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兒幾個好久沒見 了,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一定要好好的喝一頓。進入飯店,正好看到墻上貼著兩張白酒的宣傳海報,就是下面這兩個品牌,你第一感覺會選擇哪一個?
工作很忙,加班很累,天天工作家庭兩點一線,很久沒有到戶外放松了。早晨上班在電梯間,睡眼惺忪的你看到下面這兩個廣告,哪個更會激起你的越野沖動?
以上兩組,你毫不猶豫的都會選擇第一個,對嗎?
同時是不是你還發現,這種事情在你的生活中經常發生?同樣一類產品,或者同一個產品,不同的文案描述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有的營銷文案,讓你看了馬上就會熱血沸騰,觸動你的心底,產生共鳴,啟動你購買的欲望;有的則絲毫無感,甚至不知其所云,連讀下去的耐心都沒有。這是為什么呢?
用戶視角
為什么相同產品或服務的營銷文案,我們看起來會有如此大的差別?
原因——其實很簡單,就在于是否啟用了“用戶視角”。
那什么是用戶視角呢?
用戶視角就是要真正站在目標用戶的角度去感受、去思考,去洞悉用戶真正在乎的事情是什么,去理解用戶當下的痛苦和困境,然后順應用戶的認知,將之與你的產品或服務特性聯系起來,從而激發用戶購買你產品的動機。
理解了用戶視角,我們再來分析下上面的例子。
有兄弟,才有陣營——紅星二鍋頭
68°高貴品質,喝出紳士風度——木蘭府
這兩個品牌都是高度烈性酒,想一想這種酒通常給我們認知和感受是什么?
對,它是男人喝的酒,可以彰顯男子漢氣概,凝聚兄弟情,透出豪氣干云、勇敢堅強。
根據這個感知,我們看紅星二鍋頭的文案。發現它將兄弟情與酒很好地進行了鏈接,激發出人們的潛在的情緒,從而產生購買欲望。是一個從用戶視角出發的文案。
再看木蘭府文案,不僅沒有激發你的購買欲望,你是不是還總覺得哪里不對。那么它的問題在哪呢?首先,木蘭府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花木蘭,與高度酒是男人喝的酒的日常認知不符。其次,68°的高度白酒,看不出與“高貴、紳士”有任何關系,如果換做是紅酒,倒還可以。木蘭府這個文案完全是站在企業的視角“自嗨”出的文案,引不起用戶共鳴,自然失敗。
再看汽車的例子:
青春,是一種精神,和年齡無關,越野也是——北京汽車BJ40
突破框架的多元素融合,前衛的創新之姿——路虎
這兩個汽車品牌都是越野,越野車給人的認知是突破、動力、不羈、勇敢、強健,與人們對青春的認知很相似,北京汽車BJ40的文案將二者鏈接在一起,用戶自然會產生認同感。而路虎文案的問題在于,首先,文案描述與人們對越野車的認知關聯不大;其次,“融合”“創新”的用詞不夠具體或場景化,用戶沒有切實感受。不如直接說出最大的創新或融合是什么。第三:這也是一個站在企業的視角“自嗨”文案。
如何實現用戶視角
通過分析案例,我想你已經了解了用戶視角是什么以及它的意義和重要性。那么,你如何才能實現用戶視角,讓你的文案與用戶產生共鳴、產生購買動機呢?以下四個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1、明晰目標用戶
百度副總裁李靖(李叫獸)說過:寫文案要像寫情書一樣。這里寫情書的意思不是要讓你寫那些肉麻的話,是要明確你的這封情書是寫給誰。只有心里裝著那個人,才能寫出動人的情書。意思就是說,寫文案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是對誰說?目標客戶是誰?否則,即使你妙筆生花,也無法讓一個對你產品沒有需求的人產生購買動機。
關于如何選定目標用戶,可以參考以下“MAN”原則:
M: MONEY,代表“金錢”。所選擇的對象必須有一定的購買能力。如房產、汽車、奢侈品、高爾夫等商品或服務,都需要客戶具備相當的消費能力。
A: AUTHORITY,代表購買“決定權”。誰對購買行為具有決定、建議或反對的權力。
購買產品的當事人并不總是決策人。如一對90后小兩口要買房,這時的決策人往往不是小兩口,而是他們的父母。因為小兩口工作時間不長,沒有足夠的支付力,需要父母支援。那么文案就不能只站在小兩口的角度寫,而需從父母的視角出發,拿出能夠說服父母出錢的理由。
N: NEED,代表“需求”。對象對產品或服務有需求。顧名思義,必須有需求才會有購買的動機。
事實上,一篇文案無法覆蓋所有的目標用戶,你可以將目標用戶進一步細分,針對每一個細分用戶輸出不同的文案。
此外,你還需要對目標客戶群體進行排序。即確定首要關注對象、次要目標和輻射人群。首要關注對象是指在總體目標客戶群體中,有最高消費潛力的那部分用戶,因此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維護。
2、進入用戶世界
進入用戶世界,設身處地感受用戶遇到的的問題或困惑,從而會產生什么需求。
進入目標用戶世界,有三個常用方法:
一、情景想象法
如果你提供的是文案寫作課程服務,想要用戶購買課程。就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公司的文案小白,想象他的工作生活軌跡,找出其面臨的痛苦。如寫不出領導滿意的文案被罵,無法準確領會客戶意圖,反復要求改寫被虐,思路狹窄缺乏創意,被同事白眼,績效不佳被扣獎金等。
最好用文字把這個想象寫下來,閱讀這段文字看是否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判斷文案是否能產生共鳴感?
二、調研采訪法
情景想象法是有局限的,如果目標用戶和你的自身情況差距不大,可以使用,但如果年齡、性別、經歷、環境等均是你不了解的,就需要調研采訪了。
調研采訪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非正式:比如目標客戶是學生,就設法到學生堆里和他們混成一片,用他們的思維來考慮不喜歡什么,不滿意什么,不安的是什么;如果目標客戶是老人,就多聽聽老人的嘮叨,聽聽他們為什么覺得不安全、不開心、不健康。和目標客戶的相處時間越長,就更能抓住他們心中的煩惱、想法、需求。
一種是正式:如通過面談、網絡采訪或答題來了解用戶。關于采訪哪些問題,才能洞察到產品哪些價值對用戶重要,哪些不重要。可以參考李叫獸梯子理論中的訪談模板。
訪談模板:
屬性----對于這個產品,你最在乎什么功能?
利益----為什么這個功能很重要?
心理利益----這個利益,會幫你達成什么目標?
價值觀-----你為什么在乎這個目標?
三、數據分析:
現在是數據化、網絡化、移動化的社會,通過APP、微信、網站后臺數據,不僅可以獲得用戶位置、填寫的個人資料信息,還可以分析出用戶的使用習慣、偏好和需求,為營銷文案做參考。
3、文案自檢
找到了目標用戶、了解了用戶需求,與產品也建立了鏈接,接下來就可以依此進行文案輸出了,但這并不意味著你的文案,用戶一定會感興趣。因為現在是產品和信息高度過剩的社會,用戶每天都會主動或被動接受大量資訊和推銷信息。在用戶疲倦、認知高度過載情況下,縱然你的文案被用戶看到了,但如果內容不吸引人,那用戶就不會繼續閱讀下去,更別提刺激用戶購買了。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文案才能吸引用戶閱讀呢?在網上一搜,會有很多答案,如運用視覺化語言、喚起用戶情緒、對比、易懂的詞語等等。這些都對,但不全對,因為這些都是盲人摸象,從局部出發得出的結果。只有從全局考慮,才能寫出一篇好文案。
這方面,我推薦你使用“李叫獸文案自檢清單”,在文案寫作前后,你可以不斷對照清單回答以下8個問題。如果大部分都通過了,那至少是一篇合格的文案。如果全面都OK,恭喜你,你寫出了一篇好文案。
這8個問題是:
用戶為什么會關注你的文案?(只有傳達的信息與用戶興趣、利益、關心的事或熱門信息密切相關,用戶才可能關注你的文案)
用戶能理解文案所表達的內容嗎?(假設用戶對你的產品一無所知,也能看懂文案)
文案內容是否容易被記住?(創造共鳴,把所傳達信息與用戶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這樣才容易被記住)
讀起來順暢嗎?(文案前后邏輯關系是否清晰)
用戶接受并相信你傳達的信息嗎?(你說創造的理念,能夠被用戶認知所支撐嗎?)
用戶是否會向他人傳播?(有沒有為用戶創造社交幣:代為表達、塑造形象、滿足虛榮心等)
是否會喚起用戶購買動機?(思考為什么用戶必須使用你的產品)
文案傳遞的信息跟公司戰略策略是一致的嗎?
結 語
至此,我想你已經明白了,一篇讓人熱血沸騰的好文案,必須從用戶視角出發。訓練用戶視角,可以從明晰目標用戶、進入用戶世界和文案自檢三個方面入手。
這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并不容易,需要不斷的刻意練習才行。希望你在了解了什么才是好文案之后,也成為一名文案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