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一周回來,在紐約看到了行色匆匆卻打扮精致的姑娘,去百老匯看音樂劇之前因為billy穿的短褲強迫他滿街暴走買了條長褲而遲到了5分鐘。我只是在第五大道上走的時候會胡思亂想很多,想我希望成為的樣子,想那些儀式感和dress-up是作還是必要之舉。
參加囧羊婚禮的時候化妝穿好看的衣服和高跟鞋,平時作為一個工程師/碼農不會有的打扮。那一天感覺很好,不是或者不只是因為好朋友結婚,還有一種自己長大了去重視一件事的滿足感。美劇里面去赴約或者去好的餐廳時里面的人都會穿的很正式,還有去音樂會或者演出,哪怕沒有dress code, 大概穿的正式不僅是尊重,也是一個自我欣賞的過程。我覺得我的生活,需要這樣精致的儀式感。
我大概做不到像金融圈廣告圈里的姑娘們天天高跟鞋職業裝,我也不喜歡不習慣。我希望自己可以是大多時候做自己,穿自己喜歡的舒服的衣服,然而不定時的或者必要的時候,有這個能力和氣場去駕馭正式華麗的打扮,或許也是在某些時候,我是需要這樣的打扮吧。
我也希望自己運動只是因為樂趣,吃東西純粹是享受和習慣。不用計較卡路里GI值,單純的享受那些我認為對的事情。
今天被王姑娘拉去看BEJ48。雖然在宅男又吼又叫的劇場里坐3個小時著實難受,不過還是挺喜歡那個叫孫姍的跳舞很帶勁的姑娘,哪怕不算很瘦,但是用力的喜歡著自己做的事,放松自己的去表現,怎么可能會有人Judge呢。這個世界也許很多言論很苛刻,媒體或者身邊的人總會有這樣那樣的評論讓自己的潛意識對某些事情異常敏感,但是真正的做自己,熱情執著的對待自己在做的事情,那種放開之后不管不顧的執著,會讓其它事情看起來都沒那么重要吧。這應該是一個多元化看個性的時代,有標榜有特質才是比主流審美更重要的不是嗎。
我要做一個石頭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