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個善于舞弄文筆的人,寫出來的東西往往瑣碎而雜亂,毫無文采可言,但也貴在有些真情實感!在這場戰役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時候,留下這篇文字,記錄下自己經歷和感受,感謝一起奮斗的兄弟姐妹、感激為我們提供保障的后勤人員、感恩為我們捐獻物資馳援武漢的所有人! ?? 一月初,結束了在區衛健局的借調工作,回醫院門診沒幾天,醫院突然給每個門診醫生發一個N95口罩。這是我在醫院近7年來第二次佩戴N95,第一次是在北海的ICU轉運肺結核病人去傳染病醫院,所以可知當時我領N95時的內心。上班帶著N95,下班帶著普通外科口罩去地鐵,當時的地鐵里也就個位數的人在帶著口罩,很多人見我帶著專業的外科口罩還默默的遠離我! ?? 一月中旬,疫情爆發,突然之間,武漢就全城帶起了口罩、金銀潭醫院開始收治病人、同濟協和開始發布新冠肺炎診斷治療指南、我們醫院的第一批次人員已經開始在車站篩查體溫,事態其實已然嚴重起來。21號晚,在武昌火車站送走了父母,突然覺得自己應該去戰斗了!當時的心境其實很悲涼,甚至是有些厭世,節前長輩的催婚、疲憊的相親心底里已然起了孤注終生的念頭。當父母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升起的是慷慨赴死的決心。說起金銀潭醫院,其實還有另一段故事:當初決定考回武漢的時候,在市屬醫院名錄中金銀潭醫院招錄中醫師,百度過地址和主頁后得知是傳染病醫院,然后默默的填報了現在的醫院。當初是害怕,而現在卻覺得自己是個逃兵。在從武昌車站回家的路上跟科主任匯報說:父母已送走,單身,醫院附近住,值班和緊急任務隨叫隨到。22號晚,院長電召分配任務,與華興兩人調配建立隔離點,在醫院樓下的小鳳庭,院長以茶代酒說送我們上戰場!23號到達酒店,開會分配任務、開始商量酒店軟硬件改造隔離點事宜,以及準備物資。陳區長和張局長要求建立的首點即示范、首點即標桿!其實,談何容易,非典時期留下的資料本就不多。問建設標準:沒有標準,你們覺得合適;問診斷依據:沒有文件,只有自己在網上收集的同濟診斷治療指南;問轉診依據:你們覺得不行就上報;可以說,所有的所有都是空白。夏科問我:你覺得需要什么,我想辦法給你弄。我列了張表出來:一名呼吸科醫生,一名疾控專家,一名消殺人員,后面是長長的物資清單。夏科苦笑著說:7醫院的呼吸科醫生忙到跳腳,這個別想了。疾控的專家你看見了,開會都電話不斷,你覺得她能來嗎?好吧,消毒人員我盡量找。就這樣,我們最先配備也是在2月中旬正式下文件前武昌區所有隔離點唯一配備專業消毒人員的點位。而物資單也是一減再減,沒有醫用手套,那拿洗碗手套代;沒有頭套,那拿浴帽代;沒有鞋套,家用PU的也行;沒有防護服,那我們就只能穿兩件隔離服。現在打下這些字的時候,依然是淚流兩行,你們可能體會不到,在沒有防護就相當于在病毒面前裸奔時,我們三個男人的無力感,不是領導不給,是真的沒有!同濟、協和、中南、省人民這樣級別的醫院都一封一封的發求救信,我們這樣的是真的排不上!你們能想象除夕夜,夏科一家一家民營診所一家一家美容機構敲門打電話借醫用手套、借氧氣、借消毒用品……直到說話都困難,就是為了更好的給我們保護!我本不是一個善于彎腰的人,當私人診所老板帶來僅有的庫存的時候,我是真心的彎腰感謝的,他們送來的不僅僅是物資,而是我們為數不多可以肯定的安全感。請允許我用安全感這個詞,因為那時疾病發展一天一個樣,診斷標準連續三版不一樣,僅有的了解不足以讓我們知道病毒的傳染性、發展、還有預后,我們其實充滿了恐懼。而每一件醫用的防護用具到來,至少可以保證某個部位不用暴露在病毒下!除夕夜,我媽問我在干嘛吃了沒,我的回答是酒店吃的飯,在看電視。真實的情況卻是:剛吃完酒店準備的勉強蓋住飯盒底的年夜飯,在寒冷與饑餓中等待著能去哪個診所拿物資的消息。凌晨三四點,夏科問我和華興還缺什么的時候,我不爭氣的說的是泡面。當刷到同濟醫生年夜飯桌上擺著蛋糕可樂說豐盛的視頻時,我是真的覺得豐盛的,至少他們人均吃的東西真的比我多。大年初一,早上開會,市里的領導來視察拜年,同時消毒的陳剛到位。在防護不足的情況下,陳剛的到來其實就相當于定海神針,我們終于不用擔心病毒跑到我們生活區了,我們可以不用戴著口罩睡覺。然后胡健聰、張婷、岑麗到來,我們醫療組正式成型,后面周云云也來了,省人民的饒倩也帶著省級醫院住院部的護理記錄規章來了。接者,改造三區兩通道、確定診療工作制度、進出流程、消毒標準等等,不得不說當初在北海中醫醫院醫務科的工作經歷讓我處理起這些東西得心應手。插句題外話,當二月中旬市紀檢組拿著文件來檢查我們點位,說我們工作不夠完善時,我們理直氣壯的說他手上的文件就是我們這制定的時候,我們心中的那份驕傲。 隨著大隊人馬的入點,后勤明顯好轉,雖說依然缺這少那,但至少我們不用擔心吃飯了。在正式留觀隔離人員之前,夏科竭盡所能的幫我們湊到了除護目鏡、鞋套以外的二級防護物資。為什么我會把這兩樣記得如此之清楚?因為鞋套我們一直都不太足,男醫生盡量套塑料袋,把鞋套留給護士。而護目鏡,當時我們院長還專程打電話讓我把從醫院帶出來的兩幅還回去。時至撤離,我們依然不敢浪費護目鏡,一次性的被我們反復消毒使用,直至實在不能密封。大家都是在物資緊缺的時候來的,知道后勤保障的不易。后來,防護服來了,數量有限后續未知的情況下,為了節省防護服,我們盡可能的在隔離區多待,上班前一小時不進飲食,排空二便,已經成了我們不成文的規矩。在極度緊張和忙碌的狀態下,便意是不太明顯的,但千萬別立馬松懈下來,因為一松懈尿就會不自主的流出來,我的兩次親身體會了。褲子臟了還能洗了曬干再穿,防護服脫了就真的浪費了,每一個經歷過防護服緊缺的醫護一定都會這么考慮。后來,紙尿褲來了,再后來,物資越來越充足了,倉庫里開始有了一周的儲備。 ?? 在后勤人員不懈完善下,點位的消殺、三區兩通道等一系列建設得到了省人民專業院控專家的肯定,也一步一步把我們樹立為典范和標桿,終于沒有辜負區、局兩級領導的期望! ?? 初收病人時,我們雖說慌張,但看著他們無助與慌張的眼神時,我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為他們守護好最后的防線。對于生的渴望,也許不經歷一次死亡的考驗,你不會有真正的體會。你能想象跟你父母同歲的人在你面前下跪,就想要你幫著安排一張床位嗎?你能想象當你聯系定點醫院院長時,院長說:進一個人必須要等好一個或者“走”一個,我醫院已經超載兩三倍的負荷了,我的醫護已經沒有時間坐下來好好吃餐飯,我幫不了你……就掐斷電話。而你必須要反身面對已經有咳血癥狀患者時,你會陷入無助與迷茫的深淵。我們所受的教育是治病救人,我們的職業道德是捍衛健康,當這一刻你感覺自己毫無用處的時候,你會委屈的流淚,你會覺得你為什么不能像那些專家一樣優秀,你為什么沒有好好的儲備知識……。寫到這,再一次淚目,那種書用時方恨少,百無一用就是你,而你面對的就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時,你想救卻又無能為力的蒼茫感。于是我們瘋狂的在網絡上、同學間、醫護群收集輔助治療的病例,發現氧療有用,玉屏風散有用,參芪白術散有用……,于是積極采取“自救”,幫病人辯證,脫掉防護就為了更好的觀察病人的舌脈。脫掉防護就意味著感染的風險,病人的口腔、哈氣都是感染高危動作,其危險我們當然是知道的,可……,其實我們早已生死與共,你于我以生死相托,我必竭盡護你周全。為了同事的安全,每次做完這樣危險的舉動,我們下緩沖區時,除了全身洗澡,我們還會強迫自己用酒精再擦拭一遍身體,直接拿酒精清洗鼻腔、口腔,甚至是在紫外線燈下烘烤幾分鐘。75%的酒精刺激鼻腔和口腔的酸辣刺激感,臭氧、紫外線下呼吸的窘迫感……很多人說,我們是在作死,但我們并不后悔,現在還留在胳膊,胸前的皮疹我傻傻的,也真的是傻傻的認為這是我的“功勛”,我不覺得它難看,我就驕傲。還有一件很驕傲的是,去年相親認識的好多朋友,都作為志愿者加入到疫情中來,楊哥出錢出力從國外弄回價值不菲的防護物資還上了央視紀錄片……我為能有幸認識你們這些優秀的人驕傲,為楊哥的“武漢……她不美嗎?我們能不去守護她?”點贊。 ?? 后來,馳援武漢的醫護來了,方艙開起來了,我們瞬間輕松了。并不是工作任務的減少,而是你知道病人有了更好的醫療環境,他們能有更好的救治環境,是心里輕松了。凌晨轉運病人,除了在路上揪著一顆心,害怕路程中突發危險狀況,你問累不累?困不困?我來回答你,不累、不困,當你看著你轉運的病人順利進入方艙的時候,那種輕松,那種愉悅,我覺得任何的文字都體現不了。老邱隨著浙江的醫療隊來了在方艙,惠如、慧仙、馮瓊、秦老師…….這些曾經在北海就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來了在中心醫院后湖,突然覺得自己很優秀,因為有他們,有這么優秀的同事同學。兔子出征的申請未被西安中醫院批準,粉在溫州醫院的隔離病區,鐘宇在榆林、小郭在舟山、小羅在楚雄、潘逢軍在賀州……他們都在全國的各個地方的疫情防控第一線。其實我并不孤單,我們一直都在一起。當北海馳援武漢醫療隊出發的時候,利院長聯系我,讓我照顧好她的兒女時,我在點位里根本出不去,其實哪是我能照顧好他們,是他們在好好的照顧武漢。幸好,利院長的兒女們、北海中醫院的英雄們都完好無損的撤離了,老領導們勿怪我連去見見她們一面的機會都沒有。 ?? 點位里,最熱鬧的永遠是我們醫療組。在華興的房間里,一邊吃著飯,一邊面對面交班。上一班沒處理好的,下一班幫著善后,這個病人缺什么,下一班幫幫忙。嬉笑怒罵,愛恨情仇,我和華興永遠是她們調戲的對象。也想感謝下在疫情期間每晚都陪我聊天小萌寶,有遇見你的運氣,卻沒留下你的本事,終究還是把你弄丟了。是你在我最困難,最無助的時候給了我在武漢有家的感覺,很溫暖,我想你了,我愛你。夏科總在我們這扮演大哥的角色,誰有點情緒波動,誰有點困難,夏科總是在第一時間幫我們我們處理好。過節啊、生日啊,夏科也會自掏腰包幫給我們慶祝,是他把我們擰成了一股繩,也是他在我們身后形成了一堵墻。二哥就是陳剛,他總能給我們帶來樂子,有他在,我們的歡笑聲就不斷,幫我們買好吃的,還在最危險的時候去沌口給我們買蛋糕、肯德基……還時不時的把大哥對我們的關愛,用另一種方式傳遞給我們,鼓勵我們、幫助我們。后勤組的鄧波、協調組的紀鵬,也在生活上工作中給予了我們不少幫助,雖然武漢重啟后,他們回到了不同的工作崗位,但曾經在一個戰壕里廝殺的情誼,并不會被時間沖淡。還有,不得不提下小胖,這個剛成年的小家伙,總能從口袋里掏出檳榔,我吃檳榔的習慣就是他給帶壞的,然后等他撤離了,我嚼檳榔的習慣也就戒掉了。這時候陳剛該說我戒檳榔是不想想起小胖,陳剛就是能把一件事說得充滿“激情”。哈哈。 ?? 四月,武漢重啟。夏科有了別的工作任務,饒倩也接到了省人民回院的指令,華興為了早日娶回他漂亮的老婆申請回去裝修房子。中旬政策變化,岑麗、周云云、健聰、張婷、童潔回去各自的醫院,陳剛的消殺合同也到期撤離,整個醫療組就剩下了我。紀鵬、鄧波他們也回街道了,小胖也回家當少爺了。一下子,我的角色進行轉變,前面是上隔離區進行救治,現在變成了醫療組溝通協調。新來的唐璇、高蕊、媛圓、余怡、梅芳,除了高蕊、媛圓做過隔離點、康復點的工作外,其他的幾位都是在發熱門診的醫生。也幸好有高蕊幫忙,才能很好的讓另外幾位又快又好的融入了隔離點的救治工作。區婦聯的景主席、田主任、羅主任,還有糧道街的蹇主任作為新一屆的領導班子繼續帶領我們做好疫情隔離的收尾工作。其后的工作相當平順,雖然也有些投訴,但也基本上是生活方面的小插曲。天氣越來越熱,外面30多度的氣溫,穿著防護服悶出一身汗,在里面呼吸都困難,下來以后全身濕透、皮膚腐白,看著她們都心疼,出了幾次中暑事件著實也是把我嚇得不輕。后來裝空調分體機,到是小忙亂了一陣,深夜還在做第二天的轉運工作,既要滿足酒店和施工人員的防護要求,又要顧及到隔離群眾的需要,知道了協調溝通工作的不容易。所以現在要是誰說什么武漢疫情期間這不行那不行,我一定毫不留情的懟回去。 ?? 五月,32歲生日,領導和酒店人員給我過了個難忘的生日。但是五月六號,在我跟小萌寶認識的第一百天,我將她弄丟了,很是心痛,也很是后悔。明明很愛她,卻又害怕拖累她,往事不想再提。希望能讓自己迅速變好,能有機會重新遇見她。因為她,我把美容好好的學了,現在也順利的在藝星實踐,抖音也拍出了幾個視頻,雖說許久沒有更新了但目前也在積極的準備素材。她說她最花錢的就是護膚,所以敏感肌的處理,我已經了然了。小萌寶,我真的好想好好的呵護你,還有一個月就是你的生日了,你還好嗎?我想你了。其后的工作很是平順,一切按部就班。六月,全民核酸大普查,武漢安全了,我們的隔離點工作也結束了,13號最后一名隔離人員順利解除,指揮部讓我們暫時修整,為期142天的疫情隔離防控工作結束。 ?? 回顧這142天,有汗水有淚水、有辛酸有感動,再難我們挺過來了,感恩遇見的每一個人,珍惜身邊的人。感悟著生命,努力的生活。僅以這流水賬式的文字,記錄我的抗疫,我在武漢,武漢有我。
我的抗疫小記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2020-02-26,今天我休息,原本想睡個懶覺,但早早就醒了,為了放慢一下自己的節奏,我特意在床上多賴了一會。翻...
- 【戰役日記】征文活動公告 他們也是白衣天使,只是鏡頭很少對準他們。如果把一線醫護人員比作沖鋒陷陣的士兵,他們就是戰...