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發展心智的方法,是關系我們的一切感受的:愉快的、不愉快的、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
舉一個例子:比方你正經驗到一種不快樂而悲哀的情緒。
在這種情況下,你的頭腦模糊不清,情緒低落。
有時候,你甚至于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快的情緒。
先訓練自己不為不快的情緒而不快,不要為了煩惱而益增煩惱。
然后設法清楚的看到為什么會有不快、煩惱或悲哀的情緒或感覺。
設法審察它如何生起,生起的原因,以及如何消失,如何止息。
要以一種置身事外的態度去觀察審度它,不要有絲毫主觀的反應。
要像科學家觀察事物一樣。
在這里,你也不可用“我的感覺”、“我的情緒”的主觀態度來看它,而只應客觀地視之為“一種感覺”、“一種情緒”。
你得忘掉“我”的虛妄觀念。
你一旦看出它的本質,它如何生起,如何消失,你心中對這情緒就漸漸的變得冷靜淡漠,而成為超脫自在。
對于一切感受與情緒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