結


一、概覽

1.行業概述

在當前增長迅猛的移動互聯網背景下,人們對于在線音樂服務的需求也隨之增多,并且已經形成了相當大的用戶群,這批大多由90后,00后構成的用戶群體決定了在線音樂未來的發展趨勢—移動化和社交化,傳統PC端的競爭已延伸到現如今移動端更激烈的競爭,主要的競品有蝦米音樂、百度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多米音樂、天天動聽、豆瓣FM、各產品都有各自的側重點和發展方向,用戶早已不滿足于傳統的能聽、能下載、能看榜單這三大功能,更多的是追求更好的交互體驗,更好的音質,更多的分享口,更精準的推薦,更完美的多屏無縫體驗等等,但僅僅著力于一個點或兩個點來發展已經不能滿足于現在的市場,用戶需要更多的是將這些點都匯集起來的一站式體驗。

這種全新獨特的音樂體驗和空前便捷的音樂服務使得無線音樂市場潛力巨大。


圖片來自速途研究院

2.產品概述

網易云音樂是網易公司于2013年4月23日正式發布的一款產品,是一款專注于發現與分享的音樂產品,依托專業音樂人、DJ、好友推薦及社交功能,為用戶打造全新的音樂生活。在2014年1月至9月份,網易云音樂以36.5%的用戶月增長率居所有音樂類APP的第一位,超過QQ音樂等同行產品。


網易云音樂是從移動端直接發力,并隨后逐漸推出了iPhone、Android、Web、PC、iPad、WP、Mac七大平臺客戶端,使得自身在終端的用戶體驗上有更多的新嘗試和開拓。


來自百度指數查詢結果

如圖所示,網易云音樂從發布之初到現在受到關注度一直在增加,2014年增速最為迅猛。

3.產品發展史

2013.04.23??? 網易云音樂移動版本正式發布

2013.03.12??? 網易云音樂iOS1.1.0上線

2013.05.21??? 網易云音樂android 1.1.1上線(音樂指紋、社交、大牌DJ功能上線)

2013.05.27??? 網易云音樂android 1.2.1上線

2013.07.04??? 網易云音樂android 1.3.1上線

2013.07.31??? 網易云音樂android 1.3.2上線

2013.08.26??? 網易云音樂android 1.4.0上線

2013.09.11??? 網易云音樂android 1.4.1上線

2013.09.17??? 網易云音樂android 1.4.2上線

2014.01.02??? 網易云音樂android 1.4.3上線

2014.02.12??? 網易云音樂android 1.6.1上線

2014.08.29??? 網易云音樂android 1.7.1上線

2014.08.30??? 網易云音樂Windows Phone平臺上線

2014.01-09??? 網易云音樂以36.5%的用戶月增長率居音樂類App的第一位

2014.12.24?? ?網易云音樂android 2.0.2上線(界面換新,個性化推薦、朋友動態)

2015.01.16??? 網易云音樂android 2.3.3上線(主題換膚)

2015.01.20??? 網易云音樂android 2.4.0上線

2015.02.05??? 網易云音樂android 2.4.1上線

2015.02.11??? 網易云音樂android 2.5.1上線

2015.03.23 ???網易云音樂android 2.5.4上線?

二、戰略層

1.自身定位

網易云音樂偏重分散式創作和個性化分享來滿足用戶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它的定位不僅僅是簡單的音樂播放器,而是試圖通過音樂建立起新的社交關系,讓這種潛在的社交關系來增加產品的品牌價值,利用社交的形式把用戶數據、消費數據沉淀在該平臺中,利用該平臺的巨大用戶量、消費數據、用戶操作行為數據去整合音樂產業鏈的上下游。相比市場上其他音樂產品,網易云音樂主打歌單、社交、明星推薦、音樂指紋技術四個功能。


2.戰略目標

通過免費策略,曲庫全音質好,無廣告,人性化的服務,操作界面簡潔,支持導入歌單來搶占用戶,之后又通過讓用戶參與產品的構建,豐富社交模式,引入UGC模式來提升用戶黏度,進而來提升產品口碑。

其次,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網易與騰訊、新浪相比,一直缺少一個敲響移動互聯網大門的重量級產品,雖然游戲業務蒸蒸日上,但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卻還處于布局階段。創始人丁磊希望通過云音樂,圓網易的移動社交夢想。網易云音樂主打的社交功能,使得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通訊錄、SNS關系或者借助網易云音樂自身LBS功能構建音樂社交圈,從而打造一個網易的移動音樂社區。


3.目標用戶

3.1音樂消費者:普通音樂消費者。

3.2音樂內容產生者:包括唱片公司,獨立音樂人,入駐歌手,電臺主播。

三、范圍層

1.產品特點分析

1.1轉換成本低

網易云音樂APP支持從多米和豆瓣導入歌單,PC端則支持從蝦米,豆瓣,酷狗,酷我,多米導入。

1.2社交音樂圈

將社交分享和相互關注引入音樂使用者之間,并且具有LBS功能,可以基于地理位置找到正在聽歌的人。

1.3猜你喜歡

根據使用者口味推薦音樂和人實現通過音樂去社交,根據喜歡的歌曲精準推薦歌曲好朋友。

1.4音樂試聽功能

點擊朋友分享的音樂,即可聽到音樂中的高潮部分,降低了發現好音樂的獲得成本,更容易進行喜歡與否的判斷。

1.5歌單功能

通過歌單的創作和分享來分類場景化的需求,不像豆瓣FM依賴算法來推薦歌曲,網易云音樂更多是通過“人”來進行歌單的傳播和推薦。

1.6評論功能

通過UGC模式積攢大量歌曲用戶評論,營造出音樂社區氛圍感和歸屬感,提高用戶活躍度。


2.音樂需求分析

狹義的音樂需求有“發現音樂、消費音樂、管理音樂”三點

2.1發現音樂

網易云音樂對于用戶發現音樂的渠道給了兩個維度,一個主動的,一個被動的,主動的有用戶搜索,強大的曲庫保證了用戶通過搜索來尋找音樂的需求,以及使用“私人FM”和“朋友”的功能,發現自己的好友和附近的人在聽什么樣的歌,其次是被動的,有云音樂小秘書通過私信發送你關注的歌手的新專輯或單曲,還有通過一定的數據分析手段,使用戶通過“私人FM”和“個性化推薦”來獲得符合自己口味的音樂。

2.2消費音樂

網易云音樂在音樂品質上給了用戶更多的選擇,通過對比其他競品對高音質音樂下載進行收費,為網易云音樂贏得了不錯的口碑,另外,網易云音樂對歌單概念的強化,很好的滿足了用戶對于消費音樂的場景和分類越來越多的需求,每一個歌單就是一個音樂的使用場景,用戶可以根據不同場景來選擇不同的歌單。

另外,更多的分享接口和支持歌詞的分享及圖片生成也滿足了用戶對于音樂消費的分享需求。

2.3管理音樂

可以按手動的方式進行組織,也可以按照自動方式組織(風格、標簽、時間等維度),將本地音樂按照單曲、歌手、專輯、文件夾四個維度進行分類,更便于用戶尋找,將用戶下載的單曲與電臺節目分開分類,將創建的歌單與收藏的歌單分開分類,這些分類都極大的降低了用戶的組織成本,提升了用戶體驗。

另外基于UGC的模式,用戶創建大量的歌單和“主播電臺”節目,為網易云音樂帶來了豐富的產品內容填充,這些可以讓用戶參與到產品內容層面的構建上,使用戶有參與感,有情感歸屬。

2.4延伸的音樂需求

大致三點:個性化需求、反饋需求、娛樂化需求

個性化需求,賬號設置、皮膚、音效音質設置;反饋需求,在產品運營過程中肯定會出現于用戶心理預期不一致的地方,那么,快速的反饋機制就是一項很強烈的用戶需求,在網易云音樂中,大到產品功能的建議,小到歌詞報錯,都會很快收到工作人員的反饋。看似一個簡單的反饋互動,卻能夠成為產品體驗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對像云音樂這樣還處于成長期的產品;另外還有娛樂化的明星訪談的粉絲效應,在線演唱會的直播等。


3.目標用戶特征

通過數據可以發現網易云音樂用戶群中19-30歲年齡段用戶最多,占比達到48%,整體用戶群偏年輕化。

職業分布:學生和IT從業者占據絕大用戶群,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所占比例最少,另外的專業工作人員所占比例區別不大,用戶群體整體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

圖片來自速途研究院
圖片來自速途研究院

四、結構層


1.功能流程圖:

圖片來自-小馬達http://www.lxweimin.com/p/1ed21290ef77

2.任務走查


2.1搜索音樂

搜索主頁面信息導航只做了歌手分類,沒有風格分類之類的導航,這樣更簡潔,給用戶視覺帶來舒適感,不會讓用戶因分類過多而不知如何選擇的情況,搜索出來的結果有單曲、歌手、專輯、歌單等,支持各搜索結果來回左右滑動切換查看,操作十分便捷,搜索結果中歌曲信息的右下方的小三角支持直接下載或收藏,但是按鈕區域太小,用戶容易誤操作,點擊成播放歌曲。?


2.2本地音樂

四種不同的本地音樂組織形式能很好的滿足用戶用于整理音樂的需求,最右方的字母快速查詢功能也很實用。

2.3收聽電臺

有兩個入口可以進入到收聽電臺頁面,一個在主頁,一個在我的音樂(前提是有關注電臺),電臺播放界面與音樂播放界面有些許不同,增加了贊和關注功能,將分享標簽移至上方,下載標簽移至左下方,這樣是因為電臺節目信息相對較多,要將一些優先級低的功能放置到用戶主要的視覺注意力之外的地方,將更多的視覺高熱度區域留給電臺信息介紹。

3.竟品分析

各竟品基本功能差別不大,主要區別在于是否支持聽歌識曲功能
網易云音樂缺少桌面歌詞功能
網易云音樂和蝦米音樂音樂內容最為豐富

通過對比發現網易云音樂在各類竟品中所有功能基本全部覆蓋,音樂內容形式豐富齊全。?

五、框架層


1.信息架構

2.界面設計


“把我當成記憶力只有7秒的魚”,一名用戶曾這樣向網易云音樂反饋道,網易云音樂在減少用戶記憶負擔和學習成本上做的很好,紅白顏色的搭配即符合音樂的氣質,又給人視覺上減少負擔,界面簡單明了,各層級劃分清楚,核心功能突出,將復雜的信息架構設計的邏輯清晰,三個標簽左右滑動切換和擬物化的圖標也能很好的引導用戶的視覺。

首頁—發現音樂,以網易云音樂的圖標作為“發現首頁”的icon,在這一Tabs下還有二級Tabs,將發現音樂這一功能排在最高的優先級,主打熱門歌單推薦和基于數據分析的個性化推薦,可以看出網易云音樂最主要的定位就是歌單的分享。
我的音樂,擬物化的音樂圖標很好的表達了這一標簽下的功能,將“我的音樂”這一標簽設先級設立在首頁之后,可以通過右劃來進行便捷的切換,這一頁面下有五個擬物化的圖標來說明相應功能,大塊的留白不僅降低了用戶的視覺負擔,也表達出這五個功能順序設定的邏輯,在用戶手機未聯網時,那么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本地音樂,前三個標簽都是本地音樂的不同組織展現形式,條狀的操作方式可以方便用戶在空白處進行單手的選擇操作,減少一些誤操作。下方的歌單管理將歌單分為創建的歌單和收藏的歌單兩類,并根據創建時間進行排序,更易于用戶理解。
我的音樂圈,三層社交邏輯劃分清晰,在最頂部的標簽里說明,卡片式的動態信息簡單明了,信息布局合理,用戶理解起來成本低。
搜索框,搜索框做的好壞可以說直接決定著整個音樂APP的質量,網易云音樂的搜索帶給我的體驗很簡單,很方便,即使我是第一次使用搜索功能來進行歌曲查,找,我也不會覺得很復雜,各層塊視覺上分得很清楚,條狀的操作設計使得操作區域增多,很適合單手操作,十分方便。建議增加歷史搜索的條目數,增加至五到六條
快速入口,首先在位置上,處在右上角更符合單手操作,各操作功能都能快速找到,功能切換起來也較為方便,簡化用戶設置步驟,蝦米音樂的退出相比在邏輯上要多操作一步,但是可能用戶尋找起來就要多操作三四步,極大的增加了用戶的操作負擔和成本,使得整體體驗會產生不愉悅感,相比網易云音樂把一些用戶需求優先級最高的功能做成快速入口式的設計就極大的簡化了用戶的操作,各擬物化的圖標很有說明力。建議增加失眠模式這一選項,讓用戶可以在晚上睡覺聽音樂的時候隨著音量逐漸減小而幫助入睡,因為據調查許多用戶都有睡前聽音樂的習慣,用戶對睡眠模式是有潛在需求的。

六、表現層

網易云音樂主色調為紅黑色。高端典雅、較符合音樂的元素。最新的沉浸式設計給用戶帶來了更好的視覺體驗,且在“發現音樂”“我的音樂”“我的音樂圈”這三個功能間像微信一樣支持左右滑動,遵循Android Design的原則。

最新版對 4.4 和 5.0都適配了Translucent bar,另外,Tabs 的 indicator 由以前的凹陷方塊變回了 Android 默認風格,對可滑動隱喻來說變得更加直觀。


1.播放界面

以網易云音樂的播放界面對比其它的五個界面,可以發現其獨特的復古黑膠唱片式的擬物化設計顯得很有質感,暫停播放時,唱針也應景地抬起,用戶可以體驗到一連串的交互反應,并且支持專輯頭像旋轉,QQ音樂也支持此功能,除去原生的Play Music和豆瓣,其它的APP都是毛玻璃的設計,但可以看出網易云音樂的透明度相比較高。另外網易云音樂播放界面比較有特點的一處就是顯示評論數,其它APP都沒有此設計,將評論這一功能放置到播放界面這一“寸土寸金”的位置,可以窺探出網易對于音樂社區構建的用心。

2.鎖屏界面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在鎖屏界面這一項上最符合Android Design的是網易云音樂和豆瓣FM,和原生鎖屏界面對比可以發現網易云音樂和其幾乎一致,精簡直觀,沒有去過多的修改原生鎖屏界面。

3.狀態欄常駐界面

通過對比顯示出只有網易云音樂和豆瓣FM、蝦米音樂支持“紅心”喜歡功能,另外的小細節就是只有百度音樂和QQ音樂的icon出現在了專輯頭像上,這一項上的對比結果個人覺得網易云音樂和蝦米音樂做的比較好。

4.亮點之處

第一:云音樂小秘書,這一功能極大的滿足了用戶在之前各類音樂APP上從未滿足過的反饋需求,無論是產品建議還是歌詞索求、歌詞報錯、歌曲信息、意見反饋等,都能第一時間得到云音樂小秘書的人工回復,給了用戶人性化的體驗,這也是許多用戶選擇網易云音樂的重要原因。

云音樂小秘書

第二:精準的私人FM推薦功能,比起豆瓣FM降低了重復率,算法更加準確,推薦更符合用戶口味。?

第三:權限要求較少,不涉及到過多用戶隱私,且退出APP后無后臺進程留存,這一點比起大多音樂類APP難得可貴。?

第四:評論功能,聽音樂看評論已經成為了許多用戶的習慣,大部分聽歌的用戶都會有一個交流的需求,以來達到共鳴,類似于網易新聞的熱評滿足了一部分用戶的音樂社交需求和“看故事”需求,他們會好奇一首歌背后會有哪些他們所不知的故事或亮點。

5.不足之處


第一:在網易云音樂網絡不可用時,首頁“發現音樂”和“我的音樂圈”默認顯示網絡未連接,這是一個很好的反饋,但是在已下載歌曲的播放界面里,下載按鈕是顯示可用的,這里沒有一個反饋給用戶,告訴用戶這首歌是已經下載了的,應該是顯示不可用的,這樣才符合邏輯,減少用戶重復操作。

播放本地音樂界面

第二:主頁面雙層Tabs會讓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混亂感。

第三:在目前最新版本里,沉浸式之后頂部空間因為少了色塊之間的強弱關系對比,缺少視覺強調,使得頂部范圍有時看起來很亂。 ? ? ?

第四:在日常正常使用網易云音樂APP過程中,手機在播放歌曲時常會出現自動暫停BUG。?

第五:在右上角“快速入口”中,“我的主頁”與“我的音樂”中顯示內容重合,都主要是收藏和創建的歌單,建議將“我的消息”移入到“我的音樂圈”中或“我的主頁”中,并且將更多信息整合到“我的主頁”中,比如我的瀏覽歷史、我的試聽歷史、我的搜索歷史等,而不是簡單的歌單功能重復。

第六:廣告,靠廣告維持運營支出等費用無可厚非,之所以列入到不足之處是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一部分用戶的抵制,造成一定的用戶流失。

第七:資源,一些熱門電視音樂節目的資源欠缺,沒有搶占到一些獨家資源,如“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一些最新專輯因為版權問題遲遲未能上線,這一點有時蝦米會做得比較好。

第八:首頁信息冗雜,大部分用戶是用碎片化的時間來聽音樂的,用戶在一些碎片時間的場景中核心的需求是找到幾首喜歡的音樂打發時間或放松心情,不想去看首頁雜亂的歌單介紹或煽情的標題,應改進首頁的推薦方式。

第九:附近的人,用戶使用附近功能可以觀看對方的收藏音樂,進而與對方進行初步的互動。但是不足的是要么全部展示自己的收藏,要么全部屏蔽,不利于用于的音樂社交。

七、總結

? ? ? 總結來說,在互聯網音樂這一行,可以說網易云音樂雖然進入得比較晚,但是并不是一款盲目跟風的產品,相反它是有自己的品性。網易云音樂能夠后來者居上,靠得絕不是一個點或兩個點做的好,一定是有著完整連貫的高品質體驗才能不斷的積累越來越多的用戶,如果說支持導入歌單功能和320kb音樂免費下載這是許多用戶開始選擇使用網易云音樂的開端,那么后續不斷提升的用戶體驗和反饋需求得到滿足,則是留存住用戶和積攢出口碑的根本。

??????網易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拿出優秀的作品和眾多廠家搶占用戶市場,并且取得較好成績的原因是和創始人的喜歡和大力推動有著直接的關系,正因為丁磊是真正喜歡熱愛音樂的資深用戶,所以他才會對一些音樂用戶最深的需求有很透徹的了解,才會明白用戶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樣的產品,才會試著去做出一款最起碼先讓自己—名重度音樂用戶用著舒服的一款產品。網易云音樂從最初發展到現在,基于UGC模式的積累,音樂社區的氛圍已經逐漸開始形成,但是移動音樂社交的氛圍還沒有形成,大多數用戶的好友數量都很少,這點可能還需要占據更大的用戶市場,這就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產品的用戶體驗,反饋更好更快、曲庫更全更廣、界面更簡潔更好用等等,網易云音樂能在短時間內積攢大量用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口碑效應,用戶自愿為你去推廣,比如在知乎上。

? ? ? 關于網易云音樂的商業模式我們可以看到最近已經有廣告出現在網易云音樂APP里,未來個人覺得網易云音樂還是會走上收費這條路,那時候也一定會損失一定數量的用戶,但是如果到收費那時云音樂的社交屬性已經很強,或是說已經積攢了大量的死忠用戶,那也未必不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當然關于收費的模式可以有更好的創新。

? ? ? 結合網易云音樂的戰略來看,網易已經有了自家拳頭級別的移動社交類產品,可以以此來布局自家的移動社交格局,也可以借由這個平臺推廣自家全系產品,目前市場上已經不需要多一個即時通訊應用,網易也沒必要這么做,它想做的應該是基于音樂的一種全新的社交模式,以自家的用戶量來吸引更多的唱片公司和藝人。當然,還可以有更多更好新的玩法,這就要看網易今后要怎么布局了。



部分資料參考來自于知乎、速途研究院、簡書、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