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離婚復婚后的新生活形態
表姐和表姐夫的婚姻充滿了戲劇性,2003年年底兩人結婚,第二年生下三胞胎女兒,2006年兩人離婚,三姐妹被強行分開,大女兒跟媽媽,二女兒和小女兒跟爸爸。2007年表姐夫第一次再婚,2008年第二次再婚,表姐2008年再婚,婚后不到一年離婚。2010年兩人戲劇性的又到一起,只是未領結婚證,如今帶著三個女兒,在鄰縣做生意,一家五口終于團聚。看似幸福美滿的結局,其實隱藏著種種心痛。表姐至今不回表姐夫父母家,表姐夫的父母曾尋求各方親朋說和,卻無人出面,因為知道明明表姐忍受著委屈,又知道他們的處事風格,根本無從說起。說起他們之間的矛盾在剛結婚不久就爆發了。表姐夫的爸爸在八九十年代一直做生意,條件一直很優越,他對表姐家是看不起的。在2000年初農村蓋樓的人家屈指可數,他家投資30多萬蓋成小樓,內部裝修考究,加上地毯更顯得奢華。他覺得作為家長應該是體面的,受人敬仰的,于是為人尤其刻薄自以為是。他時常在表姐夫面前說親家的不體面,不懂處事,引得表姐夫對岳父越來越不尊重,有幾次醉酒后,居然拿著磚頭邊敲打大門,邊暴粗口辱罵岳父。好在表姐的父親為了女兒幸福著想,因為是醉酒,沒和他一般見識。但矛盾就開始深深扎根。讓表姐最失望的是,在她早產下三胞胎女兒的時候,她和表姐夫兩個人在醫院束手無策。孩子因為早產生下來不到三斤,必須在育嬰室接受護理。表姐夫爸媽到醫院后未見表姐家人出現,憤憤的留下句:“她父母都不在,咱們也回去”后,起身回到老家。初為人父人母,小兩口抱頭痛哭。最后是臨床的家長見他們兩個著實可憐,伸手解困。這在表姐心里留下刻骨銘心的仇恨,陌生人都會施以援手,自己的公婆居然如此狠心。照顧三個孩子,全家人焦頭爛額,全部同村的親戚都被叫去幫忙帶孩子。原本家庭富裕,親朋好友都走動頻繁,可自從孩子出生后,幾乎都有意避開了。生活繼續向前,矛盾不減反增。終于一次在兩人爭吵下辦了離婚手續。對這事兒,表姐夫的爸爸完全同意。到真正分離的時候,三姐妹抱頭大哭,一句句的向大人求情,最后表姐無奈強行把老大帶走,頭也不回的揚長而去。全家人痛哭流涕,但已成定局,心性高的兩人都不知妥協,依舊在賭氣。
痛苦是短暫的,很快更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生活需要繼續,孩子還小需要一個完整的家庭,鑒于表姐夫家優越的物質條件,很快就定下下一段婚姻。原本心高氣傲的老人自以為隨便再找一個都會比原來的好,但其實他錯了。新的女主人一來就給自己確立了主人的姿態,對老人遠不及表姐一樣尊重,生活更是懶散,衣服從來只洗她和丈夫兩個人的。如果這些都可以忍受,最不能忍的就是對兩個孩子和苛刻。經常呼來喝去,指使孩子們做事。爺爺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這樣的婚姻也沒能持續多久,兩年兩段婚姻,悄然結束。表姐也在壓力下選擇了再婚,可再婚后重組家庭的孩子很難做到公平,雙方都在挑剔對自己帶來的孩子不夠用心,爭吵矛盾一直不斷。終于表姐提出了離婚,但現任老公不同意,表姐只好帶著大女兒回到娘家選擇分居。經歷過生活的表姐和前夫表姐夫,最終發現最放不下的還是對方以及三個孩子。看著表姐陷入婚姻泥潭無法脫身,表姐夫居然擔當表姐的靠山,協助表姐結束現在的婚姻。兩個人的感情復原了,家庭又重新拼合起來。
但和這個小家庭最親密的雙方父母卻有著漫長而崎嶇的道路。首先,表姐夫在誠心誠意的道歉下感化了岳父岳母,獲得原諒,同意他們的復合。接著,表姐給婆婆買東西,打電話,和婆婆恢復交往,但對于公公,有著傷透心的憤恨,無法諒解。為了開始全新的生活,他們搬離了表姐夫農村家里,到鄰縣做生意,租房住。面對曾經舒適的家,只留下兩個老人和兩個孩子。老人在反思,年輕人在奮斗,原本一切都在向著舒緩的趨勢發展,但因為孩子的問題再一次引燃了雙方的矛盾點。事情的緣由是二女兒在學校玩耍的時候被玻璃割傷手臂,造成動脈出血,緊急送往省會城市治療,孩子算無大礙。學校為此支付了四萬的賠償金。兩個小女兒一直跟爺爺奶奶生活,學校將賠償金直接給了爺爺奶奶。表姐和表姐夫通過幾年的奮斗在縣城買了新房,又供三個孩子開支,這次老二住院的花費也是他們出的,經濟不寬裕。她得知賠償金后,打電話跟婆婆提起此事,但這事兒就惹下了毛頭,兩個孩子上初中馬上要離開爺爺奶奶,作為老人自然難以割舍,他們開始管表姐夫要撫養費,并聲稱斷絕關系。表姐夫欲哭無淚。他不是不孝的人,否則也不可能離婚。但是自己一個小家也要生活,孩子終究要接受好一些的教育,始終要放手,為何這樣為難我!
這就是真真切切的農村婚姻故事,戲劇性的過程,同樣無奈的結局。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思想在逐漸褪去,年輕人對自由對幸福的追求也在萌芽。但尚在中年的父母仍然以自己的意志影響小夫妻生活的抉擇。信任,放手才能讓親情走的更遠。父母太愛孩子,以至于把太多的關注都集中在孩子身上。這種過度的保護和制約,嚴重影響了了下一代的成長和自立。婚姻不易,生活不易,如果愛就請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