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不知道鄭淵潔這位作家的,自從看了《朗讀者》節目,才認識了他。以下是書中作者的簡介:
鄭淵潔,1955年6月15日出生,中國著名作家,有“童話大王”之稱。皮皮魯講堂教師。國家民政部“中華慈善楷模獎”獲得者。
1955年出生于河北石家莊一個軍官家庭。其父原籍山西浮山。其母原籍浙江紹興。祖父和外祖父都是醫生,在北京長大。
1977年選擇用母語寫作作為謀生手段。
是1985年創刊至今的《童話大王》半月刊的唯一撰稿人,一個人寫一本月刊25年世界紀錄保持者。皮皮魯講堂教師。
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評選委員會委員。
2009年以2000萬的版稅收入,榮登2009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寶座。
2011年以1200萬的版稅收入,榮登“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3位,2012年躍居第一位。
2012年1月15日,獲選“2011年度中國正義人物”。
以下是閱讀鄭淵潔的童話作品——《鄭淵潔給孩子的勵志書——你就是最好的自己》中的一些小收獲:
1、童話故事:梧桐樹下
這個故事可以告訴你認清自己的重要性,當你認清自己的時候,你就能找到伙伴,找到知己。
鄭式觀點:
古訓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是很多孩子被長輩教誨的話,似乎只要勤奮,不管朝哪個方向發展,都會“有蟲吃”。
事實上,首先要弄清自己是鳥還是蟲子。如果你是鳥,因為早起,可能豐衣足食。但是如果你是蟲子,一旦早起,必將引來殺身之禍。
可見,早起沒用。關鍵是要根據自身條件,起得恰到好處。說白了,就是一定先要認清你自己到底是鳥還是蟲子。
2、童話故事:兔王賣耳
童話里的這只兔王對自己很了解,“揚短避長”,贏得了整個兔家族的崇拜;而老虎沒有認清自己的優勢,給自己帶來了煩惱。
鄭式觀點
一般認為,經營人生的訣竅是拿自己的長處去和別人的短處競爭,以己之長克彼之短,這樣才能勝出,充分體現人生的價值。然而,真正高級的競爭手法,卻是以己之短克彼之長,拿自己的短處去和別人的長處較量,往往能出奇制勝。
3、童話故事:豬王照相
童話里的豬王,不停追隨人類的流行趨勢,把自己累的夠嗆。幸好,他終于幡然醒悟:“不跟隨才能發現最好的自己”。
4、童話故事:黑母雞和白母雞
我們常常羨慕童話里的人物,他們經常碰到各種好玩的稀奇古怪的事情。可是,當我們變成童話里的人物的時候,果真是這樣的嗎?
《黑母雞和白母雞》的故事里我們將體會怎樣“賞識自己才能擁有快樂”。
5、童話故事:手絹老鼠
做別人眼里光鮮但虛假的自己,還是做自己心里微小但真實的自己?這個故事里的小老鼠要面臨艱難的選擇??最后,小老鼠終于懂得了:堅定自我才能得到快樂。
6、童話故事:雞家族的榮耀
養雞場的雞們為了成為“肯德雞”,對獸醫的話深信不疑,他們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嗎?
這個故事將告訴我們:拒絕盲從才能找到自信。
鄭式觀點:
我常常用愛因斯坦的一句話鼓勵弟子:“因為我藐視權威,所以我成為了權威。”我由衷地欣賞、鼓勵孩子們對問題提出不同看法。社會的前進,就是推翻舊的,創建新的。對任何事情都不要盲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