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看完《神探夏洛克》第四季,對最后的結局很有感觸,沒想到最后的大BOSS竟然是夏洛克自己的親妹妹歐洛絲,而她的親妹妹之所以變壞,只是因為小時候沒有得到家人的關愛和呵護,麥考夫不理睬她,夏洛克不和她玩耍,她作為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就產生了報復的心理,她殺害了夏洛克最好的朋友,燒掉了自己家的房子...而這一切的原因只是希望得到哥哥們和家人的關注,尤其是歐洛絲最后的回憶片段里說的那句話:“夏洛克,可以陪我一起玩嗎?”,她真的很孤獨,確實讓人心生同情;不過結局總算是好的,尤其是夏洛克的父母最后的那句話:“不論怎樣,她都是我們的女兒,你們的妹妹”。
其實真實的世界也是一樣的,據犯罪心理學家統計發現,很多罪犯最開始都不是很壞的,大多數人都是小時候或成長期間經歷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才導致最后的改變。
如果歐洛絲一開始就得到了哥哥們的關心、陪伴和玩耍,那也許她就不會是一個大反派,而是一個正義的人物,夏洛克也不會因為兒時的一些陰影變得如此孤僻和冷漠,可很多東西就是這樣,發生了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剛開始看《神探夏洛克》的時候也覺得夏洛克就是個自負傲慢的混蛋,但隨著劇情的不斷開展,慢慢的了解到了他的過去,也看到了他對朋友們的關心和保護,尤其是華生,最后愿意以犧牲自己來保護他們,他從來不在乎別人怎么看他,怎么批判他,因為他知道真正了解他的人只有他們幾個,他們也知道夏洛克就是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著他的愛。
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更多是表象的東西,而真正深層的東西我們并沒有看到,就像第四季第三集里麥考夫也表現出了他脆弱的一面,他并不是想大家看到的那么堅強,華生也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他并不是一個好的丈夫,也并不是一個高尚的紳士,歐洛絲也并沒有想的那么殘忍,她仍然愛著自己的家人。
英語里有一句話——“Don‘t judge”,意思是不要以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去隨意的批判和判斷別人;之前不是很理解,但現在卻慢慢的開始理解了。確實,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更多的是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庸,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事情也一樣,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是每個人站的角度和高度不同,所看到的和理解到的東西就不同。
在我們想下定論的時候,我們可以問一下自己,我真的了解這個人,這件事嗎?
我們是當事人還是只是一個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