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貴回北京不久,就給爸、媽回信,說自己同意和秀花的婚事兒,單位也已經批準,同意他年底回老家和秀花完婚。
信上還說,婚后,秀花只能在老家生活,等將來條件允許了,再考慮接入北京團聚。
收到這封來信,喜貴爸、媽心頭懸著的一塊石頭落地,忙把這好消息告訴了秀花。
這年底,喜貴和秀花舉辦了簡單的婚禮?;槎Y后,喜貴返回了工作崗位。秀花留在靠山屯,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
婚前,秀花父母家經濟條件好,她幾乎沒有下地干過農活兒。嫁到喜貴家后,讓她犯了愁,下地、做飯等活計,她力不從心,做事兒顯得笨手笨腳。在性格上,脾氣犟,平時還有點懶,不懂也不愛問。漸漸地,家里人、外邊人都不太待見(接納的意思)她了。她自己也挺窩火生氣,丈夫不在身邊,照顧不上自己,委屈時,只能偷偷地抹眼淚。
山中藏著寶貝,靠山屯村的村領導們心思活絡,就想搞點副業,給集體創點收入。不過,在山上采鐵礦石不具備條件,當地沒有冶煉工廠。采金,倒是可以試試,畢竟,茅山就有現成的抗日時期鬼子開采過的金礦洞。
大隊部成員研究后,準備在山里搞金礦。這個提議得到了村黨支部的支持,邊書記非常支持這事兒。他拍著年輕的大隊長的肩膀,“你們放開膀子去干吧,我這老頭給你們當后盾,有了困難,就找我!”。
就這樣,村采金隊成立了。選了十七名采金隊員,一水兒青壯勞力。青頭和許志國也被選上,加入了采金隊。許志國原來和青頭一起在馬蘭鎮馬爺的木器廠上班,公私合營后,他本可以進合作社廠子的,怎奈父母年紀大,需要身邊有人照顧,他就和青頭一起回鄉務農了。
那時候,村里經濟困難,采金需要的大錘、扦子、炮藥都是村里自己加工制作,只有炮捻子(導火索)和安全帽從外邊采購,也沒有工作服,都是村民平時穿的補丁摞補丁的舊衣服。
為了采金,村里在大隊部邊上,建立了兩畝地的礦場。礦場里有料場、電動碾房、過濾池、冶煉車間、鐵匠鋪、炮藥加工室。
料房放置從金洞采出來的金礦石,電動碾房用來將金礦石碾碎。水泥圍成的過濾池,用來盛放碾碎的金礦砂。礦砂碾成礦粉后,被放入沉淀池,經水浸,并加入萃取劑后,流入池子一側的出水口。混合有細碎黃金粉粒和其他金屬的萃取液,流入一個一米見方的儲水池。池子里放滿用來與萃取液發生化學反應的金屬絲。經過化學反應后,含有黃金的金屬絲被送進冶煉車間,再經過高溫融化,就提煉出了“金疙瘩”。
靠山屯采金點分布在茅山陰坡。一共有三個采金洞。其中,兩個礦洞是鬧鬼子時期遺留的舊礦洞,另一個,是村里新挖掘的。采金隊分為三組,每組五個人。各組分工是:鉆眼組、放炮組,警報組。鉆眼組兩個人,一個掄大錘,一個扶鋼釬,倆人配合,鑿出放炮的炮眼。每次放炮都需要鑿出三、四個洞眼。放炮組負責往洞眼兒裝填炮藥,往洞外引出炮捻子(導火索)。警報組負責在洞外巡視,放哨。放炮前,用話筒大聲喊“放炮嘍!放炮嘍”,警告周圍的人,避免崩傷。礦洞里炸出來的金礦石,在每天收工后,大家用背簍背回村里礦場。
青頭和志國分在了一組,他倆既管鑿炮眼兒,也負責放炮。哥倆在鎮上木器廠一起合作了很多年,在金礦上,配合得更加默契。
采金是個累活兒。礦場位于茅山山頂,地勢險要,只有一條羊腸小路通到洞口。
金礦采掘,需要專業人士先尋找金礦脈。金礦脈非常不易找到,為了找礦脈,邊書記通過熟人請到了城里的地質隊員。用了將近三個多月,終于從舊礦洞附近,找到了一條可以開采的礦脈。
采掘金礦,有點像賭博。費盡千辛萬苦找到的礦脈,不一定都有好收成。采掘進入后,遇到含金量高的富礦脈,就賭贏了;遇到礦脈越挖越稀薄,直至最后不見了,那就麻煩了,這樣的礦脈,一般會賠本的;還有一種礦脈,礦石黃金含量低,挖起來,像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不甘,也不賺錢。
當年鬼子留下的老金洞,就是屬于雞肋型,已經被開采了多年,有資源的地兒都被挖走,剩下的礦脈線兒,都是又細又貧瘠。一大幫人拼命挖,也沒有幾個收成。
青頭和志國分到了新找到的礦脈,他們這組被村里人寄予厚望。
大家每天帶著幾件家伙什兒上山,有小背簍、礦燈、大錘、釬子、干糧等。采金活計累人,得墊吧(吃)扛餓的干糧。金礦上,條件好點的,家里準備的干糧是玉米面餑餑、發面餅和蘿卜咸菜。家里條件差的,只能準備蒸紅薯。紅薯不扛餓,干一會兒體力活兒,肚子就咕嚕嚕叫了。
大家干活兒渴了,就喝一口礦洞巖縫里滴下來的山泉水。
家屬中,青頭媳婦小玲兒最心疼丈夫??此煦@山洞,衣服不耐磨,胳膊肘、膝蓋常常磨壞,她就給她縫了加厚扛磨的補?。幌戮囊路﹥商炀团K兮兮的,她給丈夫準備了換洗的衣服,讓他每天穿著干干凈凈的衣服上班。內衣也準備了兩套,勤換洗。家里日子苦,伙食不好,可是,她盡量變了花樣粗糧細做,讓青頭吃得可口些。
小玲兒給青頭帶的干糧有:蘸卷子,一種類似花卷的,用玉米面、豆面做成,里邊放進五香粉、豬油的飯食;菜窩窩,玉米面包皮兒,白菜、蘿卜、干菜等蔬菜或者野菜做餡兒的飯食;小米飯;烙發面餅。菜也是熬窩瓜、熬豆角等,從沒給丈夫帶過單調的紅薯干糧。
半年后,青頭和志國組掘進的礦洞終于有了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