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寥寥數十載。每當人回首往事,最喜歡做的就是撫胸長嘆:靠!又虛度了光陰。這是人生常態,也是人之常情。常常贊嘆那些經年累月重復干一件事情的人,這需要的是何等的耐心,何等的毅力?也常常懷念那句“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在做好事”。中國有句古話: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等等這些無非都在向我們傳達一個信息:你所做的并不是你期望中所做的。這有點類似“你以為你看到的是你看到的”,令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沒錯,你所做的并不是你期望中所作的。今天你做了件好事,因為你期望自己成為一個好人、善人、一個富有同情心正義感的人。可是,這一件事所承載的東西太多。可能在明天,你就會迫于世俗的壓力或者難以抵擋的誘惑,干了一件自己和別人都不屑的事兒。于是,自己的罪惡感油然而生。我是個壞人了。仔細想想,講著一件事放在你人生數十載來看,無非滄海一粟。它代表的是個狀態而不是你的本質。通俗點講,應該是量的變化,而不是質的變化。只有當你長期做好事,或者干壞事,才能對你這個人的三觀發生變化。
今天你開始跑步,一口氣來個一萬米。即使累得渾身酸痛,也暗自驚喜:我開始跑步了,開始減肥了,身體狀況會越變越好。但是明天或者后天或者堅持一段時間的某一天,你累了,想休一天。緊接著,又想休第二天。于是,休息成了偷懶。體重依舊沒有變化,你仍舊是個自己痛恨的死胖子。
你開始炒股票,頭幾天賺了,你以為自己是股神戰勝了巴菲特。但是好景不長,股票連續跌停。
你開始在網上寫小說,看著逐日增加的點擊你以為自己要成神了。但是很快卡文了,太監了。
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每天每年都在重復上演。所以,不要拘泥于短暫的變化和成果,只有經過時間檢驗了東西才是你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