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兩個家。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和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后,自己結(jié)婚后組建的家。
我們把第一個家叫原生家庭,后來組成的家庭叫再生家庭。很多時候,我們總把自己不幸和毛病歸結(jié)于家庭、父母和親人。過得不好這個鍋總會丟給原生家庭。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嘛?
熱播劇《我的前半生》講的是全職太太羅子君遭遇婚變后,從一個只會買買買的富家太太不得不回歸職場并在閨蜜唐晶及其男友賀涵的幫助下,成功逆襲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
有人說她離婚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是源于母親的觀念。劇中羅子君的母親薛甄珠的口頭禪,也是本劇經(jīng)典名言之一的“找男人是做什么的呀,就是要他來養(yǎng)的呀”??隙ㄔ谌辗e月累中對羅子君產(chǎn)生了影響,所以子君在老公提出離婚時嘴里始終重復(fù)著一句很傻很天真的話:“他說要養(yǎng)我,不要我工作的”。在丈夫出軌后對婚姻是苦苦哀求,一心用兒女去挽留丈夫,然而最終還是沒能挽回,婚姻走到了終點。
《歡樂頌》中樊勝美是一個讓人爭議、心疼的女孩。她聰明能干、美貌如花、辦事圓滑。是一家外資公司資深HR,卻也因為家庭的原因沒積蓄還得想辦法多掙錢去填家里的無底洞,是一個所謂的“拜金女”,想著去“掐尖”找一個有錢的金龜婿來幫助家里解決問題。
她對家庭是委曲求全,明知道父母重男輕女自己對家庭來說可能就是“提款機”的意義,卻還是一味地討好家庭,無論是否超出了自己的負載。她有一句經(jīng)典臺詞,她認為“一個人的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就因為我爸爸脾氣太暴躁,所以我現(xiàn)在也很暴躁,老公和孩子老是說我脾氣不好,怪我不夠溫柔,不會控制情緒?!币晃慌笥褜ξ艺f到。
她的老公和孩子怪她不溫柔,她歸結(jié)于自己的爸爸脾氣太暴躁。一邊抱怨父母的脾氣、性格不好,自己卻以相同的方式對待他人。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這似乎是合情理、符合邏輯的,但是這樣的解釋的意義何在、能改變她的生活嗎?
不可否認原生家庭對人真的有影響,有的會伴隨一生。我們知道很多事情可以選擇,但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原生家庭的影響有消極的也有積極的,無論你原生家庭是多么的不好、有著各種問題,但這并不能成為我們拒絕面對、拒絕改變、拒絕成長的借口。
美國著名的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是黑人女性成功的典范。但她的原生家庭可以用糟糕透頂來形容。
她的父母沒有結(jié)過婚,在她出生后父母隨即勞燕分飛;9歲時,她被堂兄侮辱強奸,還有好幾個親戚也虐待她;14歲時她曾生下過一個孩子,但是孩子出生后不久便夭折了;和母親的關(guān)系緊張,常常吵架,也許是從小沒有得到母親的愛,她行為出格、脾氣古怪;她抽煙、吸毒、喝酒,越陷越深,幾乎看不到任何重生的機會。
直到14歲住進父親家,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才開始了新生。
1977年她主持“人們在說話”脫口秀,收視率一路飆升,;1985年9月,“芝加哥早晨”更名為“奧普拉·溫弗莉脫口秀”,在全國120個城市同步播出;有自己的公司——哈潑公司、奧普拉雜志,參股網(wǎng)絡(luò)公司;獲得了“全國電視藝術(shù)與科學(xué)學(xué)院的終身成就獎”;個人凈資產(chǎn)達到10億美元。
有這樣一句話“沒有人能阻止你變成更好的人,除了你自己”,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勇敢面對,改變所能改變的。繼承原生家庭中好的方面,懂得接受原生家庭的不完美,把不好的自己改變不要帶入新生家庭,讓原生家庭的悲劇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